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水稻穗颈瘟

水稻穗颈瘟

水稻穗颈瘟是一种常见的水稻病害,属于稻瘟病的一种类型,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在直播稻的扬花灌浆期间,如果气候条件适宜,水稻容易感染此病。

形态特征

水稻穗颈瘟的症状表现为穗颈节出现褐色小点,随后扩大导致穗颈部变褐,严重情况下会导致枯白穗或秕谷。此外,枝梗或穗轴受到侵害也会导致小穗不结实。

分布范围

水稻穗颈瘟分布于中国各稻区。

生活习性

水稻穗颈瘟的病原菌分生孢子和菌丝体的形式在稻草和稻谷上越冬。第二年,这些孢子借助风和雨水传播至稻株上,萌发并侵入寄主体内,进而扩散发病。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再次通过风雨传播,引发新的侵染。若播撒带有病菌的种子,则可能导致苗瘟的发生。病菌生长的理想温度范围为8-37℃,最适温度为26-28℃。孢子形成的理想温度范围为10-35℃,最适温度为25-28℃,且需要相对湿度达到90%以上。孢子萌发需要水分的存在,并持续6-8小时。在阴雨连绵、日照不足、时晴时雨、早晚有云雾以及结露的条件下,病情发展迅速。

危害及防治

危害

水稻穗颈瘟的危害在于它能破坏穗颈节,阻断营养物质运输至穗子,最终导致白穗或瘪粒的形成。这种病害会对产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防治

品种选择

应选用具有较强抗性的水稻品种,特别是对于易受病害影响的地区,更应该注重品种的选择。

菌源控制

减少越冬菌源的数量,包括销毁病稻草和病秕谷,以及对带菌种子进行适当的消毒处理。

天气因素

在水稻生长的不同阶段,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不同的天气状况,以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

农业管理

合理的施肥和灌溉管理可以增强水稻的抗病性,特别是在穗期,应注意避免过度使用氮肥和长时间深水灌溉。

参考资料

【爱惠农】详解水稻穗颈瘟症状和防治方法.搜狐网.2024-10-21

水稻穗颈瘟发生及防治.云浮市人民政府.2024-10-21

水稻穗颈瘟如何预防?.科普中国网.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