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小黄花菜

小黄花菜

小黄花菜(学名:Hemerocallis minor Mill.),又名麝香萱草,是萱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种加词“minor”意为“较小的”,体型比黄花菜北黄花菜来得小。根一般较细,绳索状,不膨大。花葶稍短于叶或近等长,花梗很短,苞片近披针形蒴果椭圆形或矩圆形,5-9月开花结果。生长于海拔2300米以下的草地、山坡或林下。小黄花菜耐阴、耐旱、耐瘠,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湿润肥沃、排水良好之土壤生长为佳。小黄花菜在花期可成为景观植物,花朵有强烈香气,且为两性花,主要由蜜蜂属等昆虫传粉。在中国,小黄花菜可作为传统食品来食用。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具很短的根状茎;根常多少肉质,根一般较细,绳索状粗1.5-3(-4)毫米,不膨大。叶长20-60厘米,宽3-14毫米。叶基生,长20-50厘米。株高0.5米,花朵有强烈香气。

花葶多个,长于叶或近等长,花序不分枝或稀为二枝状分枝,常具1-2花,少3-4花;花被黄或淡黄色花葶稍短于叶或近等长,顶端具1-2花,少有具3花;花梗很短,苞片近披针形,长8-25毫米,宽3-5毫米;花被淡黄邑;花被管通常长1-2.5厘米,极少能近3厘米;花被裂片长4.5-6厘米,内三片宽1.5-2.3厘米。蒴果椭圆形或矩圆形,长2-3厘米,宽1.2-2厘米。花果期5-9月。

近种区别

小黄花菜根较细,绳索状;花淡黄色,通常1-2朵,花被管较短,长1-2.5(-3)厘米,可以识别。小黄花菜和北黄花菜(Hemerocallis lilioasphodelus Linn.)很相似,两种的不同主要在于花序是否分枝和花的多少,以及根的中下部是否有纺锤状膨大(北黄花菜据记载有膨大,但标本中不明显)。而从的标本看,这两种特征有交叉,尤其是根的大小变化幅度很大,不那么容易区别。M. Hotta把小黄花菜作为北黄花菜的变种,似较合理,但还有许多种类也有类似的问题。必须进行栽培和长期观察,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而以花序和花的多少作为主要区别点。

异名

小黄花菜具有多个异名,包括:

- 萱草属 flava var. minor (Mill.) M.Hotta

- Hemerocallis graminea Andrews

- Hemerocallis graminifolia Schltdl.

- Hemerocallis lilioasphodelus subsp. minor (Mill.) Z.T.Xiong

- Hemerocallis pumila Salisb.

- 萱草属 sulphurea Nakai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河北省山西省山东省陕西省甘肃省(东部)。朝鲜俄罗斯也有分布。

栽培技术

栽培方法

小黄花菜耐寒性较强,北方地区均可露地越冬。播种、扦插、分株均能繁殖,以分株繁殖为主。

播种法:秋季种后即插入土中,翌春出苗,春播前可用20-25℃度的温水将种子浸8-12小时,以促进其发芽和提高发芽率。播种苗2-3年后开花。

播法:在花茎上形成的3、4对小叶的茎芽,可作为扦插繁殖的材料,在花茎枯萎前,用利刀切下后,扦插于荫凉处2-3周可生根,长成独立植株。

分栽法:小黄花菜的繁殖多用分栽地下茎的方法,每隔5、6年分栽1次,分栽的时间以秋季2月中、下旬为最合适,分栽时,每丛分为2-3份,要注意尽量少伤根。新分栽的苗,头年冬季需适当覆草保护,生长季节要控制禾本科杂草滋生,并防治病虫害,常发现的地下虫害有小地老虎为害,应注意检查及时捕杀。

栽植浇水

种植小黄花菜的行间距为60厘米,株间距为30-40厘米,种苗的穴深度要适宜根系的最大横向扩展度和最大纵向深度,栽植深度为15-17厘米(分蘖)或齐根颈处。每个穴栽植两三个成苗或三四个分蘖的小黄花菜苗,种苗或成苗放入苗穴后,将根系上面覆土,在覆土过程中要压紧,让根系紧密地与土壤接触,覆土后浇一次透水。

田间管理

小黄花菜种植地越冬管理:收获小黄花菜花蕾后,直接离地面3-4厘米处以上全部割除,同时小黄花菜栽植的行之间空隙(垄沟)进行深度耕作,深度大约30厘米,并施撒化肥,有机肥料大约施撒20吨/公顷。之后在苗床上或者垄沟,用厩肥与细土拌合草木灰壅,再覆盖土壤,此措施主要为了防止新根露出土。

促发春苗:在每年春季小黄花菜出苗之前,要对垄沟深耕一次,深度要达到13厘米以上,要破碎深耕后的苗床上的覆盖物,之后再追施催茎肥。抽前,在小黄花菜苗床行间进行细作浅耕6-7厘米,并结合施撒催薹肥。

主要价值

观赏:中国以外主要作为观赏性植物。

食用:中国作为蔬菜进行栽培食用。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濒危一级保护!黑龙江意外发现.m.toutiao.com.2022-05-17

86种北京地区乡土植物汇总 | 上篇.m.toutiao.com.2022-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