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节
泰国春耕节(泰语:วันพืชมงคล,皇家泰语转写通用系统:Wan Phuetcha Mongkhon),也称御耕节,是泰国传统节日之一,始于素可泰府王朝时期。每年5月雨季开始的时候,由王室选定吉日在王家田广场举行仪式,庆祝耕种季节的开始,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泰国自古以来为农之国,农业人口占到泰国人口的大约八成,因此全国视这一天为盛大的节日。国王和王室人员、政府领导人都会出席在曼谷王家田举行的春耕节大典仪式上,并宣布这一天为国家假日。春耕节是泰国的重要传统节日,甚为隆重。自公元1936年暂时停止后,1960年恢复至今。
节日起源
泰国春耕节始于素可泰府王朝,各朝代均隆重举行,一直延续至今。这是一个祈祷风调雨顺、农业丰收的节日。
节日习俗
在春耕节的前一天,国王偕王室成员赴玉佛寺主持礼佛仪式,由十信高僧诵吉祥经。国王赠圣水、御戒指及御剑给农业部部长,作春耕仪式之用。同时,准备次日参加春耕仪式的“主犁官”和“四仙女”也到玉佛寺膜拜玉佛,接受国王赐福。“主犁官”由农业部部长担任,“四仙女”由农业部的农业和林业女科学家分别担任。国王赐的圣水供“四仙女”仪式前沐浴。
春耕节当天上午七时三十分,由婆罗门教士率领“主犁官”“四仙女”和古乐队等从玉佛寺出发,来到王家田仪式场地,等候国王驾临。八时左右,仪式开始,首先由国王和王后点香明烛,祭拜神明。主犁官膜拜诸神明,祈祷占卜当年雨量。占卜雨量预言用的是三块白布,由主犁官抽得其中一块布,预计当年的雨量和收成。
由主犁官驱圣牛松土、犁地及播种和覆土各三圈,“四仙女”随后撒播稻种四十公斤。耕种完毕后,将圣牛牵到皇室婆罗门占星象的占卜台,选吃稻谷、玉米、绿豆、芝麻、青草、水和酒七种食物,预言当年这种粮食丰收。如选吃水和青草,则象征雨水充足,风调雨顺;如选吃酒,则象征交通便利,经济繁荣。
春耕节仪式完后,国王向去年各府稻谷产量最高的农民及最佳农业合作社颁发奖品,春耕节大典仪式也就此结束。围观的群众拥入广场,捡取播种的稻种,有的儿童将捡来的稻谷以高价出售给农民,他们将这些稻谷播种在自己田里,以期吉祥和丰收。
活动内容
节日主要在曼谷大王宫外王家田广场举行。早上,由国王任命的春耕大臣戴白色尖顶礼帽,着白色长袍,由500名身着古典服装的仪典队伍簇拥至王家田广场,并由婆罗门祭司陪伴,向国王叩拜。之后再至佛陀和婆罗门诸天神像前梵香礼拜,祭司将法水酒在春耕大臣手中,春耕大臣再将水抹在额头。春耕大臣手持犁柄,驱牛作耕地状,五名婆罗门吹螺在前,祭司与卫士在左右,四位装扮成神女的少女抬头盛满谷种的金竹箩和银竹箩也加入至队伍中,春耕大臣从箩中取出谷种撒播在田中,祭司则用法水洒在土地上。此仪式结束后,卸下牛套,让耕牛自己从准备好的稻谷、玉米、豆子、芝麻、酒、水和青草中挑选食物,耕牛先吃哪种则表示该农作物会大丰收或水源、草源茂盛。总的仪式结束后,民众们会争相拾捡撒在地上的“神圣”的谷物种子,带回家乡播种。
2019年5月9日,泰国国王玛哈·哇集拉隆功携素提达王后在曼谷大王宫旁王家田广场主持2019年春耕节仪式。佛历2560年(公元2017年)泰国于5月12日春耕节正式举办2场皇家仪式,第一场仪式是春耕节法会,诵经祈求农民大丰收。该场仪式于5月11日下午4时在玉佛寺举行,第十世王玛哈·哇集拉隆功殿下驾临玉佛寺,御赐洒圣水、点法粉,并御赐指环和刺棍,以在春耕节皇家典礼上用来赶耕牛。第二场仪式是春耕节皇家典礼仪式,于12日早上8时19分至59分在皇家田广场进行。每年春耕节皇家典礼结束卸下牛套后,让耕牛从准备好的稻谷、玉米、豆子、水和青草等挑选食物,耕牛先吃哪种则表示该农作物会大丰收或水源、草源丰富。而参加仪式的民众还会争相拾捡撒在地上的谷物种子,带回家乡播种。
相关禁忌
耕种完毕后,将圣牛牵到皇室婆罗门占星象的占卜台,选吃稻谷、玉米、绿豆、芝麻、青草、水和酒七种食物,则以预言当年这种粮食丰收。如选吃水和青草,则象征雨水充足,风调雨顺;如选吃酒,则象征交通便利,经济繁荣。春耕节仪式完后,国王向去年各府稻谷产量最高的农民及最佳农业合作社颁发奖品,春耕节大典仪式也就此结束。这时在王家田围观的千千万万群众,一齐拥入广场,捡取播种的稻种,有的儿童将捡来的稻谷以高价出售给从边远地区前来捡稻谷种的农民,他们将这些稻谷播种在自己田里,以期吉祥和丰收。 ”一年一度的春耕仪式,既隆重又具有浓厚的泰民族风俗特色,因此吸引了许多国内外的人士和游客前往观看。
参考资料
泰国国王主持2019年春耕节仪式.央广网.2019-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