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索南

索南

索南,男,蒙古族,中共党员,1953年6月5日出生,系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赛尔龙乡庆村人。该同志是一位三级听力障碍残疾人,是一名基层的共产党员,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真正的党员应尽义务。生活并不富裕的他,怀着一颗金子般的心,心系着更多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索南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转变观念,并带领村里的群众们共同致富,做到了一个普通共产党员和全国劳模该做的事。

人物经历

索南,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赛尔龙乡尕庆村二社村牧民。索南一贯扶贫济困,乐善好施,政府给他奖励2万元现金,他转身就赠给了湖北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他曾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自强模范先进个人”、“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2006年春节前夕,尖克村残疾人果布一家正为过年发愁,索南将6000千元钱送到他家。接着,他又匆匆拿着4000元钱送到同仁县麻巴乡银扎木村娘毛加手中,解决了这位残疾患者无钱住院的问题。十年里,他先后捐助牲畜240多头(只),捐现金6.07万元,总金额达16.55余万元。索南从父母手中接过羊鞭,他靠育肥牛羊成了村里数一数二的致富能手。从此,每当有贫困户或孤残人向他求助时,他总是慷慨解囊,助人为乐成了他放不了手的“习惯”。1995年,索南第一次将10000元现金捐给本乡的19户特困户,从此一发不可收。他不仅周济熟悉的乡亲,还不时资助外县的牧民。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他,去年向河南省民族教育事业捐助1万元,了却了自己多年的一个心愿。2003年,时任尕庆村党支部书记的索南,带头给本村育肥基地捐对牙羊100只,作为村社扶贫基金,带领乡亲们治穷治愚,走共同富裕之路。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人物事件

提起索南一家,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赛尔龙乡尕庆村的村民都会竖起大拇指说:“这一家真的好人,这些年他们一家人做了不少好人好事,这样的家庭值得我们学习。”

“没想到我们这样的普通牧民家庭能进京领奖,今后我们一家人一定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好好珍惜这个荣誉,用实际行动去帮助更多的人,经营好自己的家庭,教育好下一代,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继续发扬传承下去。”索南说。

索南一家6口人都是普普通通的牧民,他们爱党爱国、勤劳奉献,热心助人,邻里和睦,共同构建了一个令人羡慕的“文明家庭”。

现年66岁的索南是一位三级听力障碍残疾人,但他却把帮助别人作为自己最大的人生乐趣。每当有贫困户向他求助,他总会慷慨解囊,要么给钱,要么捐物。作为家里的主心骨,索南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凭着好政策的机遇,转变观念,科学养畜,合理经营,并带领村里的群众们共同致富。

“首先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只是做了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事情,这很平常!”2001年至2004年底在担任尕庆村支部书记期间,他发动群众自筹资金修建了通村公路,把道路通到了每家每户。他一心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从来不忘乡里人,把分散经营的牧民组织起来成立牧业合作社,帮助困难群众共同致富。村里的残疾贫困户旦培生活条件很差,索南一家捐款1万元帮他度过生活难关,为本村育肥基地捐100只羔羊作为村和贫困家庭扶持基金,给同仁县保安镇银扎木村的娘毛卡捐助4000元的医疗费用,给宁木特镇夏拉村贫困户索布扎捐了10只羊;给夏河县科才镇仁芒村贫困户达布捐25只羊;2008年为5·12汶川地震灾区贫困家庭捐款5000元……

平凡的索南一家有着不平凡的心。2010年玉树市发生地震,索南急匆匆从40公里外的家赶着100只羊来到乡政府,手捧家里仅有的600元钱作为他多交纳的党费,并要求乡政府将这100只羊变卖后和党费一并捐赠给灾区。这100只羊,是索南全部家产的三分之一,当汇聚在乡政府为灾区捐款的所有人看到这一幕,无不为这位老人的无私情怀深深感动。索南先后荣获“全国劳模”、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青海省“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自强模范”,全国“劳动模范”“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荣誉,这些荣誉的背后都离不开一家人的默默支持和付出。

“能够帮助到别人,自己感觉特别幸福。”热心肠的索南有了家人支持,参加公益事业的热情更高了。2012年当索南一家得知尕庆村牧民达布家两个孩子因交不上学费无法上学时,他又捐赠1万元整,解决了两个孩子上学难问题2014年,他为优干宁镇宁赛村贫困户周太、赛尔龙乡尖克村贫困户公才、昂杰、赛尔龙乡尕庆村桑杰共捐赠100只羊为赛尔龙乡赛尔龙村煤烟中毒死亡的才让、果代两家分别捐赠2000元整。通过县民政局为全县贫困户、敬老院的老人捐款1万元,向乡政府捐款1万元,改善了乡寄宿小学的办公条件。为身患重病的赛尔龙村郭巴和尕克村关却分别捐助医疗费1000元。为全乡5个村的80岁以上高寿老人捐款8000余元。当得知本村困难家庭拉毛多多因病外债累累,他将出租草山的1.1万元租金无偿赠予拉毛多多还债。

一件件救助行为和善良之举,帮助一个个困难家庭度过了生活难关,解决了燃眉之急。据不完全统计,索南一家累计为本乡的贫困户和外地受灾害和困难的群众捐畜562头(只),捐现金16.66万元。而让人难以想象的是,索南的全家六口至今还住在3间普通瓦房里,存栏牲畜只有210多头(只),这个数量还不到他这些年来所捐出总数的一半,而自己家里却还欠着银行15万元的贷款,生活水平和当地群众没有什么两样。

就是这样一位怀有金子般心的基层党员,这样一个富有爱心的民族家庭,他们始终在默默地为他人付出,为更需要帮助的人付出,成了蒙旗草原上干部群众学习的“标兵户”。索南家人以实际行动帮助他人,以大爱无疆的胸怀建设着幸福美满和谐的家庭。

参考资料

资料.青海新闻网.2013-04-14

勇担责任 慷慨解囊!第十一届“中华慈善奖”表彰名单揭晓.今日头条·北京日报客户端.2021-09-06

索 南_最美奋斗者.最美奋斗者.2021-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