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排比句

排比句

排比句(Parallelism)是指适过排比这种修辞格修饰后形成的一种特殊句式,即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的词组或句子成串排列,形成一个整体。

排比是一种富于表现力的修辞方法,其特点是以整齐的结构和连贯的语气来加强语句气势、明确语句含义。排比句分为因果排比句、比喻排比句、转折排比句、疑问排比句、顶真格排比句、引用排比句。从先秦时代起,汉语的诗歌和散文都有大量的排比句,至今仍是常用的句式。如《苟子·天论》《老子》《易传》和唐朝韩愈《贺册尊号表》中均有大量语意联绵的排比句。排比句在英语、法语中也有应用,且与汉语中的应用有所区别。

作用上,通过采用排比句来说明道理,可以得到条理分明的效果;使用排比句能够达到被语言的魅力所的渲染效果,能够把气势与道理说得更加全面、更加透彻、更加有力;用排比句来抒情,可以使节奏和谐、整齐而匀称,一气呵成,使气势雄壮。

定义

排比句是指适过排比这种修辞格修饰后形成的一种特殊句式,即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的词组或句子成串排列,形成一个整体。排比是一种富于表现力的修辞方法。

历史

从先秦时代起,汉语的诗歌和散文都有大量的排比句,至今使用仍然连绵不绝。

《苟子·天论》:“强本而节用,武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 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渴,寒 暑不能使之疾,妖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 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这里从“强本”至“不能祸”,用了三个排比句。

道德经》:“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李斯《谏逐客书》:“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遮,故能明其德。”

阐释《周易》经文的论说性散文《易传》中出现了大量语意联绵的排比句,主要形式有“蝉偶”式、“顶针”式、“贯串”式,体现着作者修辞行文的又一重要特色。如:“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乾·文言》)“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系辞下传》)“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传》)“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万物睽而其事类也。”(《睽·彖传》)等

《易传》时代盛行的排比手法,还为后代文学所不断沿用、发展,在各种文学作品中发挥着重要的修辞作用。如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述刘邦语:“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饞,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即是用“贯串”式排比之例。甚至有的文章中出现的排比句式,还留下受《易传》直接影响的痕迹,如唐朝韩愈《贺册尊号表》的一段文辞:体仁以长人之谓元,发而中节之谓和,无所不通之谓圣,妙而无法之谓神,经天纬地之谓文,定祸乱之谓武,先天不违之谓法天,道济天下之谓应道。

类型

排比句分为因果排比句、比喻排比句、转折排比句、疑问排比句、顶真格排比句、引用排比句。

因果排比句

因果排比句既有排比句的气势,又能强调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从而起到警醒提示的作用。

例如:“因为你羞愧,使你失去了展示才华的机会;也因为你羞愧,使你失去了让别人发现的机会;更因为你羞愧,使你可能永远问心有愧,愧对自己,愧对长辈,愧对集体,愧对国家。所以,朋友,该出手时就出手,勇敢地把你的心声说出来吧。”

比喻排比句

比喻排比句既有比喻句的形象感,又有排比句的气势。

例如:“自信是桥,帮你渡过怯懦的河;自信是梯,扶你越过自卑的墙;自信是灯,照你走过胆怯的港;自信是风,让梦想的船启航。”

转折排比句

转折排比句的语意表达效果更明显,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例如:“是球员,就应该让他打球、踢球;是演员,就应该让他唱歌、跳舞;是科学家,就应该让他去科研、发明,这就叫做人尽其才;但是,如果让球员呆在实验室里,让演员去踢球,让科学家去搞田径,那就是糟蹋人才了。”

疑问排比句

疑问排比句有助于强调问题的重要性,可以引起读者的深入思考。

例如:“心灵的选择源于灵魂的拷问。在这个日益商品化、物欲横流的社会,面对大街上的坏人坏事你出手相助了么?面对摔倒的小男孩,你出手相扶了么?面对贫困山区孤苦伶仃的孩子,你解囊相助了么?”

顶真格排比句

顶真格排比句语气连贯,能形成咄咄逼人的气势。

例如:“因为你缺乏诚信,所以别人有理由怀疑你的集体;因为对你的集体怀疑,所以别人有理由怀疑你的民族;因为对你的民族怀疑,所以别人有理由怀疑你的国家。所以,朋友,你可知道,你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也许是一个普通的公民;但是,只要你的脚步一跨出国门,你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国家。”

引用排比句

引用排比句能增添文学性,又能加深文章的表达内涵。

例如:“假如没有春天,就没有‘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朦胧;假如没有夏天,就没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热烈;假如没有秋天,就没有‘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成熟;假如没有冬天,就没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观。”

特点

排比是一种富于表现力的修辞方法,其特点是以整齐的结构和连贯的语气来加强语句气势、明确语句含义。排比句的句式匀称,音律铿锵,节奏感强,可以造成语言的装饰美,加重语势、强化感情、渲染气氛,常用来表达热烈、激越、奔放的感情。

作用

排比句不仅形式上方正齐整、节奏张弛有度以及气势汪洋恣肆,还有铺展场面具体生动、列举事例翔实丰富、阐释道理严谨清晰、抒发感情真切激昂的作用,使文章既蹈厉恣肆、神采飞扬又骨肉丰满、内涵厚重。这种排比语段不仅能强化语言的表现力度,更能成为文章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和展示作者个性和才情的“模板”。

大量采用排比句来说明道理,可以找到条理分明的之效;使用排比句能够达到被语言的魅力所的渲染效果,能够把气势与道理说得更加全面、更加透彻、更加有力;用排比句来抒情,可以使节奏和谐、整齐而匀称,一气呵成,使气势雄壮;采用排比句来叙事写景,不但使层次更加清楚描写更加细腻而且还能起到形象生动的之效;用排比句来写人,可将人物刻画细致;用排比句来抒情,显得更加感情洋溢。

通过排比修辞方法构成的排比句读起来令人感到琅琅上口,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能增强文学作品的表达效果。

运用领域

排比句广泛运用在各种文体中。 例如,说明文使用排比句达到条理分明的效果;抒情文使用排比句凸显文章感情与气势;记叙文使用排比句使文章层次清楚、形象生动。

排比句可以运用在议论文中,通过三种形式展示足够的论据来证明观点。(1)仿写型论据排比:事实论据可以用排比句扩充仿写,使论据变得充实。(2)细节型论据排比:单例事实论据可以用排比句式叙写事实细节,让论据变得有力。(3)道理型论据排比:道理论据可以通过排比句造势,让论据变得生动。

排比句可以运用在政论文中。政论文文本中排比句的反复出现,不仅能起到语句流畅、通顺,还能起到结构整齐、语气贯通,还可以重点突出事物之间环环相扣,条理更加清楚,议事说理更 加准确。

排比句可以运用在演讲、散文、诗歌中。排比句是以语法结构对称(包括相同或相似的词、短语或分词)来突出意义的常见修辞手法。运用排比结构能突出演讲者的雄辩口才和强烈情感,使得演讲文稿极具说服力、震撼力和欣赏性。

在设计排比句时,在分句方面,最好将排比句设计成三个分句;在字数方面,前面两句话的字数一样多,最后一句话要比前面两句话长一些;在声调方面,排比句的最后一个字最好是阳平或者阴平,即第一声或者第二声。

排比句能加大语言的信息量,使语言条理性强,且节奏鲜明,适于反映事物的情状,尤利于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

排比句举例

《白莽作\u003c孩儿塔\u003e序》

鲁迅在《白莽作\u003c孩儿塔\u003e序》中写道: “这《孩儿塔》的出世并非要和现在一般的诗人争一日之长,是有别一种意义在。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 ”

从鲁迅上述的排比句中可以看到,这种句式的特点是一连串大体整齐的语句一口气说出,象排炮一样,使文章的气势雄壮,给人一种长江大河一泻千里的感觉,恰如其分地表达出作者的强烈的思想感情。

《家》

现代著名作家巴金创作的长篇小说《家》中的许多排比句都和抒情有着紧密的的联系。例如,钱梅芬遵从家庭的安排, 嫁给了宜宾赵家,一年后返回成都市。在亲戚眼中,守寡后的她在外貌上并无多大变化。觉民和觉慧兄弟看见梅表姐时,感觉到了四个“依旧”:“依旧是那张美丽而凄哀的面庞,依旧是苗条的身材,依旧是一头漆黑的浓发,依旧是一双水汪汪的眼睛;只是额上的皱纹深了些,脑后的辫子又改成了发髻,而且脸上只淡淡地傅了一点白粉。”

但无论是书中的人物还是阅读作品的读者,都能觉察到这些“依旧”所传达的信息。这个女子由钱家表姐变成了孀妇,经受了外貌无法体现,却可由读者思量的波折与愁苦。作者用排比句的方式交代了“一个不幸的生存的悲哀,诉说着一段凄哀的故事。

其他语言中的排比句

英语

英语的排比句是一种常用的结构上的修辞格。它的格式是用并列的句子或词组,把两个或更多的事物进行比较,借以突出它们的共同点或不同点。为了避免重复,英语中的排比句有时会省略一些词汇,而汉语排比则习惯重复用词。英语的排比句常常和对联与重复词语结合使用,把相关、相对或相衬的两部分意思凸显出来。

例1:美国独立战争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帕特里克·亨利,在1775年3月23日弗吉利亚州第二届议会上的演讲《不自由,毋宁死》中有这样一段话:“但是,我们什么时候能变得更加强大呢?下周,还是明年?难道非要等到我们被彻底解除武装,家家户户都被英军占领的时候吗?难道优柔寡断、毫无作为能为我们积聚力量吗?难道我们能高枕而卧,要等到束手就擒之时才能找到退敌的良策吗?”帕特里克·亨利属于主战派,反对向英军妥协和解,主张武装独立。以上三个反问分句组成的排比句式,力量雄厚,如泉奔涌,是向议长先生以及其他主张和解的议员的有力反问,层层逼近,咄咄逼人,雄辩地捍卫了自己的主张,为后面提出“那就让战争来吧”的呐喊做了完美的铺垫。

例2:Books are my beloved teachers,Books are my good friends,Books are my sweethearts in my youth,my bosom friends in my middle age,and my companions in my declining years。柯灵的《书的抒情》运用清新自然的语言表达作者对书的嗜爱。上面句子以统一的句式形成段落排比,在结构上整齐划一。

例3:The houses look like houses;the streets look likestreets;the people look and talk like people;but they are empty山humanity,公信力,and motivation。这是评论好莱坞电影的一段话。作者用了四个并列句,最后一分句中有三个名词并列,强调了整段话的重点:他们缺乏人性,缺乏真实性,缺乏激情。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法语

排比在法语中的运用与在汉语中的运用有所不同。(1)组成排比的语言单位项数不同。法语的排比(parallelisme)主要是二项式,而汉语的排比则以三项或以上为主要特征。如果说法语的排比也有三项或以上的情形,那也主要出现在句子成分排列这一层面,在句子层面和语篇层面,三项或以上的情形十分罕见。(2)汉语排比和法语排比的主要表现特征不同。汉语排比的主要现特征是以相同的词语作提挈语,而法语排比讲求的不是有没有相同的提挈语,而是讲究构成排比的两个语言单位的结构对应,这是它的主要表现特征。

例1: L'ironie blesse,l’humour guerit.

L'ironie peut tuer,l’humour aide a vivre.

L'ironie veut dominer,l’humour libere.

L'ironie est impitoyable, l’humour est misericordierix.

L'ironie est humiliante,l’humour est humble.(Comte-Sponville)

这里连续用了五组排比,每一组前后两个句子的结构相似甚至相同,两句的意义相反,形成鲜明对比。

例2:Tu dis que tu aimEs les fleurs et tu leur coupes la queue,

Tu dis que tu aimes les chiens et tu leur mets une laisse,

Tu dis que tu aimes les oiseaux et tu les mets en cage,

Tu dis que tu m’aimes alors moi J’ai peur.( Jean Cocteau)

头三句的结构相似,形成排比句。最后一句的结构稍有不同,意思也发生急转,跟前面的排比句对比,使读者产生深刻印象。

与对偶句的对比

排比句同对偶句一样,要求意义相关、形式一致、合乎逻辑,两者的区别在于对偶只限于两项、排比则至少三项;对偶句中的结构基本相同,排比句却灵活;对偶句重在对比,排比句重在迭进;对偶句一般不重复重点词,排比句往往借助重点词的重复以加强语势;从句子形式来看,对偶的句子一般较短,而排比的句子则较长。

参考资料

..2024-03-24

..2024-03-27

..2024-03-24

..2024-03-24

..2024-04-03

..2024-04-03

..2024-04-03

..2024-04-03

..2024-04-03

..2024-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