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花旗木

花旗木

花旗木(英文名:Cassia bakeriana),别名桃红阵雨树、泰国樱花、绒果决明,是豆科决明属植物,自然生长高度可达8~10米,偶数羽状复叶,小叶对生,6~8对,长椭圆形,有被毛,花沿枝条腋生,花瓣粉红色,略带清香,果实圆柱形,具节,被绒毛,皮光滑,种子横生,黄色,由白色种隔隔开。

花旗木原产于东南亚的缅甸和泰国一带,生性喜四季温暖、湿润和全光照的环境,也能耐一定程度的干旱,适合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花旗木开花于老枝上,勿过度修剪枝条,以免影响开花,肥料于开花后施用一次。花旗木繁殖方式采用播种、分株、扦插、压条法。

花旗木花色鲜艳,所以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可用于道路绿化、庭院、公园中低矮花卉植物的背景树种。

栽培历史

花旗木原产于东南亚的缅甸和泰国一带。在其原产的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地区,花旗木很早就被当地居民所认识和栽培。当地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花旗木生长,人们将其作为一种观赏植物种植在庭院、寺庙等场所。不过早期的栽培可能相对较为零散和小规模,主要是基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们对其观赏价值的初步认识。

之后,花旗木逐渐被引入到其他热带亚热带地区。例如,在中国的中南地区,包括广东省、台湾等地也开始有了花旗木的栽培。在台湾,花旗木的栽培有一定的规模,并且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在广东,一些城市的公园、植物园等场所也开始种植花旗木,成为当地的特色景观之一。

随着人们对观赏植物需求的不断增加,花旗木在中国内地的一些城市也开始得到推广栽培。比如在一些城市的园林绿化项目中,花旗木被作为行道树、庭院树等进行种植,为城市的景观增添了新的色彩。像广东的一些城市以及云南省等地,都有花旗木的身影。

分类

形态特征

花旗木别名泰国樱花、绒果决明、桃红阵雨树。花旗木通常在落叶后开花,开花期为每年春末至夏季,花期较长,预计将持续到5月上旬。因为它的花比樱花的花容更为壮观,更大更厚实,花期更长,在东南亚被誉为“泰国樱花”。花旗木开花时满树繁花,花初时色淡,后转明艳的粉红色,并散发阵阵清香。

花旗木株高可达5米,茎近褐色,稍粗糙;偶数羽状复叶互生、顶端急尖至钝;长椭圆形,先端突尖,两面密生茸毛。短总状或伞房花序,花冠粉红或粉白色,花旗木五枚花瓣,花蕊呈黄色;伞房花序,宛如花朵与小铃铛悬一起,簇生于枝条密集而有序地盛放,似少女手中的摇铃。荚果长圆柱形,成熟时黑褐色,外被绒毛;花期3-5月,果期9月至翌年5月。早春开花,总状柔荑花絮长达10-25厘米,每个总状花序有20-40朵花。花后结果,果实为大豆荚,长40厘米,内有30-40个种子。叶片为大型偶数羽状复叶,呈蓝绿色,每片长达25-40厘米。

分布范围

花旗木原产印度、缅甸等东南亚各地,现热带亚热带地区常见栽培,在中国的中南地区也有分布。目前花旗木仅适合种植地区和国家为:中国台湾、广东省越南泰国

栖息环境

气候: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宜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一般能在年平均温度较高、雨量较为充沛的环境中良好生长。

光照:花旗木喜欢充足的阳光照射。充足的光照有利于其进行光合作用,促进生长和开花。在阳光充足的地方,花旗木生长旺盛,花色鲜艳。

繁殖方法

种子繁殖:花旗木可以通过种子进行繁殖。种子成熟后,需要经过适当的处理,如浸泡、消毒等,以提高发芽率。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

扦插繁殖:也可以采用扦插的方式进行繁殖。选取健康的枝条,经过处理后插入适宜的基质中,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等待生根发芽。扦插繁殖相对种子繁殖来说,生长速度可能会更快一些。

栽培技术

花旗木栽培介质以壤土或沙质壤土为佳。春、夏季每1~2个月施肥1次。花后修剪整枝,植株老化施以重剪;因开花常在老熟枝条,春季避免修剪才能开花。

相关用途

花旗木花序多花,热带地区通常在落叶后开花,厦门市引种的植株,花常与叶同期开放;花红色、粉色和色相间,鲜艳抢眼,可作行道树和庭园树栽培,用于道路、公园和小区绿化,园林植物园种植。花朵美丽,果形奇特,宜作庭园树、行道树。

参考资料

满树繁花!台湾花农在开平10年种出粉红“摇铃”.南方都市报.2024-09-22

绒果决明:开粉花的树.关注森林网.2024-09-22

阳江市体育馆边的花旗木盛美绽放.阳江市政府网.2024-09-22

..2024-03-21

泰国樱花迎春盛放.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2024-09-22

台湾景观植物介绍.台灣景觀植物介紹.2024-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