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保富法

保富法

《保富法》是由曾国藩的外孙聂云台于1942年至1943年期间创作的著作。该书是在聂云台卧病在床的时期写成的,他在书中用佛学观点来说明了怎样才能得到财富,怎样才能保住财富。

《保富法》一书的内容基于聂云台个人一生的经历和观察,主要分为两类人物。第一类是与曾国藩同时代的众多显赫人物,如李鸿章和左宗棠等。聂云台对这些家庭非常熟悉,通过观察他们的兴衰成败,探讨了财富和权力的传承。

书中提到,有些家庭在第一代中获得了显赫的地位和财富,但在第二代却出现家破人亡的情况;而另一些家庭则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子孙,继承家业,延续数代仍保持财富与社会地位。聂云台借此探讨因果关系,强调如果希望子孙代代富有,就必须懂得施舍的因果定律。布施被视为积累福报和开源的手段,同时也需要懂得惜福,珍惜所拥有的财富,避免浪费与奢侈。如此,自然能够使家道昌盛,并延续多代。

近期轶闻

《保富法》于2007年首次结集成书出版,使这本在民间及企业家商圈流传了65年的著作得以完整面世。该书的出版引发了众多企业家和媒体的广泛关注与热议。多家主流媒体,包括《人民日报》、《第一财经日报》和《北京晚报》等,纷纷撰文探讨书中所提出的财富传承之道。

2011年,《保富法》推出了第二版。在中国商界首个高端人脉与价值分享平台“正和岛”的试运行启动仪式上,山东勇进集团董事长刘勇进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著名企业家俞敏洪对此书表示关注,并索要了该书。

2014年,《保富法》发布了精装版。

内容简介

《保富法》是聂云台先生于1942年至1943年创作的著作。为了方便读者阅读,该书的上篇和中篇以及附录二虽然采用了白话文,但仍需重新整理;而下篇、书后及附录一则是以文言文写成,因此需要进行翻译。聂先生在编写此书时用心良苦,融入了自己一生的所见所闻及历史的经验教训,旨在提醒读者如何真正保有财富,避免重蹈贪财者的覆辙。

书中提到“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俗语和“富不过三代”的古训,指出当今社会中,许多家庭甚至一代或两代便无法保住财富,常常因金钱而导致亲人反目成仇的新闻屡见不鲜。此外,还有许多人因贪财而身败名裂,甚至面临法律制裁,实在令人惋惜。

《保富法》中,聂云台居士运用佛学的观点探讨如何获得和保住财富。他指出,尽管世人普遍渴望发财,但往往不懂得如何合法合理地获得财富,以及如何恰当使用这些财富。聂居士结合佛教思想,阐述了关键要点,并告诫人们:一旦获得财富,不能仅仅为了个人享用,而应当懂得回馈社会,运用一部分财富来做一些有益的事情。

保富法》一书名为“保富”,实则倡导人们施财行善,提倡散财布施与修福修善。聂云台居士劝告世人,应深信因果定律,培福开源,珍惜福分与福报。通过行善积德、放眼长远和心胸宽广,才是保留福气和财富的最佳途径。所以,有无财富,那是福报;会不会用财富,才是智慧。只有懂得合理支配财富,广积善德,为福民众,才能福泽后代,源远流长。是为“保富”。

作者简介

聂云台居士(1880-1953)是著名清代官员曾国藩的外孙,并于1920年成为第一任上海总商会会长。在1942至1943年间,为了劝诫世人,他撰写了《保富法》一书,并在《申报》上连载。这部作品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仅在数日内就筹集到了超过17万元的助学捐款,许多名流如柳亚子等纷纷响应,成为一时佳话。

尽管聂云台生于官宦世家,但他秉持外祖父曾国藩“宁可讨饭也不为官”的教诲,放弃了可轻易获得的仕途。他将家族传承的智慧应用于商界,历经商海沉浮,开设银行、经营航运、开发矿产及从事纺织业。他创办的上海市大华纱厂年利润达70万元,迅速在上海纱坊业中崭露头角,成为年轻有为的实业家,并被选为上海华商纱厂联合会董事长和上海总商会会长。

中年时,聂云台开始研习佛法,深入探讨人生哲理。他拜谒印光法师,与李叔同同门,逐渐领悟到佛法的大乘精义。在此基础上,他又通过《保富法》将佛理与世事相结合,深刻阐述财富的本质与意义。最终,他散尽巨额家产,积极布施,造福他人,成为一代著名的居士。

编辑推荐

旧上海首任总商会会长、曾国藩外孙撰《保富法》在《申报》刊载轰动上海,一时引起各界纷纷捐赠助学甚巨。

民间自发纷相印赠,至今仍广为流传在港、台地区和东南亚商人圈!

自从《申报》刊载聂云台先生的《保富法》以来,一时家传户诵,不知感动了多少人。

——柳亚子

参透因果,将其中玄机写出来推至最重要的位置,公众读后纷纷效法行为,也多了一些人可能成为圣贤,这实在是救世至好的文章。

——印光法师

曾国藩的外孙聂云台,解放前上海商会会长,他学贯中西,中年接触佛法,就很认真地学佛,使他的思想、认识得到很大提高。后来他写了《保富法》,就是用佛学观点来说明怎样才能得到财富,怎样才能保住财富。

——昌臻法师

我现在去走访企业,常常随身带聂云台撰写的《保富法》,薄薄的一本小册子,不足百页。许多浙商朋友看过《保富法》之后,深受震动:活了半辈子,现在才知道“怎么做一个有钱人”,一点不比“怎么成为一个有钱人”来得容易!因为这本书揭示了财富和人生的真相。

——杨轶清浙江省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

我最近看的书比较不错是《保富法》。他是曾国藩的外孙,1942年写。他当时是上海总商会的会长,这本书核心意思是仁者因财发身,而不是以身发财。他学贯中西,中年皈依佛门。他比较了所有大家的后代,第一代当大官发大财,第二代可能家破人亡。所以说一定要回到做人的原点,就是善良、正直,不撒谎。这本书有一句话总结得比较好:积财于子女者,子女未能享也。积书于子女也,子女未必能读也。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于子孙长久计。

——刘勇进(山东勇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非常感谢,这本书送给我吧!仁者以财发身,不以身发财。如果是仁者的话,不管你发多少财,身体都会健康长寿,受到人们的喜欢。如果你光是为了发财,不管人的话,最后的结果就是以财害身。

——俞敏洪在正和岛试运行仪式上向刘勇进索要《保富法》

他(聂云台)晚年留下的一本小册子《保富法》倒成了中国现代思想史的一本典籍。

——傅国涌(当代中国知名知识分子)

富者,财富也。从其本质上讲,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分,而长久受用且能真正庇荫子孙的是精神财富。《保富法》中所探究的显赫家族的兴衰之道,鲜明地道明这两者的关系。

——人民日报

聂云台先生在1942~1943年间撰写的《保富法》一书中,就举了曾国藩左宗棠林则徐等人的例子,总结道,“保富的方法,必须要有智慧的眼光,也就是要有辽远的见识与宏大的心量”。当我们看到这几句话时,肯定还不晚,把我们的眼光从挣钱、攒钱、赢钱中挪开一点点,认真考虑一下怎么样做,让我们苦心经营的人生幸福,得以真正传承。

——第一财经日报

在《保富法》这本书中,聂云台以佛教的因果规律,特别是清代同治中兴以来数十个名门望族兴衰沉浮的事例,深刻地阐明了应当怎样获得并保有财富的道理。

——中国纪检监察报:刘英团

作品目录

名人评《保富法》

序言

代序一《与聂云台居士书》

代序二《财富果报》

代序三《一个保富法的实行者》

代序四《保福培祉》

代序五《读〈保富法〉有感》

第一辑《保富法》

上篇

中篇

下篇

七世祖乐山公行医济世善行的果报

节录云台居士卧病随笔

《保富法》的应用

读云老居士《保富法》之管见

读《保富法》后感怀

读《保富法》感赋

《保富法》原书跋

第二辑培心植德

《勉为其难说》

《断除习气说》

《释躁平矜说》

《修慧说》

第三辑育教时话

《色情刊物与跳舞》

《贤德为官》

《家声之有裨家庭教育》

《母教的感化力》

《家庭功效说》

《家计方针》

《劝过年吃素说》

第四辑学佛札记

《劝研究佛法说》

《因果之理必通三世》

《记学佛因果说》

《说佛法之利益》

《耕心斋笔记自序》

《历史感应统纪·序》

箴言八字诀

附录:聂云台纪事

参考资料

保富法.河源文明网.2024-04-08

致富保富的好家风(家风家训).人民网.2024-04-08

保富法.豆瓣读书.2024-04-08

京华视点 | 财富永恒的秘密——保富法(上).京华世家.2024-09-27

【佛教经典书籍推荐】《保富法》—劝告世人应懂得散财布施.雨花禅寺.2024-09-27

保富法(精装).豆瓣读书.2024-09-27

保富法.佛学书库.2024-09-28

企院·陈凌谈传承 | 人人要读《保富法》(上).搜狐网.2024-09-28

读聂云台先生所著《保富法》.搜狐网.2024-09-28

听曾国藩的外孙讲保富法.新浪.2014-03-04

一个公司到一个阶层梦想接力.新浪.2014-03-04

为富与保富之三传承的根本.新浪财经.2024-09-28

【读书】千金散尽仍复来.东台纪委监委.2024-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