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岛礁

岛礁

岛礁,是海岛与岩(石)礁的总称。其中四面环水的小块陆地称为岛屿,按其分布的水域不同,有海岛、江心岛(洲)、湖岛(湖心洲)之分。由岩石组成的沿岸或滨外浅滩就是岩礁。岩礁可以是大陆架在海水淹没以前受外力侵蚀而残留的地形,也可以是构造隆起或火山喷发作用造成的凸起地形,除此之外还有珊瑚礁

在汉语中,作为岛礁的通名,除常见的岛、屿、滩、礁、角等字外,还有洲、峙等字,还有一些方言通名。

概念定义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岛屿是指四面环海,并在高潮的时候高于水面,自然形成的陆地区域。礁是指在海洋里面由岩石和珊瑚虫遗骸堆积而成的石状物,一般高潮时不露出水面,在地平线以下,包括琼台礁珊瑚礁人工鱼礁等各种形式的礁。而干礁一般介于岛屿和礁之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指出,干礁为低潮高地,在高潮的时候,它在海面底下,在最低低潮时,干礁才露出水面来。沙洲是指在海洋当中,高潮的时候露出水面的沙滩,如中建岛。暗沙无论在高潮还是低潮时都在海水底下,如曾母暗沙

海岸生态系统里的岛屿主要是指以石珊瑚为主的造礁生物形成的海岸珊瑚礁。岛屿一般通过四种方式形成:1、由于大陆架下沉,海水淹没低洼处,最终导致海拔较高的地方形成,或者由于气温的上升,地平线升高而淹没了大陆架较为低洼处形成。此类型岛屿称大陆岛,如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等;2、由径流带来的泥沙堆积,长年累月下沉积于海,逐渐形成海岸陆地,此类型岛屿称冲积岛,例如崇明岛、百里洲等;3、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岛,如夏威夷群岛澎湖列岛、龟山岛等;4、由珊瑚的尸体堆积而成的珊瑚岛,如南海南沙群岛澳大利亚大堡礁等。

历史沿革

世界上,以格陵兰岛为界,比该岛面积大的定义为洲或大陆,反则,面积小的定义为岛。但是,海岛的具体定义上仍有争议。从1930年海牙国际法编会议规定“岛屿是一块永久地高于高潮水位的陆地区域”,到1956年,国际法委员会对海岛定义的报告,继1958年《领海及比连区公约》第10条第1款所规定的“岛屿是四面环水并在高潮时高于水面的自然形成的陆地”,及至1973年国际海底委员会上,岛屿的定义乃有争议。此后,于1982年发布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岛屿是四面环水并在高潮时高于水面的自然形成的陆地区域”,被多数国家所接受。

岛礁分类

成因分类

组成分类

距离分类

面积分类

参考资料

PLA Deputies discuss accelerating construction of smart border and coastal defense.中国军网.2023-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