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杨伟国

杨伟国

杨伟国,男,研究生学历。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劳动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副所长。

人物经历

1987年9月-1991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劳动经济专业,经济学学士。

1991年7月-1993年6月国家外经贸部人事司。

1993年6月-1994年12月海王生物人事总部。

1994年12月-1997年5月中国南光闽澳进出口公司总经理办公室主任。

1996年1月-1996年7月澳门南光集团南光(捷克)有限公司财务经理。

1997年5月-1998年10月光大银行人事教育部人力资源经理。

1997年9月-2000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理论经济学专业博士。

1999年4月-2000年3月法兰克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学系留学。

2000年7月-2003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经济室副主任、科研处长。

2003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党委副书记、中国就业研究所副所长。

2013年3月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院长。

社会任职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

中国人民大学创业学院副院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

中国劳动经济学会副会长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人力资本服务分会会长

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人民大学本科人才培养委员会委员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力资本审计研究所所长

任免信息

2021年1月17日政协北京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召开第二十一次会议决定,增补杨伟国同志为政协北京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

2021年12月31日,政协北京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召开,会议协商讨论了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联合建议书,决定予以接受。由于任职年龄和职务变动等原因,同意杨伟国同志不再担任政协北京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

2022年10月8日,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大学第十五届委员会决定任命杨伟国为中国人民大学第十五届党委常委。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专事战略人力资源审计、人力资源管理、劳动经济理论与政策、人事管理经济学、劳动与雇佣法经济学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先后任职于商务部、海王生物、中国南光、南光捷克光大银行、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机构。曾留学访问法兰克福大学、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大学(DAAD)、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HHFP)、剑桥大学达尔文学院等。著有《战略人力资源审计》(第1、2、3版)《人力资源指数:原理与应用》《中国上市公司人力资本竞争力审计报告》《劳动经济学》(第1、2版)《中国人力资源法律审计报告》(2012-13、2014、2016、2018)《转型中的中国就业政策》《劳动力市场政策评估国际手册》《中国上市公司人力资本竞争力审计报告》等。主持或参与国家社科重点、社科基金、教育部重大攻关、社科院、教育部、财政部、商务部、北京市等各类科研项目超过50项;先后近百次主持或参与人才服务、信息与通信、金融、国际贸易、工贸、电力、石油天然气、农业、制造业等多行业大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合资企业、上市公司以及政府部门等公共机构的战略人力资源咨询与培训项目。

学术论文

《中国残疾人就业的政策支持》(与代合著),《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3期;

《美国技能短缺治理及对中国的借鉴》《中国人口科学》2008年第1期;

《德国IT人才短缺与政策选择》(与吴守祥合著),潘晨光(编):中国人才前沿(No.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8月;

《薪酬审计:战略、功能与技术》《管理@人》2007年9月,总第31期;

《德国哈茨改革及其绩效评估》(与ILLING、陈立坤合著),《欧洲研究》2007年第3期;

《中国劳动力市场测量:基于指标与方法的双重评估》(与孙媛媛合著),《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的基本格局》《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全球遭遇技能短缺》《求是》2007年第8期;

《短期紧张、结构缺口与大学生就业》《中国图书评论》2007年第5期;

《国外大学生就业指导及其借鉴》《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第1期;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路径选择》《中国教育报》2006年11月22日;

《技能短缺问题研究述评》(与张婧、孙媛媛合著),《经济学动态》2006年第10期;

《评\u003c裘元伦文集\u003e》《世界经济》2006年第8期;

《我国的失业群集及其治理》,《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新华文摘》2006年第15期转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2006年第5期全文转载;

《德国技能人才短缺治理及其借鉴》(与吴守祥合著),《德国研究》2006年第2期;

《劳动力市场测量及其经济涵义》(与孙媛媛合著),《面向市场的中国就业与失业测量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

《信息技术对就业影响的微观透视》(与曹艳苗合著),《中州学刊》2006年第3期;

《战略人力资源审计:历史、结构与功能》《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年第7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19期全文转载。

代表图书

欧元生成理论》,2002年2月出版,杨伟国。

《战略人力资源审计》,1970年1月出版,杨伟国。

《劳动经济学》,2013年4月出版,杨伟国。

获得荣誉

2006年入选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北京市优秀人才资助计划、北京市高校十佳辅导员等,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宝钢优秀教师奖、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等奖项。

参考资料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杨伟国 - 中国人民大学考研导师 - Free考研考试.Free考研考试.2022-01-01

十三届北京市政协增补王宁等37人为政协委员.新京报.2021-01-17

于嘉祥等32人不再担任第十三届北京市政协委员.今日头条 北京日报客户端.2021-12-31

中国人民大学第十五届党委第一次全体会议举行丨选举产生中国人民大学第十五届党委常委、书记、副书记.今日头条.2024-03-31

欧元生成理论 欧元与欧洲经济丛书 (豆瓣).豆瓣.2022-01-01

战略人力资源审计 (豆瓣).豆瓣.2022-01-01

劳动经济学 (豆瓣).豆瓣.202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