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智能机床

智能机床

智能机床是一种能够自主决策的机床,它能够全面掌握制造过程,并且能够实时监控、诊断和纠正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误差。智能机床不仅能为生产优化提供解决方案,还能预测和评估所使用的切割工具、主轴、轴承和导轨的使用寿命,以便用户及时更换。

历史沿革

背景

自1952年第一台数控机床诞生以来,经过约50年的历程,其中包含了30年的成熟期和20多年的广泛应用期。在这期间,数控机床经历了纳米化、高速化、复合化、五轴联动化等多个技术发展阶段。2006年,随着智能机床的亮相,机床技术的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发展现状

尽管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就已经提出了“适应控制”机床的研究和发展,但由于自动检测、自动调节、自动补偿等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因此进展缓慢。然而,在电加工机床领域,首次实现了“适应控制”。此后,美国政府资助成立了智能机床启动平台(SMPI),推动了智能机床的研发进程。2006年9月,日本MAZAK公司在IMTS展会上展示了他们研制的智能机床,这标志着机床技术朝着理想化的“适应控制”方向取得了重大突破。

技术特点

智能机床的特点在于其能够自动抑制振动、减少热变形影响、防止工具和工件碰撞、自动补充润滑油和降低噪音等功能。同时,数控系统还具备特殊的人机对话功能,能够在编程时显示刀具轨迹,进一步提升切削效率。此外,智能机床还能够进行远程故障诊断。

研究成果

在IMTS 2006展览会上,日本Mazak公司推出了号称拥有四大智能的数控机床,而日本Okuma公司则展示了名为“thinc”的智能数字控制系统。这两家公司都在智能机床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GE Fanuc公司和辛辛那提公司也在智能机床技术研发方面有所进展,他们的研究成果包括一套监控和分析方案以及多任务加工中心设计的软件。瑞士米克朗公司则推出了系列化的智能机床模块,旨在增强切削加工过程的透明度和可控性。

未来发展

进入21世纪,数控机床正逐步从机械化自动化转向信息化智能化。智能机床的发展速度和高度受到人才、科研、创新、合作等因素的影响。2006年展出的第一台智能机床仍需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特别是在机电液气光元件及控制系统、加工工艺参数的自动采集、存储、调整、控制和优化等方面,都需要深入研究。

参考资料

数控机床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腾讯网.2024-08-21

智能机床的研究与发展.金属加工网.2024-08-21

智能化数控机床的特点.知乎.2024-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