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钉
八角钉是黄刺蛾(Cnidocampa fiavescens)的幼虫,又称洋辣子、毒刺蛾等。八角钉危害宿主叶片,幼龄幼虫只食叶肉,残留叶脉,将叶片吃成网状,幼虫长大后,将叶片吃成缺刻,仅留叶柄及主脉,为害严重时能将全枝或全株叶片吃光。
形态特征
黄刺蛾的老熟幼虫(八角钉)体长25 毫米左右。头小、淡褐色。胸腹部肥大,黄绿色。体背一大形的中间细前后宽的紫褐色斑,极易识别。每一体节上有4个疣状突起的茎刺,在亚背线上的突起枝刺,以腹部第一节最大,依次为腹部第节七,胸部第三节,腹部第八节;腹部第二至六节的突起枝刺小,特别是第二节最小。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八角钉1年发生2代,多以美国白灯蛾在茧中越冬,茧多结于地下,少数结于树枝或树干上,1~4龄幼虫以群集为食,5龄后分散为害,初孵幼虫只吃叶肉,老龄幼虫吃树叶只留下叶脉和叶柄。成虫有趋光性,产卵多在叶背,通常在6~8月为害。
黄刺蛾的老熟幼虫(八角钉)在石榴枝上吐丝结茧,初作的茧透明,可见幼虫在其中活动情况,后即凝成硬茧,初强之茧为灰白色,不久变为棕色,并显露白色纵纹。幼虫作茧后,在茧顶部咬一圆形伤痕,以便成虫羽化时冲破茧盖爬出。
主要危害
八角钉的体表有毒毛,粘于身上有疼痛感,且奇痒难忍。一旦被蜇了,要用温水、肥皂水或者盐水,如果伤口处有残留的蜇刺,应立即拔掉。
参考资料
黄刺蛾 Cnidocampa flavescens.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2024-08-02
油桐的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资溪县人民政府.2023-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