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家湾镇
荣家湾镇位于岳阳县境西部。距岳阳市市区23.6公里。镇域北滨新墙河与麻塘镇、新开镇相望,东连新墙镇,南接黄沙街镇,西靠鹿角镇。县政府驻东方路与天鹅路交叉口东北角。总面积217.42平方千米,截止2020年11月1日,常住人口为166264人,辖24个社区居委会、59个建制村,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67000万元,各类税收总额1600万元,财政收入1504万元。
2015年12月,城关镇、鹿角镇、麻塘镇合并设立荣家湾镇。截至2020年6月,荣家湾镇辖20个社区、19个行政村,另辖2个村级单位。
历史沿革
原城关镇
1949年,属岳阳县第三区。
1958年,属岳阳县荣家湾人民公社。
1978年7月,荣家湾区公所驻地更名为荣家湾镇。
1981年,并入岳阳市。
1982年7月,荣家湾区更名为鹿角区,荣家湾镇隶属鹿角区。
1983年,恢复岳阳县建制;同年11月,岳阳县级机关从岳阳市区迁往荣家湾镇。
1984年1月,实行区、乡、村建制,撤销荣家湾镇管理委员会,成立荣家湾镇人民政府。
1987年7月,撤销荣家湾乡,恢复荣家湾镇。
原麻塘镇
清代时期,属湖南布政使司岳州巴陵县。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属湖南省行政督察第一区。
1949年,属麻塘区。
1958年,属麻塘人民公社。
1995年,岳阳县撤区并乡,原春风乡与麻塘镇合并,改为麻塘镇。
原鹿角镇
明代时期,属古冢。
清代时期,属杨林。
民国时期,属鹿角镇。
1949年,属中信乡。
1958年,属鹿角公社。
1968年,全县撤区并社,鹿角、友爱公社合并为鹿角公社。
1995年,撤区并乡,鹿角镇与友爱乡合并,成立鹿角镇。
撤并后
2015年12月,城关镇、鹿角镇、麻塘镇合并设立荣家湾镇。
社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原城关镇有幼儿园34所,在园幼儿3800人,专任教师350人。小学6所,在校学生5716人,专任教师27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专任教师125人,在校学生1446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8.9%,小升初率100%。有职业技术学校三所。教育经费6446.07万元,国家财政教育经费6183.29万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900万元,预算内教育事业经费5939.51万元。
2011年末,原麻塘镇有幼儿园8所,在园幼儿612人,专任教师24人;小学3所,在校学生1096人,专任教师87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学生666人,专任教师83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为100%。2011年,教育经费达1306.8万元,国家财政教育经费1306.8万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306.8万元,预算内教育事业费1173.2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30%、32%。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5%,比上年末提高2个百分点。
2011年末,原鹿角镇有中小学校6所(其中初中2所、中心小学1所、片完小3所);镇农校1所;在职教职工249人、在校学生2531人(其中初中891人,小学1640人);有幼儿园8所(其中公办1所、民办7所);在园幼儿837人。小学入学率、巩固率100%;初中入学率100%、巩固率99%;幼儿一年入园率99%、三年入园率82%。
文体事业
2007年末,原城关镇境内有大、小型歌舞厅13个,联网网吧48家。
2011年末,原城关镇有剧院1座,文化场所设施大体分为广播、电影、电视、游艺。境内共有篮球场23个,其中标准场地6个,运动场17个。游艺室、桌球室、图书室和报刊室。游艺室面积为35平方米,置有棋类、球类等器具20余件;桌球室面积为25平方米;图书室面积为25平方米,添置图书杂志2万余册;报刊室面积为15平方米,每年订阅报刊杂志20余种。1990年,城关镇境内出现了3个营业性歌舞厅。
2011年末,原麻塘镇有文化馆(站)1个,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公共图书馆(室)10个,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藏书5万册。文化行业从业人员2人,其中事业单位从业人员2人。2011年,有线电视用户1600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700户,电视综合覆盖率90%。2011年末,麻塘镇有体育场地3个(标准场地1个,运动场2个)。
2008年,原鹿角镇兴建文化站。新站占地1800平方米,建筑面积450平方米,有房屋11间,设有图书室、体育活动室、培训教室、管理用房等,文化站有专职人员3名、站长1名。有农家书屋和村级活动中心共24家,各类民间文艺团体15支。2011年,有通信电话400门,有线电视用户2000余户,电视综合覆盖率98%。2011年,鹿角镇有体育场地11个,其中村级篮球场5个。
基础设施
镇区建成区为7.3平方公里。建有大小街道32条,总长36.8公里,总面积37.6万平方米。其中南北向与东西向街道各10条,构成棋盘格式BOBBIN。主要街道有:天鹅路长1326米;庆丰路长820米;东方路长1950米;荣西路长1.2公里;荷花路长800米;富荣路长700米;车站路长650米;文胜路长700米;民中路长800米。城内有高标准的图书馆、文化馆各一座,图书馆藏书量达40多万册;有大小影剧院2座;镇属范围内有中小学校26所,其中中学4所、中心小学2所、完全小学12所、初级小学8所,在校学生达12000人,教职工600多人。城关镇一中是全市目标教学示范校,荷花塘小学、新长征小学是全市教改教研示范校,同时,也是三湘名校,全镇教育教学质量多年名列全县前茅。镇区内还建有四大医院、五大市场,文明示范小区、工业小区,井然有序。三湘有名的农民致富步行街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镇区工商企业活跃繁荣。拥有各级企事业单位137个,个体工商户2480家,2000年镇区非农行业总产值达4.6亿元。镇属民康医用材料厂年创税可达500万元,还有鑫鹿纸箱厂、荷花毛巾厂等年创税收200万元。镇内有2个大型建筑公司,均属国家二级企业。镇内交通运输业发达。京广铁路贯穿南北,荣新、荣黄、荣公、荣岳、荣鹿公路经此辐射县境各地。现有各种机动车辆3000余台,街道建设发展迅速,路面硬化达95%以上,绿化面积达38%,亮化率达90%。通信事业不断发展,全镇实现了村村通电话,可开通程控电话12万门,移动通讯数字载波放号10万户。广播电视事业欣欣向荣,家家户户装上了有线电视。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原城关镇有镇属医院1所,乡村医师管理机构1个,设镇医院医疗点及村卫生室13个,社区卫生室18个,个体诊所36个。专业卫生人员164人,其中执业医师25人,执业助理医师31人,注册护士20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5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23917人次,出院病人3234人。2011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甲乙类)发病率0/10万;农村安全饮水普及率8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3.47万人,孕产妇死亡率0/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幼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0、0、0.004‰,孕产妇住院分娩率100%,免费婚检率90%,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100%,在辖区内的32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镇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城乡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90%。
2011年末,原麻塘镇有乡镇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25所。专业卫生人员37人,其中主治医师1人、执业医师3人,执业助理医师7人、注册护士6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52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800人次,出院病人480人,病床使用率15%。
2011年,原鹿角镇有乡镇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34所。有专业技术人员35人,其中职业医师2人,职业助理医师29人,注册护士4人,每千人拥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0.95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2000人次,出院病人660人,病床使用率25%。2011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甲乙类)发病率0/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5%,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6万人,参合率100%,统筹地区政策范围内实际补偿率85%;居民人口平均期望寿命85岁,其中男性85岁,女性85岁;孕产妇死亡率0/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0、0、0.002‰,孕产妇住院分娩率100%、免费婚检率90%、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98%、在辖区内35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城乡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为60%。
2011年末,原城关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3862户,人数8042人,支出1488万元,月人均154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568户1105人,支出98.5万元,月人均74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80人,支出金额28.8万元,分散供养117人,支出金额21.06万元;医疗救助180人次。国家抚恤补助各类抚恤对象462人。
2011年,原麻塘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2户,人数89人,支出13.1万元,比上年增长11%,月人均123元,比上年增长9%;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59户,人数757人,支出54.7万元,比上年增长10%,月人均60元,比上年增长15%;农村五保集中供养29人,支出10.9万元,比上年增长10%;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95人,支出19.8万元,比上年增长25%;农村医疗救助210人次,城市医疗救助271人次,共支出11.9万元。城乡临时救助75人次,支出2.5万元,救灾支出14.5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抚恤对象127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0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5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全年共帮助2户零就业家庭实现每户至少1人就业,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590人,比上年末增长90人,其中参保职工320人,参保离退休人员110人,分别比上年末增长70人和10人。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310人,比上年末增加83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250人,比上年末增加20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50人,比上年末增加12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00人,比上年末增加15人,参加工伤保险330人,比上年末增加110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170人,比上年末增加40人,参加生育保险120人,比上年末增加8人,全年共有4人次享受了生育保险待遇,比上年增加1人次。城镇企业职工230人,占城镇就业人员的比重为0.4%。
2011年,原鹿角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79人,春节补助11.3万元,合计支出68.3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516人,春节补助22.7万元,合计支出107.7万元;农村失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人数341人,支出24.1万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13人,支出32.5万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377人,支出56.5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抚恤对象347人,支出67.6万元。新增城镇就业120人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600人次,就业岗位培训200人次。全年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10人,比上年末增加70人。参加工伤保险230人,比上年末增加130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200人,比上年末增加130人。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原城关镇有邮政网点6个,邮政递路线单程总长度8千米,投递点300个,乡村通邮率100%;全年投递国内函件50000件,国内汇票业务完成40000笔,国内异地中国邮政速递物流信件完成60000件,征订报纸8万份,杂志3万册。
2011年末,原麻塘镇有邮政网点1个,邮投递路线单程长度97千米,投递点373个,乡村通邮率100%,全年投递国内函件12000件,国内汇票业务完成3080笔,国内异地特快专递信件完成3970件,征订报纸0.12万份,杂志0.08万册。
2011年,原鹿角镇有邮政网点1个,邮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100千米,投递点34个,乡村通邮率100%;征订报纸1.2万份,杂志3000册。
行政区划
截至2020年6月,荣家湾镇辖20个社区、19个行政村,另辖2个村级单位。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荣家湾镇地处岳阳县西部,东连新墙镇,南与黄沙街镇接壤,西与东洞庭湖相依,北与岳阳市交界,行政区域面积217.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荣家湾镇地形以缓平形态,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地貌系平岗丘陵区域,属江河冲击平原亚类型;海拨30—50米,是一块平铺似毯的农耕之地。土质肥沃,多河泊水库。
自然灾害
荣家湾镇主要自然灾害是水灾,集中发生在每年的7—8月。
人口民族
人口
2011年末,原城关镇总人口111393人,有流动人口1.9万人,总人口中,城镇常住人口86904,男性58224人,占52%;女性53169人,占48;18岁以下20376人,占18.29%;18—35岁32427人,占29.11%;36—60岁48841人,占43.85%;60岁以上9749人,占8.75%。人口以汉族为主,另有回族10人,苗族9人、侗族8人,藏族7人、壮族5人,布依族3人、蒙古族3人、白族2人。2011年,人口出生率7.837‰,人口死亡率2.648‰,人口自然增长率5.189‰。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2320人。
2011年末,原麻塘镇总人口24567人,有流动人口5983人。总人口中,男性12750人,占51.9%;女性11817人,占48.1%;18岁以下4066人,占16.55%;18—35岁6904人,占28.1%;36—60岁9941人,占40.46%;60岁以上3656人,占14.88%。人口以汉族为主,达24540人,占99.9%;另有苗族、土家族两个少数民族,共27人,占0.1%。2011年,人口出生率13.88‰,人口死亡率7.33‰,人口自然增长率6.55‰。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267人。
2011年,原鹿角镇总人口37610人,12877户;其中男性19733人,占52.5%,女性17877人,占47.5%,城镇常住人口2020人,分居于240个自然屋场,18岁以下6789人,占18.05%;18—35岁10049人,占26.72%;36—60岁14968人,占39.8%;60岁以上5804人,占15.43%;2011年,人口出生率11.03‰,人口死亡率4.99‰,自然增长率6.04‰。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395人。
截至2019年末,荣家湾镇户籍人口为165324人。
截止2020年11月1日,常住人口为166264人。
荣家湾镇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经济
2011年,原城关镇财政收入2021万元,比上年增长13%。
2011年,原麻塘镇完成财政总收入1030万元,比上年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9096元。
2011年,原鹿角镇完成财政总收入974万元,比上年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9193元。
2019年,荣家湾镇有工业企业181个,其中规模以上36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96个。
交通
荣家湾镇境内有201省道经过。
文化
荣家湾镇境内原系荣姓宗族聚居地,加之河流湾道,而得“荣家湾”之名。
参考资料
2020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国家统计局.2021-10-19
(岳阳市)岳阳县第七次全国 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布.-红黑统计公报库.202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