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开普勒-90星系

开普勒-90星系

开普勒-90星系,又称KOI-351,是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发现的第90颗恒星,距离地球2545光年,位于天龙座(Draco)。

2017年12月15日,美国航空航天局宣布,谷歌人工智能对开普勒望远镜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了围绕恒星开普勒-90星系旋转的第8颗行星开普勒-90i,使开普勒-90星系成为拥有最多已知行星(8颗)的恒星系统之一。

开普勒90星系地表平均温度超过华氏800度,就像太阳系的迷你版本,内有小行星围绕,外围有大行星,不同的是,所有行星距离恒星更近。

中心恒星特征

开普勒-90与太阳同为黄矮星,其光谱为G型,处于主序星阶段,颜色偏黄白。其质量约为太阳的1.13倍,半径约为太阳的1.2倍,表面温度略比太阳表面温度高,达到5930K,而金属量则比太阳低数倍,仅为-0.17±0.21。

(详见词条“开普勒-90”)

系统特征

(图:开普勒-90星系的八颗行星距离恒星都很近,像一个“迷你版”的太阳系

行星系。”

开普勒-90星系距离太阳系约2545光年,其行星系结构与太阳系相仿,类地行星(即岩质行星)位于其系统内侧,而外侧都是气态巨行星。其中有六颗内行星属于超级地球或迷你海王星,而其余两颗外行星则为气态巨行星(如图)。但纵观整个行星系统,即使是目前发现的最外侧的行星开普勒-90h,其轨道也还不及地球,因此开普勒-90星系又被人们称为“迷你版的太阳系”。开普勒-90b是该行星系统中最接近中心恒星的行星,而开普勒-90h则是目前发现该行星系统中距离中心恒星最远的行星。

天文学家是通过行星凌日法来发现开普勒-90的诸行星的。但是,使用这个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天文学家只能大致测出这些行星的大小,而无法测出它们的质量。

参考资料

美国宇航局首次借助人工智能发现一颗系外行星.中国新闻网.2024-03-27

被称为“第二个太阳系”的开普勒-90星系,发现了第8颗行星.封面新闻.2024-03-27

人工智能出鞘——拥有8颗行星的迷你太阳系“现身”.新华网.2024-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