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红草高新区
位于汕尾市市郊,园区规划面积17.3平方公里(首期启动区4.48平方公里)。园区地理位置优越,处于连接汕尾市区和海丰县城两个实力最强建设区的发展主轴上,深圳—汕头高速公路、省道S242和规划建设的城际轻轨穿过全境,交通四通八达,十分便利地处长沙湾畔。
按照“高端园区、核心园区、创新园区”三位一体的建设理念和“工业新城、产业新园、城园融合”的发展路径。高新区红草园区将大力实施“1+2+2”产业发展战略,朝着产业规模较大、产业特色突出、创新能力强大、创业活力显著、生态环境良好、城市功能齐全、社会和谐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迈进。
区域概况
汕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经省政府批准设立,承担引进电子信息、海洋生物产业、机械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和新能源产业等高端产业,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培育汕尾新的经济增长极的省级工业园区。园区总规划面积20.02平方公里,分为核心区和拓展区。其中,核心区为新湖工业园、信利工业园、埔边工业片区共2.72平方公里,发展已颇具规模;拓展区为红草工业园区,共17.3平方公里(首期启动区4.48平方公里),尚处开发发展中。
地理环境
汕尾高新区位于我省东部,面向南中国海,背靠珠三角,处于深圳和汕头市两个经济特区中间,东邻揭阳市、西连惠州市,陆路距深圳的边界60公里,水路距香港特别行政区81海里、距台湾高雄港200海里,深圳—汕头高速公路和厦深铁路贯穿全境,是粤东地区通往珠三角地区的“桥头堡”。
园区分布在深汕高速公路北边和省道S242海汕公路的沿路两侧,距离深汕高速埔边出入口仅300米、厦深铁路汕尾站8公里,南连汕尾市区仅10公里,北连海丰县城12公里,交通四通八达,十分便利。
资源优势
富集的海岸资源优势
汕尾市海岸资源富集,陆地岸线长度为455.2公里,占全省的11.06%,为全省第2位;海洋面积2.3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14%,为中国四大传统渔场之一。汕尾港是天然深水良港,为全国沿海最早开放的一类口岸,现有2个5000吨级泊位;正在规划建设的汕尾新港可建成8-10个10万吨级以上的泊位,发展临港工业、物流产业的资源十分优越。汕尾丰富的海产品和优越的海洋资源环境为红草工业园的海洋生物产业、食品加工产业提供大量的资源,同时完善的港口配套为物流服务业提供了便捷条件。
优质的土地资源优势
红草工业园区的地形较为平坦,地形以海积平原、农田耕地、林地和水体养殖为主,地上少有建筑附着物,仅有农作物、山林果树和海、淡水养殖,园区具有征地成本相对较低等优势。
众多的产业政策扶持优势
汕尾市作为革命老区和粤东西北经济欠发达地区,获得了国家、省的多项扶持政策。从国家层面看,汕尾享有的倾斜政策包括革命老区扶持政策、沿海开放政策、区域协调政策、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合作区、粤港澳经济一体化合作政策等。从广东省层面看,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我省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关于促进粤东地区实现“五年大变”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大力推进各地区建设产业集聚发展、土地集约利用、环保设施先行和污染集中治理的省级产业园区。在汕尾市层面上,红草工业园是汕尾市的第一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集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转移园区和省市共建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三个园区于一体,除了享有上述的国家、省级系列优惠政策,还可以在起步期(5年)内给予入园企业用地、用电、用水、收费、财政补贴、扶持上市等多方面的扶持。汕尾市已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的若干优惠政策规定》、《汕尾市招商引资“金锁匙保姆式”服务暂行办法》、《汕尾市关于支持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方案》、《汕尾市红草产业转移工业园招商引资若干规定》等系列规范性政策文件,实行“全程跟踪协调服务”和“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审批、一个口子收费”等管理模式,投资者将享有以上三类园区最大化的所有优惠政策支持。
充足的人力资源优势
汕尾市现有户籍人口344.98万人。2013年全市在校高中生8.7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2.6万多人;汕尾市设有大专院校1所、高级技工学校2所,在校学生1.5万人;每年回汕尾登记就业的本地籍大中专毕业生1.4万多人,城乡新增就业劳动力4.5万人。由于自然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容易吸引外地劳务人员来汕就业。
发展前景
按照“高端园区、核心园区、创新园区”三位一体的建设理念,红草工业园将大力实施“1+2+2”产业发展战略,重点发展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努力提升海洋生物产业和机械装备制造等特色产业,培育发展新能源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搭建创新孵化、招商引资、科技金融、人才培养等平台。目前,广东物资集团、广东广晟有色金属下属南储物流、广东广新信息、深圳海达舍利阁制药厂、信利光电、岭峰国际、东莞胜大光电等企业有意落户或已进驻红草工业园区。
根据高新区的产业规划,到2020年,汕尾高新区将实现总产值突破900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75%以上;利税100亿元。按照“工业新城、产业新园、城园互动”的发展路径,红草工业园区将朝着产业规模较大、产业特色突出、创新能力强大、创业活力显著、生态环境良好、城市功能齐全、社会和谐发展的高科技产业园区努力推进。
风景名胜
铜鼎山旅游区位于红草镇埔边,是游客休闲、度假、运动的首选之地,也是汕尾市民的后花园。景区面积120公顷,距市区约6公里,其主要景点铜鼎山浦江郊野公园是我市首个郊野公园。该景区以生态自然景观为主体,植造景观林、四季林,并将木屋群融入景区,保持景区与自然的和谐,是集农家乐、盆景区、景观林区、酒店区、木屋区、游泳池区等项目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据介绍,下一步,该景区将以成功创建国家4A景区为契机,紧紧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融入城区地方文化特色内涵,加大投入,完善各项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承载力和服务水平,力争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知名的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参考资料
发展高地 投资沃土—— 蓬勃发展中的汕尾高新区红草工业园区.南方网.2016-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