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红茶
英红茶,英红属分级茶、外形金毫显露,匀净优美,加奶、加糖饮用,色、香、味俱佳。英红镇茶:50年代,由广东英德茶场试制成功的“英红”,历史虽不长,却已扬名四海,“英红”的外形和内质,堪与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家同类产品相媲美。
栽培条件
适合茶树栽培的地域需要满足的条件:
(2)气温高的季节有足够的降水;
(3)弱酸性土壤;
(4)土壤的排水性良好。
在收获季节,在干燥的日子一日内温差较大能够够厚或具有芳香的优质茶叶。此外,需要廉价的,高质量的劳动力也是很重要的,这样,从茶树的栽培到茶叶的采摘都有足够的人手照料。
采制工艺采摘后,新鲜的叶片首先要放到空气中萎凋。然后,英红茶将被按照两种方法之一进行加工:萎凋萎凋分为室内加温萎凋和室外日光萎凋两种。萎凋程度,要求鲜叶尖失去光泽,叶质柔软梗折不断,叶脉呈透明状态即可。揉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使用双脚揉茶。50年代采用铁木结构双水力揉捻茶机。至60年代,揉捻这一工序又加以改进,采用了铁制55型电动揉捻机,提高制茶效率。揉捻时要使茶汁外流,叶卷成条即可。发酵发酵,俗称“发汗”,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指将揉捻好的茶胚装在篮子里,稍加压紧后,盖上温水浸过的发酵布,以增加发酵叶的温度和湿度,促进酵素活动,缩短发酵时间,一般在5~6小时后,叶脉呈红褐色,即可上焙烘干。发酵的目的,在于使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在酶的促进作用下发生氧化作用,使绿色的茶坯产生红变。烘焙把发酵适度的茶叶均匀收集放在水筛上,每筛大约摊放2~2.5公斤左右,然后把水筛放置吊架上,下用纯松柴(湿的较好)燃烧,故小种红茶具有独特的纯松烟香味。刚上焙时,要求火温高些,一般在80度左右,温高主要是停止酵素作用,防止酵素活动而造成发酵过度,叶底暗而不开展。烘焙一般采用一次干燥法,不宜翻动以免影响到干度不均匀,造成外干内湿,一般在6小时即可下焙,主要看火力大小而定。一般是焙到触手有刺感,研之成粉,干度达到,而后摊凉。复焙茶叶是一种易吸收水分的物质,在出售前必须进行复火,才能留其内质,含水量不超过8%。采摘后,新鲜的叶片首先要放到空气中萎凋。然后,红茶将被按照两种方法之一进行加工:CTC方法(碾碎(Crush)、撕裂(Tear)、卷起(Curl))或者传统方法。CTC方法一般用于生产袋茶的低质茶叶并且使用机器加工。在使用中低质茶叶生产更好一些的成品方面这种方法非常有效。传统方法是通过机器或手工文成的。手工处理用于高质量的茶叶。传统方法会根据不同的茶叶采用不同的手法,这种加工的风格最终产生许多鉴赏家所追求的高质量散茶。然后,叶片在控制的温度和湿度下进行氧化。这一过程也称为发酵,虽然没有发酵发生。氧化的水平决定着茶的质量。由于氧化在揉捻阶段就开始了,因此两个阶段之间的时间长短对于茶叶的质量来说也是至关紧要的因素。然后叶片将被干燥,以阻止氧化过程。最后,叶片将按照大小(整叶,碎叶,茶末,茶粉)分成不同的“等级”,这种分类通常是使用筛子进行的。茶叶将进一步根据标准进行子等级分类。使用器具茶叶罐(保存用)可保存英红茶的容器,任何材质皆可,只要能密封者即可,选购时请选密封度佳、容量不大、容易开启者。煮牛奶锅子(煮热水)避免使用会破坏英红茶色泽、味道的制品,最好选用不锈钢或质制品,使用琺瑯质制品时,须先检查里面的铁质是否有外露。800ml的锅子为最佳。量杯为测量水量用,可选用附刻度的耐热性玻璃杯。200ml的量杯为最佳。量匙为测量茶叶的份量,使用量匙可方便量出所需要的茶叶量。一般为5ml左右。3分钟计时砂漏可计时热开水煮沸的时间,以及茶叶跳跃运动的时间,沙漏还可衬托下午茶幽雅的氛围。滤茶器(滤网)从茶壶将红茶倒入茶杯时,所使用的器具,以非旋转式设计精美的滤茶器最为理想。茶壶最能使英红茶产生跳跃运动(对流运动)的造型是圆形茶壶,因此尽量选用接近球形的茶壶较为理想。冲泡方法英红茶饮用广泛,这与英红茶的品质特点有关。如按花色品种而言,有工夫饮法和快速饮法之分;按调味方式而言,有清饮法和调饮法之分;按茶汤浸出方式而言,有冲泡法和煮饮法之分。但不论何种方法饮茶,多数都选用茶杯冲(调)饮,只有少数用壶的。现将红茶饮法介绍如下。置具洁器一般说来,饮英红茶前,不论采用何种饮法,都得先准备好茶具,如煮水的壶,盛茶的杯或盏等。同时,还需用洁净的水加以清洁,以免污染。量茶入杯通常,结合需要,每杯只放入3-5克的英红茶,或1-2包袋泡茶。若用壶煮,则另行按茶和水的比例量茶入壶。烹水沏茶当量茶入杯后,然后就冲入沸水。通常冲水至八分满为止。如果用壶煮,那么,先应将水煮沸,而后放茶配料。闻香观色英红茶经冲泡后,通常经3分钟后,即可先闻其香,再观察英红茶的汤色。品饮尝味待茶汤冷热适口时,即可举杯品味。饮茶人需在品字上下功夫,缓缓啜饮,细细品味,在徐徐体察和欣赏之中,品出英红茶的醇味,领会饮英红茶的真趣,获得精神的升华。保存方法茶叶最好放在茶叶罐,移至阴暗、乾爽的地方保存,开封后的茶叶最好儘快喝完,不然味道和香味会流失尽,不同茶叶不宜混合饮用,以免不能欣赏到该种茶的原味。
参考资料
红茶栽培.www.cdrb.com.cn.2017-08-03
红茶的采摘工艺.www.qiannan.gov.cn.2017-08-03
紅茶.www.puercn.com.2017-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