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镇
大公镇隶属江苏省海安市,位于南通与盐城两市交界处、海安县城北郊,距海安县城8公里。东部和北部均与东台市接壤,南与李堡镇、城东镇、海安镇相连,西与墩头镇毗邻。镇中心位于东经120°41′,北纬32°40′。截至2005年,大公镇辖15个行政村,440个村民小组。镇政府驻大公镇人民中路。镇域面积105平方千米,总人口6.8万人。
大公镇地处海安县北部为水稻土地区,距海安市8公里,主要分布着缠夹沙、缠沙土、缠脚土、灰土、勤泥土等,耕地面积广阔。大公镇原名凤岗镇、口镇,1944年与孟庄乡、丁庄乡合并,命名为大公镇,1949年,设大公、洋东、于坝等乡,经1957年至1992年5月,大公乡改大公镇,2000年1月,北凌乡并入大公镇,2004年,古贲乡、大公镇合并为大公镇。
2015年,大公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亿元,完成财政收入8953.96万元。2023年,大公镇实现财政总收入53867.32万元。
历史沿革
名称更迭
大公镇,原名凤岗镇、噇口镇,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与孟庄乡、丁庄乡合并,命名为大公镇,取“大公无私”之意。
历史由来
1949年,设大公、洋东、于坝等乡。
1957年,大公、洋东、于坝等乡合并为大公乡。1958年,大公乡改大公公社。1983年,大公公社改大公乡。1992年5月,大公乡改大公镇。1996年,大公镇辖陈兴、群益、早稼、噇口、贲巷、高墩、双池、三五、王院、先锋、永利、沈桥、丰收、于坝、民胜15个行政村。2000年1月,北凌乡并入大公镇。2004年,古贲乡、大公镇合并为大公镇。
地理环境
地质
海安境内土壤主要分为草甸土、滨海盐土、水稻土3个类型。大公镇地处海安县北部为水稻土地区,距海安市8公里,主要分布着缠夹沙、缠沙土、缠脚土、灰土、勤泥土等;在其河南地区为高沙土地区,主要分布着泡沙土、板而沙、夹沙土等,其北缘及村镇附近夹沙土占较大比重,其余则以板而沙为主,河东地区为潮盐土地区,除近海的老坝港外,大部分土壤发展为潮土类灰潮 土亚类、脱盐土,主要分布着夹沙土、板而沙、黏土等。2005年全镇土地总面积10532.1公顷。农用地总面积7859.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4.6%。
水利
海安市地跨长江和淮河两大水系。南部为高沙土区域,河流较少,砂性土壤;东部为新垦之地,河道纵横。都属长江水系。北部为里下河地区,水网密布,属淮河。2010年大公镇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规模控制在240.2公顷以内,其中,新增交通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用地9.3公顷;规划到2020年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规模控制在268.0公顷以内,其中,新增交通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用地30.9公顷。实施沿海客运专线连云港市至南通市段、新长铁路海安至宜兴段、连申线(东台市—海安段)航道整治工程(含海安船闸)工程等建设工程。大公镇2023年计划建设农村生态河道2条,总长4.15公里,主要建设内容为河道疏浚、木桩护坡、岸坡修复、绿化补植、水系连通等。
位置境域
大公镇位于南通与盐城市两市交界处、海安市北郊,距海安市8公里。东部和北部均与东台市接壤,南与李堡镇、城东镇、海安镇相连,西与墩头镇毗邻。全镇总面积105平方公里,镇中心位于东经120°41′,北纬32°40′。
气候条件
海安市地处中纬度黄海之滨,北亚热带的北侧,受季风气候影响,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日照2054.4h,年平均温度15.8℃,年平均降水量959.1mm。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日照充足。大公镇位于南通市与盐城市两市交界处、海安市北郊。大公镇位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平均气温14.6℃,年降水量平均1021.9mm。
自然资源
大公镇拥有有国家级梨园生产基地5000余亩,品种主要有‘爱甘水’、‘新水’、‘幸水’、‘筑水’、‘丰水’、‘新高’、‘苏翠1号’、‘翠冠’、‘翠玉’、‘晚秀’、‘华山’、‘黄金’,、‘六月酥’、‘七月酥’、‘红香酥’、‘绿宝石’、‘金二十世纪’、‘嘴花’、‘杭青’、‘晚秀’、‘韩国十号’、‘爱宕’、‘秋月’、‘新星’等。拥有万只羊场1个,千只羊场10个,百只羊场100多个,全年山羊饲养量达20万只。
行政区划
截至2005年,大公镇辖15个行政村,440个村民小组。镇政府驻大公镇人民中路。
参考资料:
政治
参考资料:
截止2022年1月10日。
人口民族
截止2005年,大公镇总人口6.8万人。全镇有17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50余人。海安市大公镇党委、政府依托“红石榴家园”活动室,组织少数民族群众参加就业、创业培训活动, 与30多家企业结对帮扶,80余名少数民族群众达成求职愿望。
经济
综述
2023年,大公镇实现财政总收入53867.32万元,完成调整预算53870万元的100%,比上年增长44.35%。全年实现预算支出20944.03万元,完成调整预算20945万元的100%。
第一产业
大公镇是海安县桑园面积最大的镇,是国家地理保护标志产品“海安桑蚕茧”的主产地。截止2018年,全镇有桑园面积15866亩,15个行政村,村村栽桑养蚕,养蚕户 8680 户,占全镇总农户的 70%以上,有 150多户养蚕大户年饲养蚕种超20张,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有 20%以上来自于养蚕。截止 2017 年底,全镇已建成且投产运行蚕业家庭农场8家。2017年全镇社会发种 6.4万多张,总产茧近 2432吨,亩产茧 150多公斤,年蚕桑综合产值近1.5亿元。2017年大公镇被列入《江苏省茧丝产业提升发展示范镇》创建项目,支持资金 100 万元。大公镇是海安县的养殖大镇,畜牧业生产以生猪、家禽和山羊养殖为主,2011年至2016年的五年间,生猪养殖户增加了72.97%,年末存栏数增加了123.1%,年内出栏数增加了116.71%;蛋鸡养殖户从852户减少到543户,减少了36.27%,山羊规模养殖户数略有上升。截止2020年,大公镇依托近4000亩梨园,带动从事梨果生产服务的农户增收超3500万元。,梨果产业成为大公镇农民增收的“绿色产业”,市场青睐的“朝阳产业”。
第二产业
2023年新建农桥2座,9个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全部通过验收,财政奖补金额173.96万元。安排资金1038万元用于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
第三产业
2022年,全镇实现工业开票销售100.02亿元,同比增长22.8%,增幅全市第一。2023年目标实现工业开票销售115亿元。完成月度新增规模企业1家,净增规模企业9家,预计完成技改设备投入6362.88万元,占全年目标任务的70.7%。完成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9.9亿元,增幅35%,高技术制造业6.86亿,占比69%。工业产值38亿,增幅15%,高新产业产值占比43.3%,非电能耗下降20%。完成产学研合作项目6个,原创性成果转化项目1个,科创项目招引2家,科创项目培育3家,技术合同备案0.82亿元,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38家。
文化
特产
大公镇的特产有:大公镇“五水一高”鲜梨、大公镇水晶白切羊肉、春蚕等。
交通
大公镇境内河网纵横,交通便利,204线国道、通榆河、新长铁路沿镇西纵贯而过,其中老204国道向南连接海安县城,北至东台市富安镇。沿海高速公路从镇区东部2公里处穿镇而过。公镇是南通市的北大门,江苏省“文明镇”、海安县“明星镇”。
社会事业
基础设施
大公镇加大财力、物力、人力投入,实施农村改厕工程、修建标准化粪池、新建污水处理设施、接通污水管网、发放“一户两桶”等。截止2023年4月,村改厕922户,新建污水处理设施一座,新铺设污水管网2973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成新2.0版分散式农户生活污水治理施工2299户,完成9.26公里村庄污水管网及处理设施建设;永丰路整体改造,仲洋村东干桥建成通车;农户建房审批规范运行,审批23户、竣工验收7户。排查道路隐患62处,安装红绿灯3处、护栏120米、标志桩500米、减速带160米等,全市首家获评南通市道路交通“零死亡”创建优秀单位。
医疗卫生
2023年,江苏省启动无结核社区创建工作,大公镇是首批13个省级示范点之一,也是南通市2023年唯一的试点镇。在社区层面开展结核病防治相关工作,能够全面强化结核病预防与控制措施,提高患者早期发现水平,提升结核病防治综合质量,进一步发挥群众力量,不断降低社区结核病发病率,保障群众健康。
教育事业
2015年,大公初中、古贲小学等3所学校通过南通市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验收。中心幼儿园、中心小学等五所学校通过南通市数字化校园验收。截至2015年末,大公镇拥有1所初中,3所小学,3所幼儿园。
科技
全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44.68%,研发投入增幅12%;完成产学研合作项目13个,专利授权207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9家;4家企业入选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家企业完成市首台套标杆创建。“产业焕新 空间再造”成效显著,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6.63亿元;技改设备投入1.04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12.8%;盘活闲置低效用地94.45亩,创恒二期柔性折弯中心生产等项目相继开工。人才招引精准有力,引进创业类人才项目3个,创新团队1个;入选“HW博士后”专项4人、省“双创计划”1人、南通市“江海英才”计划1人、“海安英才”计划1人。
社会保障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9项民生工程实施到位,其中拆坝建涵(桥)工程因市水利局对全年水利工程投入资金大幅度削减。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站,达成就业意向39人,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米”。完成新增就业参保497人,居保转企保535人;深化全民健康,建成“15分钟医保服务圈”市级示范点1处,村居服务点15处;积极发展慈善事业,建成残疾人之家,新增募捐善款179.6万元。
文化事业
大公镇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巷上文化根脉的传承和发展,每年投入近60万元用于文化传承。2017年6月,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大公镇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文艺创作基地建成,该基地占地约400平方米,是集文学创作、书画创作、非遗传承等为一体的重要创作平台。基地内设有贲友明剪纸工作室、王美山创作工作室等。
体育事业
大公镇是全国农民体育运动发祥地,有着“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全国亿万农民健身先进镇”、“江苏省省十大体育名镇”的美誉。上世纪60年代初,北凌农民便在家前屋后、田埂渠边开展扁担拔河、树木爬高、竹篮投球等活动,开创了农民体育运动的先河。大公镇先后涌现出卢慧敏、储春霞、洪梅、崔树林等一大批体育明星,培养输送各类人才30多人,其中4人入选国家队。农民运动员陈进,是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并参加芝加哥马拉松赛比赛获奖。在全国拔河新星赛(赣榆站)上,大公北凌农民拔河队夺得第三名,进入全国总决赛。2021年,大公镇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打造了陈进体育运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于2021年10月10号上午,大公镇举行“绿色出行 低碳生活 百场马拉松致敬百年华诞”农民体育达人陈进第一百场马拉松出征仪式。
著名人物
农民运动员陈进,奥运会冠军仲满及储春霞、崔树林、洪梅等人。
旅游景点
大公镇国家级梨园生产基地
截至2015年,大公镇有国家级梨园生产基地5000余亩,核心基地1200亩,全部采用日本棚架设施栽培方式种植,年产鲜梨5000吨。
获得荣誉
2023年10月20日,大公镇入选2023年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排名第704位。
2024年9月20日,入选2024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排名第709位。
相关奖项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大公镇.行政区划.2024-03-15
海安县大公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海安市人民政府.2024-03-15
大公镇政务服务网.大公镇.2024-03-14
海安县邮编查询.查询网.2024-03-14
大公镇办公地址及时间.海安市人民政府.2024-03-16
融媒走区镇 砥砺开新局 | 大公镇:奋力建成“百亿大公”.澎湃新闻.2024-03-14
大公镇202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海安市人民政府.2024-03-14
海安立公河地涵工程开坝放水.南通网.2024-03-15
打造农村生态河道.南通网.2024-03-15
海安市人民政府.海安市政府官网.2024-03-15
海安市《大公镇志》终审会召开 2022-12-02.江苏省人民政府.2024-03-15
[南通]海安大公镇:手牵手维护民族团结 心连心共建和谐大公.南通市委统战部.2024-03-15
大公镇:发展“梨产业” 拓宽致富路.澎湃.2024-03-16
大公镇引导企业转型发展,不断开拓新领域新市场——为企业做大做强提神补气.南通市人民政府.2024-03-14
江苏海安市:梨花绽放正当时.人民号.2024-03-16
以羊兴镇 以羊富民.大江南北杂志.2024-03-16
发展五百家养蚕户、种植千亩梨园、养殖万头山羊 大公镇:叫响特色产业 带富更多农民.南通网.2024-03-16
海安市人民政府.海安市人民政府.2024-03-14
大公镇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海安市人民政府.2024-03-14
海安日报.海安市人民政府.2024-03-14
大公镇.海安市大公镇古贲小学.2024-03-14
大公镇.海安市大公镇初级中学.2024-03-14
学校简介.海安市大公镇中心小学.2024-03-14
大公镇.海安市大公镇中心幼儿园.2024-03-14
坚守和传承,海安大公镇崛起“巷上”草根文化品牌.新浪看点.2024-03-16
江苏海安县大公镇跑向世界的农民“阿甘”.体育总局.2024-03-16
一场草根运动的盛宴 ——第55届北凌农民体育运动会侧记.南通市体育局.2024-03-16
海安市人民政府.海安市人民政府.2024-03-16
仲满仗剑仰天长啸黑马昨圆国人一梦.央视网.2024-03-16
枣庄9个!2023年全国千强镇出炉.今日头条.2025-04-10
重磅:2024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出炉!昆山市玉山镇持续领跑全国.凤凰财经.2025-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