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竹默阿弥
河竹默阿弥(Kawatake Mokuami)(原名吉村芳三郎)(1816年3月1日 - 1893年1月22日)是日本歌舞伎剧的剧作家。他在58年的职业生涯中创作了大约150部剧本,涵盖了各种主题、风格和形式,包括短篇舞蹈作品、时代剧(jidaimono)、当代题材作品(sewamono)、悲剧和喜剧,以及对外国(西方)故事的改编。他最为人所知的作品可能是他的白浪物,这些剧本描绘了富有同情心或悲剧色彩的流氓和盗贼。在他的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里,他都使用河竹新七的职业名,直到1881年从舞台上退下来后才改用默阿弥这个名字。
人物生平
默阿弥出生在江户城(现在的东京)的日本桥区。他在14岁时被父亲剥夺了继承权,并在一家出租图书馆找到了工作,这使他接触到了戏剧世界。1835年,他成为鹤屋南北四世的学徒,1843年成为河原崎座剧院的首席剧作家(tate-sakusha),并继承了河竹新七二世的名字。1854年,他开始与歌舞伎明星市川小次四世合作,创作了一些贱民物的作品。默阿弥的大部分作品都是这种形式,并且是专门为当时的明星演员,如尾上菊五郎五世和市川小团次四世等人写的。他的许多剧本,如《弁天小僧》,都描绘了盗贼和强盗,也被称为白浪(白浪),他将他们描绘得有些同情,作为低级英雄,或者是悲剧人物。
随着日本在明治时代的现代化和西化,默阿弥也随着戏剧的新趋势而发展,成为新歌舞伎(Shin-kabuki)的先驱,创作了新类型的剧本,如活历物(现实的、历史准确的时代剧)和剪发物(描绘明治时代当代人物和环境的生活剧)。
在他58年的职业生涯中,他成为历史上最多产的歌舞伎作者,创作了超过360部作品:130部生活剧,90部时代剧,和140部舞蹈。默阿弥在1881年正式退休,但继续推出新作品,并受到了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坪内逍遥的高度评价。默阿弥于1893年去世,安葬在东京中野的玄通寺。
默阿弥的作品至今仍然被歌舞伎剧团经常演出,有些剧情和人物已经成为民间常用的事喻。他的剧本的最大特点是,着重以幕末和明治初期各种社会故事为题材,反映时代现实,具有朴素的写实主义特征,因而为观众所喜爱。他的婿养子河竹繁俊是戏剧史学家。
个人作品
《评释江户文学丛书》、《评释歌舞伎名作集》(1921)、《坪内逍遥》(与柳田泉合著,1939)、《歌舞伎作者研究》、(1944)、《日本戏剧文化史话》(1964)、《逍遥、抱月、须磨子的悲剧》、《概说日本戏剧史》(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