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金丝桃
台湾金丝桃属(学名:Hypericum formosanum)是藤黄科金丝桃属下的一个种,为灌木。
形态特征
灌木,高约22厘米,有开张而拱弯的枝条。
茎幼时具4纵线棱及两侧压扁,不久具2纵线棱至圆柱形;节间长1.5-6毫米,短于叶;皮层灰褐色。
叶无柄,叶片卵形或椭圆形至长圆状椭圆形,长2-6厘米,宽1.1-2.9厘米,先端近锐尖至圆形,基部楔形至圆形,边缘平坦,近革质,上面绿色,下面淡绿但不呈苍白色,主侧脉1-2对,上方1对形成一近边缘脉,中脉有7条羽状的分枝,第三级脉网很纤细或不可见,近边缘的腺体密集,叶片腺体明显点状;茎下部叶迟落。花序具l-3花,顶生,而在茎顶端直至以下的7(-10)节的侧花枝具l-2花;花梗长0.5-1厘米;小苞片狭椭圆形,近宿存。
花直径2.5-3.5厘米,星状至很浅的杯状;花蕾多少呈宽卵珠形,先端近锐尖至钝形。萼片略为合生,在花蕾时直立,结果时上举,披针形或狭椭圆形至倒披针形或椭圆状卵形,近等大至不等大,长7-10毫米,宽1.5-6毫米,先端锐尖至近锐尖,有5-7脉而小脉网状分枝,中脉分明但窄,近边缘腺体散布但不分明,表面上腺体线状及点状。花瓣金黄色,无红脉纹或红晕,开张而有内弯的先端,倒卵形,长(1-)1.3-1.7(-2 )厘米,宽0.8-1.2厘米,长约为萼片的2倍,有短的小尖突。
雄蕊5束,每束具雄蕊2 5-40枚,最长者长8-12毫米,长约为花瓣的7/10。子房卵珠形至近圆球形,长3-4.5毫米,宽3-3.5毫米;花柱长(6.5-)7-8(-8.5)毫米,长约为1.5-2.5倍,柔弱;柱头近头状。蒴果宽卵珠形,长8-9毫米,宽6毫米。
种子长0.1-0.2毫米,有线状网纹。
花期4月,初果期5月。
分布范围
台湾金丝桃主要产于台湾(台北市)。模式标本采自台湾台北的淡水。
生长环境
台湾金丝桃生长于海拔0-500米的排水良好的海岸或石质地。
保护级别
台湾金丝桃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IUCN)中,保护级别为濒危(EN)。
近种区别
台湾金丝桃因其长萼片在台湾金丝桃组中除清水金丝桃H. nakamurai (Masamunc)N. Robson 外很易与其他种区别,而清水金丝桃却有较大型的花和椭圆形至倒卵形的叶不同于该种。它与金丝桃属组的金丝梅H. monogynum Llnn.似乎也很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