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苍南县求知中学
浙江省苍南县求知中学(灵溪三高),位于苍南县横阳支江畔,是1987年9月由苍南县政协发起创办的温州市首批民办高中之一。该校现为省一级民办学校,拥有温州市重点中学、温州市文明单位以及温州市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达标学校的荣誉称号。
学校概况
现为省一级民办学校、温州市重点中学、温州市文明单位、温州市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达标学校,学校以汇聚名师,打造名校,服务社会为办学目标。办学以来,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以质取信”的办学理念,以“学生的需要就是我们的服务,学生的成就就是学校的成功”为办学宗旨,以“正身、精业、求知、健魄”为校训,努力营造“求真、务实、创新”的校风,“尚德、敬业、奉献”的教风,“勤学、好问、敏思、笃行”的学风。经过“求知人”十几年的锐意创新、开拓进取、努力拼搏,求知中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得到发展与壮大。
2002年2月,在县委、县府以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与灵溪镇政府联合创办了民办公助的灵溪第三高级中学。学校通过自筹资金购买浙江省苍南中学原校址,并于2002年8月实现顺利搬迁。2008年9月,学校为了进一步提升学校品牌,创建省级重点中学,盘活学校资源,学校决定将在原求知中学校址上创办求知中学蓝青校区。学校占地面积达60亩,建筑面积为4.2万平方米,拥有四幢教学楼,四幢学生公寓,300米塑胶跑道,实现了小媒体进教室。学校现有54个教学班,2926名学生,教职工223人,专任教师140人,其中高级教师27名,中学一级教师69名,73人次获省、市、县名师、优秀教师、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建立了一支“素养高、能力强、作风硬”的行政队伍,形成了一支“以省市优秀教师为龙头,中高级教师为骨干”务实、高效、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打造了一支“敬业、爱生”的德育工作队伍,深受广大学生的青睐和好评。
近年来,学校会考成绩稳中有升,高考上线率不断提高,学科竞赛成绩斐然。仅2005—2007学年学校在全国、省、市竞赛中获奖就多达347人次,并荣获市团体优胜奖3次,市团体二等奖1次,市团体三等奖1次,县团体一等奖4次,县团体二等奖3次。在2008年高考中上线人数达543人,在苍南县普通高中名列第四;其中重点上线14人,本科上线259人,在苍南县普通高中名列第七,为苍南的教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办学特色
学校在坚持德育优先,努力实现全方位育人的基础上,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学方针,以“优秀加爱好,合格加特长”为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层教学、分类辅导、全方位育人、多渠道成材”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努力做到因材施教,突出效益意识,通过“抓学习转观念,抓常规保稳定,抓建设促进步,抓教研促发展”,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根据学生自身差异和各自不同的发展潜力,对学生进行分层。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这说的是层次的教学目标。“保底”即:低层要很好地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打好坚实的基础。“不封顶”即根据高层学生的能力,能往前走就往前走,允许超纲,使学生掌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侧重于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加深”、“加高”和“加厚。分层教学必须配合与分类辅导,否则它的作用就不能充分地得到发挥。分类辅导可分为个别辅导与集体辅导、课上辅导与课下辅导、专题辅导与普遍辅导等多种形式。学校在课余时间成立了“培优”班和“推进”班,利用自修课、辅导课进行定时间、定内容、定人员、定地点培优与推进,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指优化作业结构,一改平时“一刀切”布置作业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作业分为基础作业、额外作业。对反映教材基本要求的基础型习题(会考要求),视为基础作业,要求学生人人要完成;再设计一些反映教材较高要求的难度较大、灵活性的习题,视为额外作业,不作硬性规定,但高层次的学生尽量去完成,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在课上回答问题时,在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的基础上,进行分层次、有针对性的评价。不论哪个层次的学生正确回答问题,都要给予激励性评价,更要在学生答错时鼓励学生保持探索的兴趣。如:低层次学生答错时,主要以鼓励他勇敢回答问题方面评价;中高层次学生答错时,主要以引导学生走出误区更积极地进行探索方面评价。在完成分层练习和分层检测中,对于一个低层次的学生,如果他能正确完成第一个层次的题,我们将给予他满意的优秀评价。对于一个中高层次的学生,如果他能正确完成一、二层次的题后,积极正确思考第三层次的题,同时也给予他很高的评价。
学校学生入学文化素质基础虽然较低,但通过在校三年学习,经过师生的巧教、乐学、精练,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较快。仅2006—2007年学校在全国、省、市竞赛中获奖就多达158人次,并荣获市团体优胜奖4次。在2006年高考中,本科上线148人,在整个温州市地区排在前50名;2007年高考中,上线人数突破600人,获得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
师资力量
外地聘请老师常常是民办学校主体师资,苍南求知中学134名专任教师中,却有一半以上是本地教师,他们多半是从本地公办学校引进(保留公办教师身份)和师范类毕业生招聘来的。
其实,2002年之前,求知中学也是以外地教师为主的,70多名教师中,只有两成左右是本地教师。"毕竟是背井离乡,一般呆了七八年,物质基础达到一定满足后,就想着要回家乡,流动性大。况且外聘教师不能参加本地教育行政部门搞的职称、优质评比,致使他们缺少个人成长平台",陈校长认为,"所谓名师就是众所周知的老师,外聘老师不能参与县、市评优、做课题,就不能成为名师,出不了名师,名校就无从谈起。"
于是,求知中学想打造自己的名师队伍,"一年站稳讲台,三年成为合格教师,六年成为校骨干教师,九年成为县名师",辅助手段是传统的师徒结对、教师基本功大赛和星级教师评比等方式。在求知中学,新教师每学期要听同学科不同老师的课,平均都在40节以上,最多的一位老师一学期听了100多堂课。教数学的林苏辉老师2001年大学毕业来到求知中学,4年时间迅速成长,去年就在苍南县优质课评比中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如今,求知中学有1名省教学能手、20多名县市优秀教师。2005年一年,该校就有4篇论文获得国家二等奖,2篇获国家三等奖,5篇获省三等奖。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丝毫不亚于同级的公立学校。
办学亮点
求知中学面向全县招生,生源质量差距非常大,2005级高一900多学生中,中考分数从700分以上到530分以下不等。针对这样的生源,求知发挥民办学校机制灵活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为三层,按中考分数线分别组成希望班、公费班和自费班,差异教学,分类推进。第一层的培养目标是竞赛获奖和高考上重点;第二层是高考二本、三本上线,第三层则是成为一名合格的高中生,通过会考,高考上线。
教学上对三层学生分类指导,每学期4次的学科质量分析会也按不同层次的标准,分析考卷问题、提示学习要点,甚至家长会也是先开集中大会,再开分层指导会。优质老师在三个层次班级中是流动的,每个层次学生都有机会遇到好老师,获得较好的发展空间。2005学年第一学期,全校统考中,第一名就出自普通班,这名同学入学成绩比高分差了100多分,但期末考比公费生班的第二名还高了7分。
近三年,分层教学、名师指导让求知中学高考上线率不断提高,学科竞赛成绩斐然。2004年该校高考335人上线,其中上重点线17人,这一成绩在全市132所参考学校中排名第26位。近三年,该校在全国、省、市竞赛中获奖多达367人次,有两位同学获全国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三等奖。
学校管理
求知中学推行"德育导师"制,即每个班根据情况,安排学校行政人员或任课老师,作为后进生的导师,与后进生结对。因为导师是由学生自己选的,所以"德育导师"的另一层含义就是"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有的老师一下子有六七个学生报名,有的老师却可能一个主动结对的对象也没有。许多老师为了当好"导师",纷纷挤时间自学心理学、教育学等课程。
47亩的校园里容纳了2800多名学生,校方坦言对学生重点是抓行为规范。"仪容仪表"、"迟到"、"听课习惯"、"整治吃零食"等等,学校每周安排一个主题的行规检查。
参考资料
浙江省苍南县求知中学.www.lxsg.net.2011-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