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宽恕制度

宽恕制度

宽恕制度,又称赦免制度或宽大政策,是一种由经营者主动向反垄断执法机构揭发其所参与的价格协议,或在调查过程中积极配合并提供证据的情况下,执法机构可能对其减轻或免除处罚的制度。这一制度最早由美国司法部于1978年提出,并逐渐被其他国家和地区采用。

起源与发展

宽恕制度起源于美国,是制度经济学中博弈论的应用。该制度旨在有效打击核心卡特尔,通过豁免违法者的责任来实现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平衡。尽管表面上似乎削弱了形式上的正义,但实际上有助于揭露更多卡特尔,维护实体正义。国际组织经合组织(OECD)在2002年发表的报告中指出,核心卡特尔是最具危害性的反竞争行为之一。由于卡特尔的隐蔽性,如果没有有效的证据,执法机构难以对其进行查处。因此,宽恕制度应运而生,旨在鼓励违法者相互揭露,以便执法机构更容易获取证据。宽恕制度的理论基础来源于经济学中的“囚徒困境”,这种制度的设计是为了吸引违法者主动揭发卡特尔,提供相关证据。

主要特点

严厉的惩罚性

宽恕规则的惩罚风险和力度通常大于卡特尔活动的潜在收益。为了促进卡特尔成员申请宽恕,许多国家不仅要求其对受害者承担民事责任,还制定了刑事和行政方面的处罚规定。例如,英国《企业法》规定,涉及核心卡特尔行为的个人可能面临最高五年的监禁或罚款。

透明性和可预见性

宽恕规则的透明性和可预见性使卡特尔成员能够预估不同选择的结果,并据此决定是否申请宽恕及其具体操作方法。

隐蔽性

宽恕制度仅适用于卡特尔,不适用于其他类型的违法行为。这是考虑到卡特尔的隐蔽性,需要鼓励内部人员提供关键信息,帮助执法机构尽早发现和处理卡特尔问题。

参考资料

论我国《反垄断法》中宽恕制度的完善.查字典范文网.2024-11-06

简述我国反垄断法的宽恕制度.律临.2024-11-06

重新审视宽恕制度的概念.法师兄.2024-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