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叶合欢
毛叶合欢(学名:合欢属 mollis(Wall.)Boiv.)是豆科合欢属植物,乔木,高3-18(-30)米,小枝被柔毛,有棱角。二回羽状复叶;总叶柄近基部及顶部一对羽片着生处各有腺体1枚;小叶8-15对,镰状长圆形,长12-17毫米,宽4-7毫米。头状花序排成腋生的复总状花序;花白色,小花梗极短;花萼钟状,长2毫米,与花冠同被茸毛。荚果带状,扁平,棕色。花期5-6月;果期8-12月。分布于尼泊尔、缅甸、印度和中国等地;在中国分布于云南省、四川省西南部、贵州省西南部和西藏自治区东部。生长于海拔1800-2500米的山坡林中。强喜光树种,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可耐-6℃的极端低温。中心分布区年均温度15-16℃,年降水量900-1400毫米。对土壤要求不严,耐水涝。在深厚疏松、肥沃湿润的土壤上生长最好。该种木材坚硬,供制家具、模型、农具等用。用材、荒山绿化和堤岸造林树种。生长较快、萌芽性较强。树皮可提制胶。为紫胶虫宿主树。树皮可以入药,有舒筋活络作用。
形态特征
乔木,先端具小尖头,基部截平,两面均密被长茸毛或老时叶面变无毛;中脉偏于上边缘。
头状花序,花冠长约7毫米,裂片三角形,长2毫米;花丝长2.5厘米。荚果带状,长10-16厘米,宽2.5-3厘米,扁平,棕色。花期5-6月;果期8-12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1800-2500米的山坡林中。喜温暖气候,中心分布区的年平均温度15-16℃,月平均温大于或等予10℃,持续日数300天左右,活动积温5000-5500℃。最冷月平均气温一般大于8℃,多数年份有降雪,极端最低气温-4至-6℃,年降雨量约900-1400毫米,相对湿度65-71%,水热系数1.7-2.4。
毛叶合欢散生于阔叶林或松栎混交林内,常与云南松、华山松、滇油杉、银木荷、中国樱桃、尼泊尔桤木等树种混生,一般为第二层。对土壤要求不十分严格,在多种土壤上都有分布,但以深厚、湿润的冲积土上生长最好。
分布范围
分布于尼泊尔、缅甸、印度和中国等地;在中国分布于云南省(昆明市、曲靖、楚雄、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市和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等地)、四川省西南部、贵州省西南部和西藏自治区东部。
繁殖方法
采种
用高枝剪采摘荚果,曝晒打碎,去混杂物得到种子,装在袋中干或干藏晒干的荚果,次年将处理出来的种子用于播种。每千克有种子2.46-2.47万粒,纯度97%,发芽率45%。
播种
2-3月播种,播前先用开水浸种,使种子吸水膨胀;如不处理两星期后才能出土。苗圃育苗采用条播,行距20厘米,覆土2厘米,每沟点放种子15-25粒。种子出土后要加强除草、松土工作,并适当间苗施肥,1年生苗高达30-50米,即可出圃栽种。
栽培技术
毛叶合欢耐水湿,造林地可选在土填肥沃、湿润的河谷、丘陵、河提、水库、房前屋后。定植塘的大小为50厘米×50厘米×40厘米,密度2米×2米,每亩167株。冬末春初叶未萌发前种植,也可在雨季种植,但成活率不如春季高。造林后应加强管理,防止性畜践踏,并适时松土、除草。
主要价值
木材为散孔材,边材淡黄白色,心材深红褐色,微紫,无特殊气味。木材有光泽,纹理斜或隔行扫描,结构中至略粗,加工稍难,刨面光滑,油漆性质不良,胶粘性能较好。一般多用于农具、家具、模型等。因花纹色泽均极美观,材质中等至略重,力学强度指标近似黑胡桃,系珍贵装饰用材,为优良的家具材、造船材,也适用于胶合板用材。树皮可以入药,有舒筋活络作用。为紫胶虫宿主树,可供放养紫胶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