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蓝鹰运动

蓝鹰运动

蓝鹰运动是1933年在美国政府推动下开展的一项旨在确保《全国工业复兴法》有效实施的经济变革运动。该运动以“人尽其职”为口号,参与企业须悬挂蓝鹰标志,因此得名蓝鹰运动。

历史背景

最低工资法

1918年,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通过了“最低工资法”,但在随后的司法挑战中,最高法院以5比3的表决结果判定该法违宪,理由是它侵犯了雇主的签约自由权。

胡佛政府时期

1929年爆发的大萧条导致美国社会动荡不安,胡佛政府(1929-1933)坚持自由市场经济政策,对经济危机持乐观态度,尽管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但由于拒绝政府干预和稳定股市的建议,未能有效缓解经济困境。这使得美国民众生活水平大幅下降,许多人陷入贫困,而赫伯特·胡佛则被视为“饥饿总统”。

罗斯福新政

1932年7月,民主党候选人富兰克林·罗斯福在选举中战胜胡佛,成为第32任美国总统。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宣誓就职,随即推行新政,重点包括救济、复兴和改革,这一系列举措被称为“罗斯福新政”。

工业复兴法

《工业复兴法》是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和基础,法案规定了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等关键要素,并赋予工人集体谈判的权利。为了保障《全国工业复兴法》的有效执行,政府发起了名为“蓝鹰运动”的活动,鼓励企业悬挂蓝鹰标志以表明其合规性。短短几周内,就有超过250万家企业签署并遵守了相关法规。

参考资料

抗击大萧条:胡佛的新政.澎湃新闻客户端.2024-08-14

重塑美国命运:罗斯福新政的关键计划拯救了美国.搜狐网.2024-08-14

罗斯福的新政神话:工业复兴法案.个人图书馆.2024-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