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立医院
福建省立医院(英文名:Fujian Provincial Hospital,别名: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位于琅岐岛东街134号,创建于1937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保健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福建省急救中心依托单位,现任院长为陈刚。
1937年5月1日,医院正式启用;同年10月,福建省立医学专科学校成立。1938年7月,医院随“福建省人民政府”内迁永安市,相继更名为福建省临时医院、福建省立永安医院和福建省立第二医院。1945年,抗战胜利后,医院回迁至福州市“将军府”今址,更名为福建省立福州医院。1949年,医院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管会接管,张荣彩担任军代表,车启霖担任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医院得以迅速发展。文革期间,医院因合并、兼并、改组而先后更名为反修医院、福建省第一医院等。1978年,文革结束后,医院复名为福建省立医院,并沿用至今。2006年12月,福建省立医院综合病房大楼(3号楼)投入使用。2013年9月,福建省心血管病综合大楼(6号楼)投入使用,先后有13个病区搬入新大楼,涉及8个专业700多个病人的搬迁,这是福建省立医院继2006年3号楼投入使用后,又一次较大规模的院内病区搬迁。2014年12月,7号楼(原华侨病房)的整体翻新改造工程完成。2018年12月4日,福建省立医院被国家卫健委公布为首批肿瘤多学科诊疗试点医院。2022年7月,医院开启“一院两区”新发展格局。2023年,由福州大学未名医疗机器人研究院、福建省立医院、福建省智慧医工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福建骞越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气管插管手术机器人RNIS在福州成功开展了2例科研临床试验,不良并发症发生率为0。2024年5月,福建省立医院成建制划转福州大学,并更名为“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保留“福建省立医院”牌子。2024年8月16日,福建省立医院脑血管病中心成立。
福建省立医院拥有福建省唯一国家级紧急医学救援队,国家级和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31个,委省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4个,临床医学中心5个,省级质控中心20个,省级研究所5个,临床医学研究中心5个;两院区在岗职工480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966人。福建省立医院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博士、硕士培养点66个,拥有21个专业的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6个专科培训基地。福建省立医院教授、副教授115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近300位。
福建省立医院在复旦大学全国医院排行榜中,获得华东地区专科声誉提名的学科专业累计达17个,获得科技量值百强的学科专业累计达13个;福建省立医院先后获评全国卫生计划生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人文爱心医院等荣誉称号。
历史沿革
筹建福建省立医院的动议源于爱国华侨胡文虎先生。1935年4月,由胡文虎先生捐资,当时福建省人民政府成立筹建处,在福州吉祥山创建福建省立医院。经过近两年的建设,1937年5月1日正式启用,开始收治门诊病人,9月1日,住院部开始收治住院病人。同年10月,福建省立医学专科学校成立,遂将福建省立医院隶属该校作为实习之所。
随着抗日战争爆发,1938年7月,医院随“福建省政府”内迁永安市,相继更名为福建省临时医院、福建省立永安医院和福建省立第二医院。另外一部分迁往南平市、沙县区等地,成立南平分院、省立医院沙县总院。南平分院后更名为福建省立第一医院。原福州吉祥山院址在日机轰炸中化集团为废墟。福建省临时医院在城关晏公街李家大坪设门诊部,下渡设住院病房,次年成为卫生处附属医院,1941年,更名为省立永安医院,943年更名为福建省立第二医院。
1945年,抗战胜利后,医院回迁至福州市“将军府”今址,更名为福建省立福州医院。永安市留有部分人员,设立永安县卫生院,以后逐渐沿革为现三明市第二医院。1949年,医院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管会接管,张荣彩担任军代表,车启霖担任院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医院得以迅速发展。文革期间,医院因合并、兼并、改组而先后更名反修医院、福建省第一医院等。1978年,文革结束后,医院再次复名福建省立医院,并沿用至今。
2006年12月,作为福建省人民政府社会事业重点建设项目,福建省立医院综合病房大楼(3号楼)投入使用,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包括地面19层,地下3层。新综合病房大楼是当时全省乃至华东地区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病房大楼。
2013年9月,福建省心血管病综合大楼(6号楼)投入使用,总投资3亿元,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地上19层、地下3层,主要设置心血管内外科病房、特需病房、数字化手术室、CCU、研究室、医技用房等。先后有13个病区搬入新大楼,涉及8个专业700多个病人的搬迁。这是福建省立医院继2006年3号楼投入使用后,又一次较大规模的院内病区搬迁。
2014年5月,院前急救部迁到新址,同年9月底,急救中心改扩建工程顺利完成。福建省急救中心整体建筑面积增至1.2万平方米。新抢救室床位由原来的9张增加到18张,面积达400多平方米。经过升级改造,省急救中心院前急救到院内救治一体化更加完善,各种服务设施更加健全,急诊诊治流程更加流畅。2014年12月,7号楼(原华侨病房)的整体翻新改造工程完成。
2018年12月4日,福建省立医院被国家卫健委公布为首批肿瘤多学科诊疗试点医院。2022年7月,医院开启“一院两区”新发展格局。
2023年,由福州大学未名医疗机器人研究院、福建省立医院、福建省智慧医工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福建骞越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气管插管手术机器人RNIS在福州成功开展了2例科研临床试验,不良并发症发生率为0。
2024年2月,福建省立医院胃肠医学中心揭牌成立。同年5月,福建省立医院成建制划转福州大学,并更名为“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保留“福建省立医院”牌子。同年8月16日,福建省立医院脑血管病中心成立。
规模条件
福建省立医院两院区现有占地面积15.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1万平方米,编制床位3005张,年门急诊病人约280万人次,出院病人约12.5万人次,住院手术例数约6万人次。医院拥有福建省唯一国家级紧急医学救援队,国家级和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31个,委省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4个,临床医学中心5个,省级质控中心20个,省级研究所5个,临床医学研究中心5个。
福建省立医院两院区在岗职工480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966人。医院现有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累计55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人选18人、省特殊支持人才“双百计划”人选5人、省“雏鹰计划”青年拔尖人才3人、省级高层次人才57人、省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2人、省卫生健康中青年领军人才研修培养项目人选6人;在全省设立80多个“名医工作室”;在全国学会担任常委以上职务的专家46人,在省级学(协)会担任主任委员(会长)的专家58人,居全省首位;出台引进高层次人才管理办法,健全引才机制,积极引进高端人才,累计全职引进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人,柔性引进包括两院院士、国家杰青在内的14个人才(团队),先后聘请24位美国、英国、比利时以及国内著名专家学者作为我院学术顾问。
福建省立医院具有从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到毕业后继续教育的较完整医学教学体系,作为国家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以及省内外各医学高等院校的临床实践基地,医院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博士、硕士培养点66个,拥有21个专业的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6个专科培训基地。全院教授、副教授115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近300位。
福建省立医院有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以及顾东风院士合作研究室、“一带一路”联合共建实验室等;医院临床医学实验研究中心公共实验平台是目前全省医疗卫生系统规模最大的公共实验服务型平台。医院致力于建立肝、肾、肺、心脏等移植平台,癫痫、阿尔茨海默、睡眠、全生命周期诊疗等脑学科平台,福建省临检中心平台,标本库、津泰路基础研究实验平台,“一带一路”重点实验室医工交叉平台,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平台,智慧教育培训平台等,持续推进高水平研究型医院建设。
科室设置
福建省立医院设有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含心血管内一科、心血管内二科、心血管内三科)、血液科、肾内科、血液净化科、内分泌科、风湿免疫科、基本外科、胸外科、胃肠外科、肝胆胰外科、心血管外一科、心血管外二科、神经外科、血管与肿瘤介入科、泌尿外科、骨一科、骨二科、麻醉一科、麻醉二科、麻醉三科、疼痛科、整形烧伤科、妇产科、肿瘤内科、肿瘤外科、皮肤科、口腔科(口腔颌面外科)、小儿科、儿外科、耳鼻咽喉科、眼科、中医科、康复科、放射科、超声科、核医学科、病理科、检验科、输血科、药学部、重症医学科(含重症医学二科、重症医学三科、重症医学四科、重症医学五科)、预防保健科、体检中心、急诊科、干部特诊一科、干部特诊二科、中心实验室、临终关怀科(宁养院)等临床医技科室。
注:仅收录展示部分,截至2025年3月
院内专家
注:仅收录展示部分,截至2025年3月
领导团队
学术研究
研究所
福建省立医院拥有省级研究所5个,分别是福建省心血管病研究所、福建省急诊医学研究所、福建省胃肠病研究所、福建省临床老年病研究所、福建省核医学研究所。
科研成果
福建省立医院入选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试点项目建设单位;承办国家级杂志《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近3年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344项,获省科技奖、医学科技奖33项,其中省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科研成果登上JAMA子刊《JAMA Network Open》、手术刀高端金色子刊《Eclinical Medicine》、Nature子刊《Cell Death and Disease》、国际心血管病领域顶刊《European Heart Journal》等杂志;成果专利转化为福建省卫生健康领域单笔最高转化额。
医院文化
院训
福建省立医院院训为“精于医术、诚于医德”。
院徽
声誉与排名
福建省立医院在复旦大学全国医院排行榜中,获得华东地区专科声誉提名的学科专业累计达17个,获得科技量值百强的学科专业累计达13个。
相关事件
2025年3月10日,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福建省急救中心120接到一通紧急呼救,晋安区秀峰路一名出生仅16天的女婴因呛奶导致窒息,接到报警后,调度员李如涛迅速进入紧急状态。她启动MPDS系统(注:急救医疗优先分级调度系统),一边以最快速度派出救护车,一边通过电话,与慌乱的家属保持密切沟通。李如涛迅速安抚家属情绪,同时清晰、果断地指导对方进行急救,通话4分钟左右,家属激动地反馈:孩子好像有反应了!紧接着,电话那头传来婴儿响亮的啼哭声。李如涛悬着的心这才稍稍放下,她再次仔细评估孩子的状况,确认气道梗阻已经解除,婴儿成功脱离生命危险。
参考资料
医院简介.福建省立医院.2025-03-18
领导介绍.福建省立医院.2025-03-18
医院概况.福建省立医院.2025-03-18
【史实篇】 - 初创时期.福建省立医院.2025-03-18
【史实篇】 - 战火年代.福建省立医院.2025-03-18
【史实篇】 - 迎接新生.福建省立医院.2025-03-18
【史实篇】 - 解放初期.福建省立医院.2025-03-18
【史实篇】 - 文革时期.福建省立医院.2025-03-18
【史实篇】 - 励精图治.福建省立医院.2025-03-18
【史实篇】 - 世纪跨越.福建省立医院.2025-03-18
国家卫健委公布首批231家肿瘤多学科诊疗试点医院(附名单)--人民健康网--人民网.人民网.2021-04-04
福建造机器人完成2例气管插管临床试验 系国内首台气管插管机器人.今日头条-海峡网.2023-05-04
福建省立医院、省急救中心成建制划转至福州大学.百家号.2025-03-18
福建省立医院脑血管病中心成立.福州明珠.2025-03-18
福建省立医院成立胃肠医学中心.百家号.2025-03-18
临床科室.福建省立医院.2025-03-18
医技科室.福建省立医院.2025-03-18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福建省立医院.2025-03-18
消化内科.福建省立医院.2025-03-18
神经内科.福建省立医院.2025-03-18
胃肠外科.福建省立医院.2025-03-18
神经外科.福建省立医院.2025-03-18
骨一科.福建省立医院.2025-03-18
泌尿外科.福建省立医院.2025-03-18
妇产科.福建省立医院.2025-03-18
儿科.福建省立医院.2025-03-18
眼科.福建省立医院.2025-03-18
检验科.福建省立医院.2025-03-18
谢宝松.福建省立医院.2025-03-18
陈愉生.福建省立医院.2025-03-18
汪银洲.福建省立医院.2025-03-19
张旭.福建省立医院.2025-03-19
林靓.福建省立医院.2025-03-19
刘佳华.福建省立医院.2025-03-19
陈琅.福建省立医院.2025-03-19
陈巧彬.福建省立医院.2025-03-19
饶惠英.福建省立医院.2025-03-19
江玲.福建省立医院.2025-03-19
省级中心、研究部门.福建省立医院.2025-03-19
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名单.中国文明网.2025-03-19
(受权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 中央军委关于表彰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的决定-新华网.新华网.2021-04-04
福建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名单.福建省人民政府.2025-03-19
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福建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的决定.福建省人民政府.2025-03-19
2022届中国顶级医院100强出炉,湖南4家上榜.今日头条-长沙晚报掌上长沙.2023-06-30
福州一婴儿呛奶窒息:120调度员“隔空”指导,4分钟挽回生命.百家号.2025-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