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园路
愚园路是上海西区的一条马路,跨静安、长宁两区。东起常德路,西至长宁路。长2775米,宽15.0~18.1米,车行道宽9.9~11.0米。
清宣统三年(1911年),租界工部局越界填筑路,以当时园林“愚园”命名。工部局在划定地块后,除对建筑高度和公共设施作简要规定外,其余不加干涉,放手让各家购地者自行安排;相对低廉的地价又使得开发者可将预算的更大份额用于设计建造,受到彼时华洋富商青睐。1914年,租界工部局越界填平租界外的一条小河浜,将愚园路向西延伸至今镇宁路附近,1918年又将路延伸至长宁路(今长宁路)。至此,愚园路基本形成现在的规模。2015年,愚园路开启街区改造,2019年实现了街区的整体转型升级。2023年,愚园路获评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2025年1月1日,愚园路市政市容环境一体化养护正式启动。愚园路沿路多公寓和新式里弄住宅、商店,有环球世界大厦、百乐门影剧院。此路1376弄(享昌里)34号为《布尔什维克》编辑部旧址。
愚园路是上海市44片历史文化风貌区之一,也是上海永不拓宽的64条马路之一。
历史沿革
清宣统三年(1911年),租界工部局越界填筑路,以当时著名园林“愚园”命名。1913年,北洋政府特地委派江苏省交涉员陈贻范于3月27日、5月6日两次照会薛福德,抗议工部局填塞姚家浜继续修筑愚园路至曹家渡街道,工部局暂停此路工程;10月,工部局却又像之前一样,继续填浜筑路。10月11日,新任的特派江苏交涉员张煜全向薛福德发送照会,再次要求阻止这项工程。然而,薛福德回了照会,拒绝了该要求。就这样,愚园路最终还是在越界的情况下修筑完成了。
这条在激烈争议中强行辟筑出的愚园路,在开发建设的规划管控上远比租界内部宽松,工部局在划定地块后,除对建筑高度和公共设施作简要规定外,其它不加干涉,放手让各家购地者自行安排;相对低廉的地价又使得开发者可将预算的更大份额用于设计建造,受到彼时华洋富商青睐。
1911年,洛克菲勒家族预选址今愚园路一带土地,委托芝加哥学派著名建筑师路易·沙利文设计住宅。1913年住宅竣工,位于今愚园路753号,属新古典主义宅邸风格。不过,洛克菲勒家族成员并没有入住,此楼最初用于美国商人们的私人会所。1914年,上海公共娱乐场基金会向公共租界工部局建议,购买上海中山公园一带土地,建成花园;同年3月20日,在原有树木和绿地的基础上进行改建,易名为极司非尔公园,亦称兆丰公园(今中山公园)。1914年,租界工部局越界填平租界外的一条小河浜,将愚园路向西延伸至今镇宁路附近,1918年又将路延伸至长宁路(今长宁路)。至此,愚园路基本形成现在的规模。
1920年,在今愚园路699号建成一座假三层北欧风格花园住宅,建筑面积1570平方米,花园面积达4900平方米,近代中国机械制造业的著名企业家严庆祥在1940年购入此宅,更名为严家花园。1928年,西园大厦(又名西园公寓,今愚园路1396弄内)建成,属英式近代公寓建筑。大厦及其附属建筑面积约2384平方米,建筑结构坚固考究,楼内有电梯和疏散回旋式扶梯,钢窗、柳安地板、壁炉、水汀、大小卫生俱全。大楼二至九层为16套独立居室套房,每层东西两部各有两套,室内设大客厅、起居室和寝室,每套建筑面积约118平方米。车房、储藏室和佣工卧室建于底层。楼前的大花园面积为大厦占地的两倍。
1930年,浙江兴业银行在愚园新村(今愚园路750弄)购地建造了29幢假四层联立式洋房,总建筑面积约3190平方米,均有煤气、卫生设备。同年,一幢西班牙式独立别墅在今愚园路1015号建成,金城银行和太平人寿保险的创始人周作民曾在此居住,抗日名将杜聿明、民革中央主席李济深也曾在此居住。1933年,百乐门影剧院(今愚园路218号)开张,百乐门影剧院的开张,吸引了更多置业者和开发商进入愚园路。1934年,王伯群在沪的私人宅邸建成,今为愚园路1136弄31号。1936年,涌泉坊建成,今为愚园路395弄。
1946年5月,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前身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由重庆市迁沪,中央机关即设在联安坊11号(今愚园路1352弄内);次年2月,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党部和市党部机关设在此处,农工民主党执行主席章伯钧也居住在此。1948年,为掩护在沪共产党人和进步民主人士,锦江饭店创始人董竹君女士筹款购进新华村(今愚园路1320弄)1号花园洋房,兼做地下党员们的会面地点。20世纪70年代以前,愚园路1396弄内的西园公寓(今西园大厦)是沪西地区最高的建筑物,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沪西地区人民防空的制高点,在顶层装有警报器和高射机关炮,用以还击敌机侵扰。
2003年,在城市建设中划定了“愚园路历史文化风貌区”,以愚园路为轴心,旁及其周边乌鲁木齐市路、镇宁路、江苏路、延安西路、定西路、长宁路等马路。2015年,愚园路开启街区改造,2019年实现了街区的整体转型升级。2021年1月,抖音短视频平台上以“愚园路”为检索的视频单月播放次数为122万次。同年12月,该检索下的视频单月播放总量上涨至283万次。2023年,愚园路获评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2025年1月1日,愚园路市政市容环境一体化养护正式启动。
文化建筑
汪公馆
汪公馆位于愚园路1136弄,近江苏路,是原国民政府交通部长何应钦的内弟王伯群住宅,1930年王伯群为续弦大夏大学校花保志宁建造。建筑为哥特式官邸风格由俄商协隆洋行设计,辛丰记营造厂施工。青平瓦屋面,南立面中央由桥式阶梯通往二楼,内为圆拱柱廊,水泥粉饰门窗套,绛红砖清水墙面。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各种大小厅室共32间,楼内通道迁回上下贯通,房厅、客堂均用东方传统艺术装饰,室内配以彩绘壁画。门窗拉手紫铜开模制作,空铸梅花窗栏。
南面有花园草坪,园内有小桥、水池、假山、花坛,在当时是上海滩少有的豪宅。1935年王伯群与保志宁在此举行婚礼。保志宁作为第一任主人仅住了一年半。抗战爆发后汪精卫占用此地作为自己在沪的官邸,称汪公馆。1946年保志宁回沪将此屋出租给英国驻沪领事馆文化宣传处使用,自己仅住三楼。新中国成立后,中共长宁区委和区文化局曾设于此,后为长宁区少年宫使用。
涌泉坊
涌泉坊位于愚园路395弄,建于20世纪30年代,是三层西班牙式的新式里弄典范。1989年,它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涌泉坊占地面积5300平方米,建筑面积6233平方米。弄口是典型的过街楼,红色砖面外墙,大小拱门相连。大拱门正上方有一块白色横幅,从左往右书写着“涌泉坊”三个红字;小拱门下方有雕刻精巧的花纹立柱。拱门上建有楼房,增加了利用空间,外立面装饰华美,显露出整片住宅区的高档品位。
坊内弄堂不多,进入之后,六排建筑分列东西。主弄宽约6.5米,支弄约3、4米。米色的混凝土外墙,三层结构,围墙不到两米,阁楼和天台在三层之上。每幢房屋进深15米,前部为起居室、会客室,楼上为卧室;后部楼下为厨房、车库,楼上为保姆房间、贮藏室等。主要房间铺设檀木芦席纹地板,装修考究。
弄堂尽头的24号洋房,是华成烟草公司总经理陈楚湘的住宅,人们称之为“陈家花园”。陈楚湘便是涌泉坊的主要出资建造者。这座小洋楼上下四层,是西班牙和意大利混合式建筑风格。屋顶高低错落,四个立面各具形制,有凸出的阳台、圆柱挑楼,外墙贴彩色大面砖。整幢住宅共有40余间房,主楼铺设柚木地板。一楼为客厅、起居室、餐厅、厨房和车库。客厅敞亮,带有华美彩绘天花,其东面一间全堂檀香紫檀家具,称紫厅;西面一间为红木摆设,唤红木厅。二楼为卧室、女客专用室、客厅。三楼为子女卧室。一楼至三楼有宽敞的回旋式楼梯相连,大理石踏步,紫铜雕花扶手。四层一角有诵经堂。1949年后,此建筑仍为居民住宅。
周佛海住宅
1930年,周佛海住宅建于今愚园路749弄65号,用地面积679平方米,建筑面积690平方米。砖木结构,整体为现代派风格,红机瓦坡屋面,局部泰山砖贴面,钢门、木门,室内外装饰较多,具有欧式装饰艺术派风格特征的花园别墅,立面强调竖向线条,清水砖墙和粉刷结合使用,产生纵向对比效果,窗洞方正,窗间墙上有几何化装饰,整体感觉厚重而富于变化,室内楼梯栏板装饰性强。
愚园路749弄北通思园路,南达东诸安浜路。从外面看,只是一个小小的弄口,一旦进入其中,就能发现弄堂内蜿蜒曲折别有洞天。主弄连着侧弄,侧弄又连着小侧弄。在小侧弄堂里往往又有一条暗道,穿过暗道之后,便来到另外一个更为开阔的侧弄。这里的建筑大多建于1935年前后,共有二、三层各种风格的花园洋房22幢。
日伪时期,749弄里有三幢造型各异的别墅,门牌号分别是63号、65号和67号。这里曾住过伪特工总部的头号人物李士群(住63号)、伪上海市市长周佛海(住65号)和前黑社会老大吴四宝(住67号)。他们皆是臭名昭著的汉奸,时刻面临被刺杀的危险。这条弄堂宛如迷宫,他们选择此地,正是为了便于隐蔽和逃生。从外面看,67号就像一个死胡同,一扇铁门仿若断掉了所有退路;然而穿过铁门后,却别有一番天地,有花园、裙房,还有67号真正的大门。63号和65号同样位于弄堂深处,出入都设有多重通道和突兀的铁门。因此,整个749弄成了他们的巢穴,被人称作“沪西六号”。
联安坊
1926年,具有巴洛克风格的联安坊在今愚园路1352号落成,这里共有4幢独立型的花园住宅,前后各2幢,均坐北朝南分列于弄道两侧。前排(今5、6号楼)每幢建筑面积288平方米,后排(今7、8号楼)每幢39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28平方米。房屋均为红瓦四坡屋顶、清水墙面的假四层楼房,除正门以外,还有侧门。室内开间宽敞,设有柳安木门窗、地板,镂花护壁,彩瓷贴面壁炉,大小卫生设备一应俱全。楼前辟有庭院,弄底砌有花坛,其间点缀着花木山石。
解放前的联安坊,堪称愚园路西段的高级里坊之一,由英商泰利公司经营出租。其中的5号楼,是中国农工民主党第四次全国干部会议会址,也是中国民主同盟一届二中全会旧址,章伯钧曾在此居住。解放后,联安坊为长宁区人民政府机关所用。
岐山村
1925-1931年,美商中国营业公司、中央信托局等房地产商在东依江苏路、南傍愚园路、北临长宁路处,购置土地2.2公顷。由邬达克设计,联建了中西式4排双号住宅共30幢,每幢建筑面积180平方米,合计21600平方米;独立式三开间三层楼花园洋房2幢,建筑面积分别为240平方米和503平方米,合计为743平方米。另有建于1924年前后的一排5幢砖木结构假四层欧式楼房,每幢220平方米,共1100平方米。当时业主借姬发发祥于岐山之意,冠名“岐山村”。
岐山村弄堂宽敞整洁,两侧有类型各异的联体式三层花园住宅和独栋花园洋房。清水砖墙、水泥拉毛的墙面与钢窗、木窗相互交融,构成岐山村建筑群不同的质感。建筑内的洋松打蜡地板、设备齐全的卫生设施以及考究的取暖壁炉,更彰显出雅致的生活品质。新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爱国人士杜重远、中国现代派文学开山大师施蛰存、电影演员祝希娟等曾居住于此。
市西中学
市西中学前身为“尤来旬学校”,1869年由具有中英混合血统的尤来旬女士创办,校址在虹口美租界的密勒路,主要招收在沪年幼失去父亲的外侨子女,校名先后改名为“汉璧礼蒙童养学堂”“西童公学”。1946年在“汉璧礼西童公学”基础上,留美博士赵传家建立了市西中学。
路易·艾黎故居
1927年4月21日,新西兰共产党员、著名作家路易·艾黎(Rewi Alley)来到中国,在上海时他任英租界工部局工业科督察长。1932年起,路易·艾黎居住在瑞兴坊(今愚园路1315弄)4号。1933年,艾黎加入上海市第一个国际性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结识了马海德、艾格尼丝·史沫特莱、艾德加·斯诺、宋庆龄等著名人士和潘汉年、冯雪峰等中国共产党员,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联系。在他的掩护下,该寓所成为中共地下党员的见面地点和避难所,并建立秘密电台。抗战期间,艾黎和朋友们积极开展工业合作社活动,组织生产自救,支援抗日战争,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毛泽东在延安曾3次会见艾黎,对他的工作深表赞赏。1989年,上海市人民政府为路易·艾黎在沪寓所举行了勒石纪念仪式。1992年6月,愚园路1315弄4号被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列为市级纪念地。
《布尔塞维克》编辑部旧址
1927年10月,苦于《向导周报》被停刊的共产党人来到亨昌里48号,即今愚园路1376弄34号。他们决意新办一份中央机关杂志《布尔塞维克》,由瞿秋白、罗亦农、邓中夏、王若飞、郑超麟等人组成编委会。彼时,中共中央宣传部的办公地也设立于此,陈独秀、罗亦农等也在此住过,常来编辑部的有周恩来、王若飞、罗亦农、谢觉哉、罗绮园等人。《布》刊从1927年10月24日创刊至1932年7月1日出版最后一期,在四年九个月的时间里共出版五卷52期,其中在亨昌里的一年四个月中出版了31期,占总数的一半以上。1984年5月,《布》刊编辑部旧址被列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经四年多筹备,1988年10月24日,即杂志创刊纪念日,这幢小楼以长宁区革命文物陈列馆的新面貌对外开放。
刘长胜故居
愚园路81号的一幢西班牙式的三层楼小洋房始建于1916年。在解放战争时期,是上海局的秘密机关旧址之一,也是中共上海中央局副书记刘长胜1946年至1949年在沪从事地下革命斗争时的居住地。2001年6月,建筑整体自西向东平移了118米,抬高了45厘米。2004年5月27日正式对社会开放。2014年12月8日经重新修缮后再次对外开放。刘长胜故居先后被评为“上海市革命纪念地”“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上海市党史教育基地”“上海市高中生社会实践基地”“杰出志愿者服务单位”。整个陈列馆建筑面积约为800平方米,共设有四个展览区,底层复原了文委筹建左联的地点公啡咖啡馆;二、三楼通过雕塑、场景展示、情景模拟、实物陈列等一系列表现手法,展示了1937年-1949年期间刘晓、刘长胜、张承宗等同志领导下的中共上海地下组织发展、斗争的历程。
刘晓旧居
愚园路579弄44号为地下党上海市书记刘晓旧居,刘晓为湖南辰溪人,出身书香门第。解放前在上海开展地下党工作。上海解放后,刘晓先后任中国共产党上海市委员会副书记,中国驻苏联大使,外交部常务副部长、党委副书记,中国驻阿尔巴尼亚大使。文革后,他又先后担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委、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届中央委员、中共十二大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
上海愚园路庆云里31号(今愚园路259弄15号)是一幢三层楼的旧式里弄石库门房子。1930年8月至1931年1月间,这里是中华苏维埃全国代表大会准备会议的秘密机关。
百乐门影剧院
百乐门影剧院位于现静安区静安寺西侧北首,原万航渡路(今万航渡路)与愚园路的交叉口转角处(今愚园路218号),高3层,建筑面积2550平方米,占地面积930平方米,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百乐门影剧院始建于1932年,由企业家顾联承投资7万两银子,耗时1年建成。其设计师是当时上海市著名的建筑师杨锡缪。杨锡缪毕业于上海南洋大学土木工程系,此前因设计山西南路上的南京饭店而声誉鹊起。1932年底,杨锡缪接受任务,花了3个多月时间,提出几种方案。经过严格审查和反复推敲修改,最终确定了设计图样。建成后的百乐门影剧院堂皇典雅、流光溢彩,被称为“远东第一乐府”,名噪一时。
环球世界大厦
环球世界大厦地处愚园路172号,占地面积0.4万平方米,建造面积2.6万平方米,高31层、98米。1993年开工,1995年6月竣工,总投资4亿元。
相关作品
东方卫视中心纪录片团队摄制了三集纪录片《愚园路》。解放日报社副总编徐锦江,生于愚园路、长于愚园路,他将百年愚园路的丰富历史写进了《愚园路》一书。这本书进而启发了纪录片《愚园路》的拍摄。
重要地位
愚园路是上海市44片历史文化风貌区之一,也是上海永不拓宽的64条马路之一。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廖方|愚园路:“马赛克”式街区建筑风貌的鲜活样本.百家号.2025-04-09
2.7公里长的愚园路,曾经住过多少名人?.上海长宁-今日头条.2023-07-31
上海地名志.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2024-03-29
寻足迹 品文化|愚园路的旧闻新潮.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2025-04-09
专访丨中规院上海分院首席设计师刘迪:流量成为城市更新的核心目标.南方+.2025-04-09
啡常开心每一天!2023年长宁咖啡文化节特别活动登陆愚园艺术生活街区.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2025-04-09
“迎新年焕新颜·‘净’享长宁”.上海市人民政府.2025-04-09
刘长胜故居——上海地下党珍贵的历史教材.百家号.2025-04-09
愚园路259弄15号.上海静安区人民政府.2025-04-09
纪录片《愚园路》将播出 讲述特色马路的故事.新华网 .2025-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