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祐国寺塔
开封国寺塔指的是北宋时建筑。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塔底直径10.24米,高57.34米,全部用砖砌成,壁内外用铁色琉璃砖包砌,故又称铁塔,是现存最早的报恩塔。
祐国寺塔位于开封市区东北隅。建设于宋皇祐元年(1049),在开宝寺内故为开宝寺塔。明代改为祐国寺始称祐国寺塔,又称灵感塔、上文寺塔。塔上外壁为褐色琉璃砖,近似紫荆木,故俗称铁塔。开封祐国寺塔是中原文化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建成九百多年,历经战火,水患,地震等灾害,仍巍然屹立,有“天下第一塔”美称。
建筑结构
开封祐国寺塔八角十三层楼阁式,基座及八棱方池因黄河泛滥埋淤地下。开封祐国寺塔现高五十五点零八米,塔外壁采用二十八种仿木结构模制琉璃雕砖砌成,砖上有飞天、五僧、菩萨、麒麟、降龙、伎乐、宝相花等图案五十余种;各层出檐以重抄计心五铺作斗拱承托;底层东、西、南、北各辟一闺形门;塔心室内为叠涩拱形尖顶。唯北门设梯道可绕塔心柱盘旋至顶。余三门均为八角小宝。二层以上每层开窗,一层南、二层西、三层北、四层东,依次上推为明窗,其余皆假窗。可登临眺望。塔顶为一莲座,上置铜质宝瓶。内外壁紧密衔接,结构坚固,形成强有力的抗震体。
塔内无空室,仅有磴道穿塔身旋绕而上;在梯道所至之处的壁面开窗。螺旋式磴道将塔心柱和外壁紧密地联成一体,形成了坚强的抗震体系。九百多年来,铁塔历经无数次的地震、水患、兵火,至今仍自岿然不动,可以称得上是千古杰作。顺磴道可攀缘到塔顶,凭栏远眺,古都开封的古城风貌尽收眼底。“铁塔行云”也是宋代以来形成的著名汴梁八景之一。
塔的底层每面阔为4.16米,向上逐层递减。塔的第一层下段入土中,在地面以上部分有大方涩数层,似为须弥座的上半部分。往上的塔身为八角砌圆柱,柱上为普拍枋。自第二层以上,每层都在平坐之上砌塔身,角上均用圆柱,其中砌普拍枋斗拱出檐,如第一层。塔身壁面褐色琉璃砖,砖面隐起花纹。各层塔身宽度递减,自第一层六朵递减至第十三层出两朵。因各层高度递减,因此平坐铺作第二层至第六层出两跳,第七层以上仅出一跳。
最使人感到奇异的是,从外表看,铁塔面面开窗,层层可眺。实际上并不如此。原来塔中心有一根自基至顶的粗壮的塔心柱,塔心柱周围有一层琉璃壁砖,壁与柱之间用仅能容身的梯道连结,各层8面虽都有窗,但每层只有一面为明窗可供远眺,其余7面仅作窗形装饰,称做盲窗或假窗。这种做法使塔身更加坚实。
历史沿革
该塔在宋代和明清时多次维修,一九三八年遭侵华日军炮击,塔身第四至十三层严重损毁。后进行大规模维修恢复铁塔原貌。塔西有接引佛殿,内置宋、金时代接引铜佛一尊高五点一四米,重约十二吨,亦属珍品。寺院其它建筑废于清爱新觉罗·旻宁年间。1957年进行修,增添避雷设施,每层门洞新设铁栏杆,开封祐国寺塔塔内第一层增置照明设备和扶手。
1961年3月,开封祐国寺塔被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资料
佑国寺塔 (祐國寺塔)的意思.千篇国学.2022-06-23
开封祐国寺塔.CBI建筑网.2017-03-11
中国现存最早、最高的琉璃砖塔——河南开封祐国寺塔.中国索道协会.2017-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