1. 简单百科
  2. 刘国荣

刘国荣

刘国荣,1972年出生于河南泌阳,自幼看到姥姥作的剪纸常为之着迷。1996年开始研究剪纸技术、技法,得到国内众多剪纸艺术大师的指点和好评,并多次获全国大奖。他的作品造型优美,制作细腻,乡情气息浓厚,深得人们的喜爱。

人物简介

姓 名:刘国荣

别 名:梦雨轩

性 别:男

民 族:汉族

出生日期:一九七二年一月

出生地点:河南泌阳

爱好:钓鱼 下棋

最满意自己的作品:龙凤呈祥

相关资料

刘国荣是泌阳县泌水镇人,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剪纸艺术委员会会员。他小时候一直跟着外婆生活。他外婆会剪纸,经常剪一些小花、小动物之类的图案,当成绣花图样,在鞋头、衣边、裙子上绣花,不但看着好看,而且装点了服饰。那些图案在刘国荣的眼里,很美很诱人。为此,他对外婆的剪纸开始着迷,常常模仿外婆的样子学剪纸。久而久之,他剪掉了一摞摞的纸,用坏了一把把剪刀,手上磨出了厚厚的老茧,慢慢地竟练就了一手精巧的剪艺。

1996年,刘国荣在当地已小有名气,每逢过年过节或谁家办喜事,总有许多人围在他地身边,向他讨要剪纸,拿回去贴在窗户、门或墙上。而他也乐意帮忙,总是不厌其烦地按照乡邻们的要求为大家剪纸。他在村中漫步,看到自己的剪纸作品张贴在别人家中时,心中就升起一种幸福的感觉。这使他更加坚定了学习剪纸艺术的决心,希望用自己的绵薄之力将剪纸这种民间艺术很好地传承下来,使剪纸艺术在创新中发展。

2000年,刘国荣在郑州打工时,有幸参观了一个剪纸艺术作品展。艺术家的作品让他大开眼界。他发现剪纸作品不仅用于装点服饰、美化家室,而且是民间艺术最具代表性的品种之一,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给了他很大的鼓励和启发。于是,他开始了钻研剪纸的历程。他先后到郑州等地拜师学艺,自费购买了大量的剪纸书籍,学习研究剪纸艺术,并耐着性子练习剪纸。线条剪不细,继续剪,他在反复的磨炼中,克服了不少困难,通过自己的努力,并在名师的指点下,他的剪纸技艺有了很大的提高。

为了弘扬这门传统艺术,推陈出新,刘国荣在实践中既汲取民间传统剪纸艺术的精华,又注重将其他艺术风格合在一起进行创作。经过不断研究创新,他形成了与民间传统剪纸截然不同的风格,并自成体系,在继承发扬传统的基础上,呈现出新颖的时代感。

随着社会的发展,刘国荣感到,作为民间艺术门类中的剪纸,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勇于改革和创新。在创作中,他力求线线相连、线线相断、线条纤细连贯,细腻雅致、连接自然、紧密匀称、疏落有致、栩栩如生,使自己的剪纸作品具有构象独特、寓意深、古拙质朴、生机盎然的总体风格和原始纯正的民间味道。在装潢上,他既搞挂式装裱,又搞板式装裱,便于收藏和携带。在作品内容上,他以淳朴优美、喜气洋洋为主题,涉及人物、花鸟、各种动物等。由于他在作品中表现的都是美的、好的内容,给人们以美的乐的享受,深受人们的喜爱。

“一剪子巧夺神功,美在民间永不朽。”多年来,刘国荣为剪纸艺术倾注了全部的精力,他怀着一腔对生活的挚爱,以自己独特的才艺形式,创作出了许多具有时代特色的剪纸作品,不但充实了自己的精神家园,而且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受到同行、专家的好评。

成就荣誉

现任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剪纸艺术委员会会员

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委员会会员

中华世界语剪纸艺术联盟常务理事

获奖作品

作品《鱼乐》在吉林省“鱼文化”剪纸艺术大赛中获铜奖

作品《清明上河图》在吉林省“三江杯”剪纸艺术精品展上被评为“十大剪纸剪品”

作品《吹箫引凤》在“2009辉煌六十年”中华剪纸艺术精品大赛中荣获金奖

作品《和平如意》在第二届中华“世界语”全国书画美术大赛中荣获金奖

作品《世界语先驱》在世界语创始人“柴门霍夫诞辰150周年”剪纸书画艺术大赛中荣获金奖

2009弘扬中华孝道、歌颂和谐盛世、国庆六十周年全国剪纸艺术展中被授予“中国孝文化剪纸艺术家”荣誉称号,作品《王祥卧冰》入选展览并被收藏

面对这一切荣誉,刘国荣并不满足。他说:“艺无止境,我会不断探索和研究剪纸艺术,力争创作出紧扣时代脉搏、生活气息浓郁的作品,使剪纸艺术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呈现出新的气象。”

参考资料

刘国荣:巧手剪出万物真.驻马店网.2013-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