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锡兰
臧锡兰(1917-1988年)是一位出生于山东崂山区沟崖村的空军爱国将领。他于1936年毕业于青岛市礼贤中学高中土木工程科,并报考国民党中央航空学校第十期,开始学习飞行。1936年9月,他前往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接受军事训练,后到广西柳州国民党中央航空分校接受飞行训练。1940年3月毕业后,他参加了对日抗战,出动作战任务300余次,击落日机7架。1964至1970年,他担任台湾地区国民党军空军少将副司令、空军总部情报署署长等职。1970年退休,1988年10月8日病逝。 臧锡兰是一位杰出的空军将领,他在抗战期间表现出色,为国家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人物简介
臧锡兰,1936年夏毕业于青岛市礼贤中学高中土木工程科。时值日寇侵华日亟,国势危。臧锡兰决定报考国民党中央航空学校第十期学习飞行,经过严格的身体检查、笔试、口试,以优等成绩被录取,于9月5日到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入伍报到,接受严格的军事教育及训练,之后到广西柳州国民党中央航空分校接受飞行训练。
1938年春,完成初级基础飞行。后又到云南省完成中级飞行,到昆明市完成高级飞行。
1940年3月10日毕业,参加对日作战。
1943年5月31日,在鄂西荆门前线空战中,臧锡兰奋勇援救了同一机群的美国空军第十三航空队领队副大队长爱立生(alison)中校。
当日上午,国民党空军第四大队二十三中队派p-40飞机8架,会同美国第十四航空队p-40飞机4架,由四川省梁平区空军基地起飞,在梁山东南五十里五千尺高度会合,并随伴掩护由新津基地起飞的美国第十四航空队B-24轰炸机6架,轰炸荆门前线日军补给库地。当时中方p-40机群领队为队长周志开少校,美方领队为空军副大队长爱立生中校。上午11时,b-24完成投弹任务回航时,在荆门市上空遭遇日空军零式机12架自后上方攻击P-40战斗机,双方战斗约15分钟。空战之际,臧锡兰正追击一架零式机时,发现右后下方有一架中方p-40友机(即爱立生中校之座机)被日本零式机尾射击,急反转,由侧后上方进入日零式机后上方射击,日零式机当即起火坠毁,由此营救了友机。击落日机后,臧锡兰即掩护美机安全返航。此次空战中方机群均无损失,安全返防,B-24轰炸机美机亦全部安全返防。此次空战后,臧锡兰先后被蒋介石召见嘉勉,晋升上尉,颁发星序奖章,接受美国政府颁给银星勋章(silverstar)。美国政府为此赠送中国国民党空军P-40战斗机飞机4架。当时的国民党重庆中央广播电台向美国及本国同胞各广播一次。这只是臧锡兰空军服役的一次战果。他飞行过不同机型40余类,参加抗日空战战役多次,出动作战任务300余次,先后击落日机7架,战功彪炳、勋绩显赫。先后被国民党政府颁给七星星序、宣威市、复兴、云麾、忠贞、彤弓、光华、乾元、雄、翔豹、云龙、胜利、鹏举,陆海空军忠勤、楷模绩等勋奖章30余枚,并获美国政府颁授银星及航空奖章各1枚。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臧锡兰被国民党南京军区指派参加接受日军飞机投降、试飞日本零式、东条各式战斗机等任务。
1946年5月调任第四大队二十三中队队长,驻防沈阳市。
1949年,臧锡兰进台湾空军参谋大学第九期深造,精研战略、战术,实习参谋业务,毕业后仍调作战部队服务。
1954年任第一大队上校大队长,负责部队喷气机的换装训练,并成立雷虎特技小组,后调任空军总部督察室飞安组长,中华民国空军军官学校飞行组长,连队参谋长、副连队长等职.
1964年晋升空军少将,1965年任第一连队连队长。
1967年7月调任台湾空军作战司令部参谋长,1968年升任作战副司令。1970年调任台湾空军总部情报署副署长,翌年升任署长。
1974年退休。
1988年10月8日凌晨,臧锡兰胸痹心痛发作,于当日上午10时30分因抢救无效而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