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夏霖

夏霖

夏霖,字“雨人”,党内化名“余仁”、“林雨人”、“宋时雨”,1895年出生于丹阳市城镇,是革命先驱,丹阳最早一批共产党员之一,他和黄竞西、戴盆天一道创建了丹阳的党组织,历任中共丹阳独立支部书记,丹阳县委第一任书记和江苏省委委员兼巡视员。他的革命足迹遍及丹阳城乡和大江南北,为共产主义运动作出了卓越贡献。

人物生平

1908年考入江苏省镇江中学(今江苏省镇江中学),后考入南京暨南大学,毕业后回丹 阳任教。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的影响下,他如饥似渴地学习进步书刊,探索救国途径。

1924年,经胡汉民、毛泽东介绍,夏霖与黄竞西等加入中国国民党。他与其他革命志士一起,先后秘密成立国民党丹阳区分部和县党部,经常奔波于江阴、镇江市、无锡、常州市等地进行革命活动。1925年4月,经恽代英、侯绍裘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4月,夏霖任中共丹阳独立支部书记。他奔走四乡,发动农民组织起来,反对军阀政府,使丹阳农民运动发展很快。是年冬,夏霖调任中共江浙区委巡视员,他奔波于如皋市武进区、无锡、江阴、苏州市常熟市等地以及上海市周围许多县市,发动组织农民运动,使这些地区的革命运动迅猛兴起。

1927年春,夏霖当选为南汇区县长。他立即作出了组织农民协会,一切政权归农民协会等决定;并组织农民自卫军武装队护城守卫。同年3月10日,根据革命斗争需要,中共奉(贤)、川(沙)、南(汇)、浦(南)成立特务委员会,夏霖为三人主席团成员之一,负责农运。农民运动搞得轰轰烈烈,群众扬眉吐气。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夏霖以中共江浙区委特派员身份回到丹阳市,召集党的秘密会议,讨论斗争策略,部署应急措施。同时积极筹备成立了中共丹阳临时县委,夏霖被推选为书记。7月初,中共丹阳县委正式成立,他任第一任书记。他根据当时斗争形势,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农村,使农村党的组织得到迅速发展。中共八七会议后,夏霖调任省委委员、巡视员,奔波于江南各地,为举行农民武装暴动而日夜操劳。他曾写下《告家乡父老兄弟书》,激励大家为推翻反动统治而奋斗。

1927年10月,夏霖到无锡领导农民武装暴动。11月1日,宜兴市首先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农民暴动,打响了江南秋收起义的第一枪。起义队伍攻占了县城,震惊了国民政府。7日,夏霖陪同省委农委书记王若飞由沪来锡,亲自检查无锡起义准备工作。9日,夏霖在无锡东北乡组织数千名农民起义,不到两个小时就占领了十几个村镇,镇压了恶霸地主。中国国民党反动派惊恐万状,急忙增调重兵镇压,并在城里宣布特别戒严,搜捕共产党员。11日下午,夏霖等在城内召开紧急会议,由于泄密不幸被捕。在审讯中,夏霖临危不惧,从容对敌。敌人施以酷刑,折断了他的腿骨,也未获得任何口供,表现出一个共产党人坚贞不屈、顽强斗争的高尚革命气节。

1927年11月13日下午,夏霖英勇就义。时《锡报》载:夏霖态度最为从容,……就刑时最为强硬,挺身伸颈,毫无畏色,刀下高呼“共产党万岁”等口号。

事迹

夏霖,字雨人,曾化名余仁、林雨人、宋时雨,1895年11月11日生于江苏省丹阳市云阳镇。夏霖5岁入私塾,7岁进丹阳南堂学堂;后又在鸣凤书院读书;1908年考入镇江市江苏省镇江中学;1913年在丹阳三城巷学堂任教;1918年考入南京暨南大学;1919年学习期满后在丹阳县第二高等小学、正则女子学校当教员,并在南草巷私塾兼课。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影响,夏霖如饥似渴地学习进步书刊,经常与黄竞西、戴盆天、钱清泉等革命青年一起,畅谈抱负,议论时事,探索救国途径。他寄希望于教育救国,提倡新文学和白话文,提倡男女平等;并在他任教的正则女校和进步教师一起以爱国反封建等正义斗争为内容,编剧目,搞演讲,动员女生打破封建观念的束缚,走上舞台演出话剧、歌剧和舞蹈,以活泼新型的文艺形式,唤起民众,振兴国家。他还在自家办夜校,为无力上学的穷苦人家子弟提供免费教育。为了筹措教育经费,他把妻子生日时亲朋好友送的礼金都拿了出来。

1923年,曹锟贿选大总统,全国人民义愤填。夏霖联络各校师生和知识界人士,组织游行,发表演说,反对贿选总统。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改组后,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这年夏天夏霖加入国民党,并在家秘密成立了国民党丹阳党部,后来发展为县党部。他还受上海国民党执行部之命来往于江阴、无锡、镇江市常州市等地,宣传革命道理,发展国民党员,建立国民党组织。

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为反对国民党右派分裂国共合作的阴谋,夏霖与黄竞西等发动各界人士,举行了隆重的悼念孙中山逝世大会。在会上,夏霖号召人民继承孙中山遗志,继续完成革命事业。

同年4月,经恽代英、侯绍裘介绍,夏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五惨案发生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地掀起了反帝浪潮。夏霖组织各界人士召开声援大会,并通过演讲控诉了日英帝国主义在上海屠杀中国工人和学生的滔天罪行。会后,丹阳市群众广泛响应,声援“沪案”。

为了引导更多的青年参加革命,夏霖经常组织青年阅读《向导》、《中国青年》、《唯物史观》等进步书刊,并借外出游玩、聚餐、学练文娱节目的机会,向他们宣讲革命道理,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使大批青年走上了革命之路。

1926年2月,国民党江苏省党部在上海召开各县党部代表大会,夏霖在会上作了关于丹阳党务情况的报告。4月,夏霖担任中共丹阳独立支部书记。他奔走乡里,发动组织农民,反对军阀政府,使丹阳市的农民运动如火如荼的发展起来。这年夏天,在他的领导下,吕城地区农民再次爆发了反对劣绅、富农企图垄断水利的斗争,并取得了胜利。地方封建势力对夏霖切齿痛恨,伺机报复,劣绅张瀚臣、黄常珍等向军阀孙传芳诬告农民协会为赤化团体,反动当局出动军警到处搜捕夏霖,并张贴布告悬赏通缉。

8月,上级党组织拟派夏霖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正当他整装准备前往时,罗亦农通知他留下搞江苏省农运工作。同年冬,上海区委调夏霖为巡视员。为组织农民运动,他奔波于如皋市武进区、无锡、江阴、苏州市常熟市等地及上海市周围许多县市,促进了这些地区农民运动的迅猛发展。

1927年3月,北伐军进抵上海,夏霖被推选为南汇区县长。他主持成立农民协会,提出一切权力归农民协会,组织农民自卫军武装队,打击反动势力。根据斗争形势的需要,中共奉(贤)、川(沙)、南(汇)、浦(南)特别委员会成立,夏霖当选为三人主席团成员,负责农运。他积极工作,使当地的农民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但新军阀白崇禧借北伐军之名,另委其妻弟钟汉英任南汇县县长。为使地方人民免遭伤害,无故牺牲,夏霖召集各工团会议卸任赴沪,途中险遭新军阀军队的暗害。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江苏省各地党组织遭到了极大破坏,丹阳县政府也被中国国民党反动派窃取,到处制造白色恐怖,并悬赏捉拿夏霖。就在人民翘首盼望党的时候,夏霖以中共上海区委特派员的身份来到丹阳市,领导丹阳地区的革命斗争。夏霖与张连生、颜辉、管文蔚等筹备成立了中共丹阳临时县委,他被推选为书记。7月初,中共丹阳县委正式成立,夏霖任第一任县委书记。根据斗争形势,他把工作重点放在反动派控制薄弱的农村,在农村积极发展党组织。八七会议后,夏霖调任中共江苏省委巡视员。他奔走江南各地,为举行农民武装暴动日夜操劳。但他仍关心丹阳的革命,曾写了《告家乡父老兄弟书》,激励家乡人民为推翻反动统治而斗争。

10月,中共江苏省委根据八七会议精神,决定在宜兴市、无锡等地举行农民武装暴动。为此,省委召开江南秋收起义行动委员会会议,讨论起义事宜。夏霖在会议中发表了长篇讲话,肯定了革命发展的大好形势,对敌我力量作了充分估计,认为举行武装起义时机尚不成熟,容易暴露革命力量,应慎重对待,不可轻举妄动。但他的正确意见没有被采纳。之后,夏霖以大局为重,服从省委的决定,到无锡领导农民举行暴动。

中共无锡县委在安镇街道附近钱埂上召开第一次起义筹备会议,夏霖在会上传达了中共中央关于秋收起义的决定及省委的意见,讨论研究了起义的计划和方案,并召开澄、锡、虞、宜四县联席会议,决定秋收后联合行动,并成立了农民委员会和农民国民革命军。由于泄密,中国国民党反动派出动大批军警镇压。23日,中共无锡县委机关被破坏,县委书记王津民(即孙选)等人被捕。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夏霖于31日在无锡安镇附近一个小村里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改变起义计划。会后,夏霖回上海市向省委报告会议情况,以便对起义日期作最后决定。11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江苏农民暴动问题》的指示信。7日,中共江苏省委农委书记王若飞在夏霖的陪同下从沪来锡,检查起义准备工作,进行具体指导。9日,无锡东北乡农民万余人高举义旗,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农民暴动。起义队伍很快占领了10多个村镇,惩办了一批恶霸地主。中国国民党反动派惊恐万状,调重兵镇压,并在城里宣布特别戒严,搜捕共产党员。

11日下午4时许,夏霖和省委派来负责起义工作的段炎华两人从上海市来无锡,在城内推官楼下堵家弄口李湘臣家开紧急会议,由于泄密,不幸被捕。同时被捕的还有乔沁泉(张子庭,共青团中央执委,共青团无锡县委书记)、孙任先(无锡县委宣传委员)等。夏霖被捕后即作好了为革命献身的准备,他对同志们说:“今天城乡在暴动,城区反动派十分恐慌,很可能借我们的头来恐吓一下,我们思想上要作牺牲的准备。”“我不准备改换姓名,报纸刊出消息,好让省委知道我们已出事,另派别的同志来锡工作。”在审讯中,夏霖坦然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他的腿折断了也不哼一声,敌人拿他毫无办法。由于敌人知道了夏霖的身份,国民党江苏省民政厅当即密令无锡当局:“迅予枭首示众。”

1927年11月13日下午3时,夏霖等被绑赴刑场。夏霖带头高呼:“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万岁!”壮烈牺牲。残暴的敌人妄图将7位烈士的首级分悬各处,以此来威吓群众,达到镇压革命的目的。事实恰恰相反,夏霖等的革命献身精神深深地教育了群众,一个夏霖倒下了,千百万个夏霖站起来,继承烈士遗志,完成烈士未竟的事业!

去世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他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下,临危受命,冲向反动派制造的腥风血雨,去无锡领导农民暴动,不幸在暴动失败后被捕,为残暴的反动派用中世纪的野蛮刑罚杀害。牺牲时年仅32岁。他的短暂而又辉煌的一生,凝铸成一座巍峨的丰碑,矗立在风凰山麓的土地上,为世世代代的丹阳市人民所景仰。

亲属成员

故居

今年11月恰逢我市夏霖烈士诞生118周年和牺牲86周年。当年为了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夏霖烈士,其故居迎来了一次较大规模的维修,将以全新的面貌展示在世人面前,发挥其红色教育功能。

夏霖烈士故居位于新民中路百合苑小区内,为一进四间院落式建筑,系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记者昨日在维修现场看到,整个建筑外观已维修一新,施工人员正在室内对木构件和门窗进行防护和油漆。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文物科负责人告诉记者,夏霖烈士故居原为清末建筑,后来开发百合苑小区时,因涉及规划布局,故居向东进行了适当移动重建,形成了目前的格局。同时,重建后的夏霖烈士故居还实现了产权置换,由政府部门接管。由于年久失修,夏霖烈士故居出现了屋顶漏雨和部分木构件损坏现象。为了保护文物,发挥其功效。今年以来,我市文广新局邀请具有一级文保资质的苏州思成古建公司对其进行揭顶式大修,在对墙、架结构不动的情况下,将屋顶全部揭开进行维修,同时对损坏的木构件进行了更换,进行了防水维护。维修工程从今年9月底开始,预计到11月中旬完工。

记者了解到,夏霖烈士字雨人,1895年11月生于丹阳市,原为丹阳县立第二高等学校和正则女校教师,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中共丹阳独立支部书记、中共上海区委巡视员、南汇区县长、中共丹阳县委书记、中共江苏省省委委员等职。大革命失败后,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下,夏霖临危受命,去无锡领导农民暴动,不幸被捕。

1927年11月,夏霖烈士被反动派砍头,残酷杀害于无锡南校场,后归葬于丹阳寺基岗祖坟(今属司徒镇河阳地区)。2009年,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夏霖烈士当选为“5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江苏英雄模范人物”之一。另据悉,夏霖烈士墓也是丹阳市文物保护单位,为丹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了发挥其教育功能,保护文物,夏霖烈士墓也在市民政部门的主持下进行了维修。

参考资料

夏霖.中华英烈网.2024-02-13

夏霖:从容赴死何所惧.丹阳新闻网.2024-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