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中山晚照

中山晚照

中山寺地处蒙阴县坦埠镇驻地西北2.5公里,建于隋,兴于唐,复建于宋元丰年间。因蒙阴县坦埠镇居泰山浮来山一线之中点,故名。

正文

介绍

中山寺是古代佛教圣地,规模宏大,鼎盛时期有僧人500余人,庙地500余亩,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山寺几度兴衰,1188年(金大定二十八年),寺中铸有一口重达1000余公斤的大钟,击之清脆嘹亮,声震遐迩,故曾名钟山寺。此处名胜古迹繁多,据康熙帝二十四年版《蒙阴县志》记载:“白居易,号乐天。尝游中山寺,徘徊不去,栖息数月,吟咏最多,今只有七言一律刻响石上。”据传,中山寺原有一响石,“其石颇巨,空透玲珑,击之声韵清越”。宋代乾兴年间专门构建栖真亭,赵恒赵恒御制响石诗,刻诗于上。栖真亭响石诗在历代县志上均有载。据说宋文学家苏轼也曾至此。白居易苏轼诗句刻石皆留于寺内。现尚存汉柏四株,唐槐三株,明代银杏三株,远者已历二千余年风雨。寺庙周围群山环绕,林木郁,自成一闭锁区域。太阳西下时,寺北山间有中山晚照神奇景象出现,宛如峨眉山金顶佛光,是为蒙阴县古八景之一,亦列沂州八景之一。清康熙二十四年《蒙阴县志》载:“在城东北六十里坦埠集之西北,有中山古刹,昔年金碧辉煌,今就倾颓也。”今人于此开凿山洞,设置厂房,开发度假酒店,设景俗套,幽雅不再。十数年来,数度造访,据载寺内原有空透玲珑之响石赵恒御制响石碑早已无存,维植于汉宋之古槐柏与银杏树群至今枝繁叶茂,生机盎然,令人感喟。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