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大鹿岛
丹东大鹿岛隶属于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大孤山镇,位于大洋河入海口南约12.96千米的黄海中,北依东港市,西靠大连市,西南临近长山群岛,东与朝鲜半岛隔海相望,地理坐标为39°44′N-39°46′N,123°42′E-123°46′E。其东西长4公里、南北宽1.5公里,海岸线长度12.15千米,面积6.6平方千米,属北温带亚湿润季风气候,是中国海岸线最北端第一大岛,是国家AAAA级景区,也是该地区最大的活贝出口集散地,被誉为“东方夏威夷”“海上花园”。
大鹿岛历史积淀厚重,明朝末总兵毛文龙曾于此抗击后金,留碑文以铭志;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就发生在大鹿岛以南海域。这里还矗立着始建于1923年的英国航海灯塔,记载着签订不平等条约的耻辱。岛上有二郎石、嘎巴枣树、滴水湖、老虎洞、骆驼峰、邓世昌墓和邓世昌塑像、明代将领毛文龙碑、海神娘娘庙、英式导航灯塔以及丹麦教堂遗址等多处自然和人文景观。
曾获得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特色村、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等20余项荣誉。2022年8月24日,入选辽宁省2022年“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公示名单。
命名
丹东大鹿岛与韩国、朝鲜毗邻,犹如一只梅花鹿卧于黄海之中,故得名“大鹿岛”。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大鹿岛位于大洋河入海口南约12.96千米的黄海中,北依东港市,西靠大连市,西南临近长山群岛,东与朝鲜半岛隔海相望。大鹿岛行政隶属于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大孤山镇,地理坐标为39°44′N-39°46′N,123°42′E-123°46′E。该岛呈东西走向,距大陆最近距离7.22千米,其东西长4公里、南北宽1.5公里,海岸线长度12.15千米,面积6.6平方千米,其中陆域面积4.10平方千米。
气候
大鹿岛属北温带亚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8.4°C,年均降水量891mm。
地质
大鹿岛土壤类型主要为棕壤。
地形地貌
大鹿岛地势北高南低,主要地貌类型为圆顶状侵蚀低山丘陵,主峰海拔189.1米,是中国海岸线北端最大的岛屿。
水文
大鹿岛附近海域水深较浅,平均水深为16m。区域整体地形较为平坦,表现为典型的近岸缓坡地形,地貌以水下侵蚀堆积地貌为主。
生物多样性
大鹿岛处于长白与华北两大植物区系的过渡带,常见乔木树种有鹅耳枥、赤松(Pinus densiflora)、黑松Pinus thunbergii)、紫椴(Tlia amurensis)、花曲柳(Fraxinus Thynchophylla)等,森林植被多由20世纪90年代初期人为砍伐后天然更新而成,由此目前海岛植被类型以暖温带天然次生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为主。
大鹿岛海域资源富饶,高潮水深8-10米,低潮水深3-5米,梭子蟹、对虾、螺类、鱼类等海产品资源丰富,亦是丹东黄蚬子的原产地,多种海产品被认定为地理标志性产品。
历史沿革
大鹿岛历史积淀厚重,明朝末总兵毛文龙曾于此抗击后金,留碑文以铭志;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就发生在大鹿岛以南海域。这里还矗立着始建于1923年的英国航海灯塔,记载着签订不平等条约的耻辱。
1894年9月17日,震惊中外的甲午黄海大海战在大鹿岛海面爆发,民族英雄邓世昌及700多名将士牺牲,“致远”号等4艘战舰沉没在大鹿岛南附近海域。战后,这里的海面、岛边沿、树权上,到处是爱国将士的遗体和遗物。大鹿岛人用几天时间,把这些遗体、遗物隆重安葬。1938年,日本人在大鹿岛盗窃中国沉船。被聘用的潜水员捞取“致远”号沉船的东西时,发现了一具遗骸仍坐在指挥舱的船长椅上,认为是邓世昌。他浮出水面心自问,羞惭成疾,病好后潜水捞出忠烈,与大鹿岛人一起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修建了邓世昌墓。新中国成立后,有关方面认为认定遗骸为邓世昌的证据不足,该墓改为“甲午风云无名将士墓”。不管认定是邓世昌还是无名将士,大鹿岛人都坚持祭奠。每年9月17日或逢年过节,人们自发祭奠英魂,点蜡、燃香、撒花,往海里放灯,面对曾经的主战场默衷3分钟。
改革开放后,在岛前独立砣上塑建了6米高的邓世昌塑像和甲午海战战况介绍石碑,扩建了邓世昌墓和甲午英烈墓,重修了明代戍领毛文龙碑亭,维修了英国殖民者在蟒山上建的航标灯塔,并制作了国防教育宣传橱窗和宣传牌等,吸引无数游人。
风景名胜
综述
大鹿岛岛上有二郎石、嘎巴枣树、滴水湖、老虎洞、骆驼峰、邓世昌墓和邓世昌塑像、明代将领毛文龙碑、海神娘娘庙、英式导航灯塔以及丹麦教堂遗址等多处自然和人文景观。
毛文龙碑
大鹿岛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明朝崇祯年间(1628年—1644年),辽东总兵毛文龙曾在岛上驻守,抵抗金兵入侵”。其心系江山社稷,为表抗金之决心,借以修庙之机,刻碑铭于延世。亭内设有石碑两块,分别立于天启六年(1626年)和崇祯元年(1628年),其中崇祯元年所立之碑的正面铭刻着毛文龙的铮铮誓言:“指日恢复全辽,神色苞孕于此,吾赤心报国,忠义指据于此。”碑的背面,镌刻着毛文龙等众将士的官职和姓名。此碑高4尺,宽2尺,厚0.5尺。碑的正面刻文言文11行,计284个字。碑文内容记载了以毛文龙为首的全军将士,在大鹿岛等辽东沿海岛屿,捍卫领土恢复全辽的决心和当时建造庙宇事宜。碑后刻有汉文574个字,记录了镇守辽东沿海岛屿的118名将领的姓名和官职。
甲午陵园
震惊中外、硝烟弥漫的甲午海战即爆发在大鹿岛东南5-20海里的海面上,清军北洋水师有4艘战舰沉在大鹿岛前海域,“致远号”沉在距岛20海里处,“超勇号”沉于16海里处,“扬威号”沉于5海里处,“经远号装甲巡洋舰”沉于岛东。海战发生当天,大鹿岛人都趴在山坡上,目睹了炮火硝烟,感受了海战的悲壮。战后,正值涨潮,大鹿岛的渔民将四周漂浮的北洋将士的尸体打捞上岸,掩埋在岛上,四时祭拜。渔民们还发现了两名伏在木板上的北洋水师伤兵,一个是“扬威号”的水手名叫邵伙灵,一个是“超勇号”管账的姓黄,他们在渔民家养伤20多天才离岛。民族英雄邓世昌、致远炮舰与这段历史共同书写了刻骨铭心的篇章,点燃了国人报国之志。岛上建有邓世昌雕像、甲午烈士陵园等已被国家关工委列入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辽宁省国防教育基地;辽宁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供世人凭吊瞻仰祭奠。
邓世昌墓
岛屿东部山峦的北坡上,松柏翠柏掩映着一座墓园,红砖堆砌、水泥抹顶的半圆形坟丘前立有一块2.5米高的石碑,上面镌刻了金光灼目的四个金色大字“邓世昌墓”。在大鹿岛村民代代相传的讲述中,这是英雄的埋骨之处,岛屿西南方向大约9海里的地方,便是那具遗骸出水的位置。
英式灯塔
大鹿岛上有一座灯塔山,山顶矗立着由英国人建于1923年的灯塔。在一代代灯塔工的守望下,每当夜幕降临,灯塔送上耀眼的暖光,为来往船只照亮航程。该灯塔位于黄海北部大鹿岛东南端,为红白相间横带圆柱形钢质结构,坐标位于北纬39°44'9,东经123°45′2,塔高7.6米、灯高79.3米,射程17海里。
月亮湾
大鹿岛岛前环抱的月亮湾双珠滩,面积360万平方米,海岸线长3公里,纵深1公里,水清沙柔,浪缓滩平,全海底无礁石,是中国北部海角最大的天然沙滩海滨浴场,其规模在亚洲也极为罕见。
人文
渔家文化
大鹿岛常住人口919户,3682名,当地居民以渔业为主,大鹿岛海域资源富饶,秀丽的自然景观、质朴的风土人情与悠久的历史文明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特有的渔家文化。“昨日开海,千帆出航;今夜渔归,鱼虾满仓。”宝龙湾海上捕捞、垂钓休闲渔业区,也常被垂钓的游客称为“从海里到餐桌仅有一分钟的距离”。
民俗活动
正月初一秩歌拜年、正月十三放海灯、耍灯碗、祭海神等大鹿岛村祈海民俗文化活动已经延续近400年,形成了深道于海岛居民内心的民俗文化传统。2020年5月13日,丹东市将东港市祭海祈福习俗列入丹东市第九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代表性项目名录。除了传统文化,大鹿岛村还在人文环境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除新冠疫情期间外,大鹿岛村每年举办一次"乡村春晚",节目全部由岛上居民自编、自导、自演,内容结合岛上民风、民俗和民情,展示新时代新村民的生产生活。另外,大鹿岛村还不定期举行以沙画、沙书、沙雕艺术为主题的海洋文化节,多角度持续不断加强文旅融合力度。
开发与保护
当地村委书记张宗义表示,大鹿岛村充分依托海岛特色、甲午历史、地域人文等等优势资源,构筑出一条以养带游、以游促养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渔业产业链,直接或间接为本村村民提供1000多个从业岗位,村民不出村即可实现就业。据粗略统计,大鹿岛村2022年全年实现社会总产值8.2亿元,全村人均收入3.1万元。
环境保护
继使用国家海岛修复资金1千多万元建成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之后,大鹿岛在全岛取消敞口垃圾箱,实行统一时间、指定地点的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组建30多人的保洁队伍,将垃圾收集、压缩、装车,运出岛外处理。日常处理垃圾三到四吨,旅游高峰期达15吨。持续多年清理滩涂自然死亡的贝类外壳,改良栖息地,促进贝类生存、生长,截至2021年已经清理九万三千多吨,贝类的产量提升30%左右;组织专门队伍每天清理海上漂浮物,海滨浴场面貌焕然一新。
资源开发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岛上淡水资源不足的矛盾,当地投资900余万元铺设了近2万米海底输水管道,可保障50年用水;2016年,又投资一千多万元改造岛内自来水管网,投资五百多万元铺设天然气管道,连通每家每户。争取国家、省、市蓝色海湾工程项目投资2600多万元,自筹配套资金2000万元,大鹿岛对原有码头升级改造,由重力式改造为透水式,有效恢复水动力;拆除了一处600亩水面的海参养殖圈,拆除了原先主岛到灯塔山之间的连岛坝。
文旅开发
大鹿岛旅游区位优势明显,位于鸭绿江风景名胜区与大连海滨风景区之间,地处辽宁省沿海旅游中心地带。大鹿岛在改善旅游设施,增强游客体验上,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建成22公里横贯全岛沿海海滨公路和村屯路,在主街道和海滨路安装太阳能路灯180盏;海上交通开辟了大鹿岛至孤山航线,配有260—300座位客船4艘、客运汽垫船2艘、高速摩托艇9艘,便利的水上交通不仅满足海岛渔民生产和生活需要,保证了游客顺利进出岛,而且还实现了进出岛不受潮汛限制的多年愿望;将自然景观游览、历史文化探寻和渔村民俗体验有机融合,形成了村庄就是景区、景区就是村庄,村庄与景区融为一体的发展格局。
红色文化
近年来,大鹿岛深挖甲午海战红色历史文化,岛内建有甲午陵园、邓世昌雕像等设施,两处纪念地占地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历年清明节、国防教育日、海战纪念日等都会组织党员、在校师生、驻军及企事业单位人员到甲午陵园凭吊英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该村先后投入300多万元,用于甲午陵园、邓世昌雕像等的修缮与维护,"甲午海战博物馆"项目已被列入镇政府规划设计。
获得荣誉
大鹿岛曾获得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特色村、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等20余项荣誉,被誉为“东方夏威夷”“海上花园”。
2020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022年8月24日,入选辽宁省2022年“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公示名单。
相关事件
2023年9月1日至3日,“鸟语花香游东港市”2023丹东东港首届海岛文化旅游节—孤山镇大鹿岛第一届文化旅游节举办。该届海岛文化旅游节以“赴山海之约品文化盛宴”为主题,吸引了众多游客。
参考资料
【撑你】北部海角最大“海上花园”—大鹿岛.澎湃新闻.2024-02-26
【关注】大连1地入围“2018百佳深呼吸小城”!一起去洗肺?.大观新闻.2024-02-26
【带您游丹东】山海风光,生鲜天堂,好羡慕大鹿岛村民的一天.......微信公众平台.2024-01-22
图:丹东大鹿岛打造东方夏威夷.中国新闻网.2024-01-22
东港大鹿岛举行首届海岛文化旅游节.东港市人民政府.2024-01-22
美丽海湾展播 | 丹东大鹿岛.澎湃新闻.2024-02-26
关于确定丹东市2022年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的公示.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2024-02-26
打捞北洋沉舰:仿佛跟我们的英烈祖先在对话.腾讯网.2024-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