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中国夏季达沃斯
2007中国夏季达沃斯,是2007年在中国举行的达沃斯经济论坛。
论坛简介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非官方的国际组织,总部设在日内瓦。论坛的前身是现任论坛主席、日内瓦商学院教授克劳斯•施瓦布1971年创建的“欧洲管理论坛”。1987年更名为世界经济论坛。因论坛年会都在达沃斯召开,故也称达沃斯论坛。
·论坛的参与者主要是各国的高层政治和经济界领导人、企业首脑以及著名专家,宗旨是探讨世界经济领域存在的问题并促进国际经济合作和交流。
落户中国
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在达沃斯论坛上讲:以欧洲为中心的时代,行驶了200年后结束了。达沃斯与西方需要把目光投向中国,以求汲取全球化巨变下的灵感和引导。
“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一分为二,并永久性“落户中国”这个决定,本身就说明了世界主流经济学界对未来中国经济的看好。
有专家称,国际知名经济论坛越洋过海纷纷来到中国,可以作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及已经成长为一个经济大国的表征和镜像。
2007年8月30日,在世界经济论坛官方网站,“6 days to gotodalian”的醒目提示告诉大家:再过6天,达沃斯论坛将移师中国大连,并在这里刮起席卷全球的“头脑风暴”。
以此为起点,从今年开始,被誉为“经济联合国”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将一分为二,伴随冬夏交替,在瑞士和中国分别举办针对“全球500强”和“成长型企业”的“世界经济论坛”。而此前36年,除了2002年为安慰经受“9·11”恐怖袭击的城市而改址纽约外,该论坛一直坚守在瑞士小镇达沃斯。
掌握全球八成财富的“经济联合国”
在西方,媒体评价达沃斯年会“系统严密、足以影响世界政治经济进程”。
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是由日内瓦大学商学院的教授克劳斯•施瓦布组织创办的。1971年,31岁的施瓦布在瑞士的一个滑雪小镇达沃斯,创办了一个企业家们讨论国际经济的论坛。伴随着该论坛影响力的不断扩大,5年以后改为会员制。
在西方,收到达沃斯的邀请函是一种荣耀,代表着他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数千人之一。而达沃斯也因为拥有全球1000强企业的会员社区,年营业额合计超过4万亿美元,固化了它不可取代的第一经济论坛的地位,被称作“非官方的国际经济最高级论坛”、“经济联合国”、“顶级CEO俱乐部”。
作为全球举足轻重的论坛年会,成为会员必须缴纳会员费。一般企业的会费为每年12500美元,银行会员会费是15000美元。论坛的1000多个会员每年缴纳的会费就可达上千万美元。
最近几年来,世界经济论坛总收入稳步上升,其基本资金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会员费,来自1000个“基金会员”企业,每家“基金会员”的年费是1.5万美元;战略伙伴入股费。而年会和区域高峰会的资金完全来源于会议收入本身。实际上,年会和高峰会的大部分支出包括宴会、会间茶点、交通和通讯设施(包括论坛员工国际旅行)费用、会场使用的电脑、投影和同传设备,甚至部分会场费都是由不同战略伙伴赞助或资助的。因此论坛的每一次会议实际上都是一次成功的商业运作。
达沃斯论坛与中国
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中国与达沃斯便建立起了某种联系。从1981年起,中国企业家联合会每年组织中国企业参加世界经济论坛,世界经济论坛每年也都在中国召开一次“中国企业高峰会议”。从1983年起,我国由国家领导人带队参加达沃斯会议,在中国专场上向外国代表介绍中国当前的经济情况,回答外方代表提出的问题。但一直到今年,在西方世界呼风唤雨的达沃斯,在中国的拓展与影响并不尽如人意。就中国市场而言,达沃斯的会员企业仅有20多家。达沃斯参会人员总计2000多人,而与会的中国人不超过50名。
与《财富》全球论坛和福布斯全球论坛相比,“达沃斯论坛”的级别更高。与之相比,《财富》全球论坛和福布斯全球论坛早于1999年和2003年就已投足中国,分别在上海举办。而《财富》全球论坛继1999年在上海举办后,又分别于2001年、2005年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北京再次举办。这两个论坛都来自美国这个强大的经济体,它们给中国人编织了一个个神奇的财富梦想,这或许让它们在中国老百姓中拥有比严肃的世界经济论坛较高的知名度高。
将于今年9月和明年分别在我国大连市、天津市举行的“中国夏季达沃斯论坛”,无疑是继《财富》全球论坛、福布斯全球论坛登陆中国之后,又一个国际知名经济论坛落户中国。“世界经济论坛将有两个支柱,一个是冬季达沃斯,一个是夏季达沃斯。”克劳斯•施瓦布在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上如此表示,显示出对夏季达沃斯的看重和倚赖。
2006年6月13日,“世界经济论坛”北京代表处成立。北京代表处是世经论坛在瑞士境外设立的首家代表机构,也是中国政府批准的首家境外基金会驻华代表机构。
夏季达沃斯论坛的推手,正是论坛主席施瓦布。他说:“我们认识到世界力量格局的变化。一是经济力量由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二是地缘政治力量由西方向东方转移;三是决定权由企业向终端消费者转移。”
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也在世界经济论坛上讲:以欧洲为中心的时代,行驶了200年后结束了。达沃斯与西方需要把目光投向中国,以求汲取全球化巨变下的灵感和引导。
经济大国的表征
世界经济论坛从当初的并不起眼演变到今天的规模,得益于其对政治、经济、技术领域敏感议题的把握能力。它设立了全球议程中心,通过理事会将基金会和委员会在全球的资源充分调动,使论坛能够及时、全面、准确地在全球收集热点问题,形成年会和高峰会的主题及各讨论焦点,并将这些焦点问题在其会员中进行充分酝酿,最终形成年会和高峰会主题。
同时,世界经济论坛的影响力在于其成员组的实力。各个成员组的人员代表着各自领域内最有影响力的决策者和潮流领导者。
有学者称:“作为一个社会机构,达沃斯要保持乃至提高自己的国际影响力,除了传统的权力中心之外,还必须在崛起中的权力中心加强影响力;否则,随着老权力中心在世界格局中所占份额下降,仅仅在老权力中心拥有影响的社会机构影响力也就将随风而逝了。”
克劳斯•施瓦布说,他坚信世界的政治经济学中心正在由西方向东方转移,所以不能选择只是呆在西方。因为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桥梁。他们意识到如果想要搭建一座好的东西方的桥梁,这座桥需要两个支柱。一个支柱是达沃斯,第二个支柱在东方。中国肯定将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国家,因为她拥有如此大的经济增长潜力。
对于今年9月份迁至中国大连,并把中国作为“世界经济论坛新领军者年会”的永久主办国的决定,“世界经济论坛”执行董事安德烈·施耐德说:“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大量成长型企业的出现,是促使世界经济论坛全球成长型公司年会落户中国的主要原因。”
有专家称,国际知名经济论坛越洋过海纷纷来到中国可以作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及已经成长为一个经济大国的表征和镜像。
四大关注热点
热点一:全球经济展望 尽管近期金融市场波动起伏,能源价格高涨,但各界广泛预测2008年世界经济仍会保持稳健增长,一些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则将引领发展的潮流,但各界也持有一些疑虑。本阶段会议将重点对全球经济在未来12-18个月内的主要发展趋势和即将面临的严峻挑战加以讨论。
热点二:新领军者——关注成长型企业
新领军者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成为夏季达沃斯论坛讨论的重点。当今世界正面临着一系列的全球挑战,而此时新领军者异军突起,引领产业发展,促进未来新方案的制定。在构建21世纪的成长环境方面,全球青年领袖、高速成长公司的作用是什么?新领军者在构建更公平社会的过程中扮演何种角色?
热点三:世界经济发展热点地区 美国仍是经济增长和创新的引擎,其中全球品牌100强中有51个来自美国,按照营业收入划分全球500强中有170家是美国企业。
热点四:中国元素成会议热点 成长的中国引起世界的关注,中国元素成为此次会议的热点话题。中国未来发展中心、资本市场、消费市场、知识产权保护、中国政策环境展望、中国为迎接奥运会做出的改变,以及中国如何成为重要的全球伙伴等诸多与中国息息相关的议题将被讨论。
解读十大热点
1、中国市场前景、机会与风险 外国投资者在中国经济增长中扮演的角色,中国股市如何吸引顶尖公司,股市与外国公司的关联。
2、对未来中国政策大环境的研判
中国加入WTO与举办奥运会对中国的政策制定有什么影响?市场经济在对中国未来政策的制定上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3、对中国未来增长中心城市的观察
哪些城市可能成为中国未来的增长中心城市?这些城市必须具备什么样的特点?这些城市会给外国公司提供哪些市场机会?
4、私人股权投资在中国的发展空间
私人股权投资能为中国国内公司带来什么?中国哪些行业被投资的可能最大?私人股本投资在中国受到的规章限制与面临的风险
5、解决增长过程中的平衡问题
中国快速增长如何保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及保护环境维持社会稳定的问题。
6、中国如何成为重要的全球伙伴
中国与各大国的关系,将会对中国建立一个全球性的积极形象有何影响?中国公司如何成为增强中国国际形象的纽带?
7、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发展如何?国内公司如何加强支持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国内与跨国公司如何从这一新转化中获利?
8、中国消费者市场快速增长
中国新消费群体是如何形成的?如何充分发挥中国市场的潜力?迄今为止在中国消费者市场中最成功的产业是什么?
9、中国艺术品投资市场神话般增长 艺术品投资在亚洲特别是中国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在过去5到10年内它产生了怎样的变化?购买艺术品的主要人群及购买原因
10、从模仿跟随到科技创新
开拓新市场有哪些成功的品牌战略可以借鉴?许多中国公司从模仿者起步一跃而成为行业的创新者,如何跨越这一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