獾子冢
獾子冢位于沙洋县西南方向桥河岸边,封土高度约为8米,底部直径范围在50到60米之间。该遗址南部残存部分长度约为41米,宽度在5到6米之间。墓口长度为34米,宽度为32米,墓口距离椁盖板深度达10.5米。东侧墓道长度大约为19米,从墓口至椁盖板共有15级台阶。椁盖板尺寸为长6.4米、宽5.5米,由15块木板东西向排列构成。
历史沿革
为了配合南水北调工程——两沙运河的挖掘工作,在上级文物管理机构的许可下,2009年年底相关部门对獾子冢进行了抢救性的发掘。獾子冢由南北并排的一号坑和二号坑组成。北侧的一号坑因现代取土活动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剩余部分长度为18.5米,宽度为4米,深度在1.4至1.9米之间。在一号坑中共发现了5辆车和12匹马,其中第2号车拥有4匹马。相比之下,二号坑的规模较小,长3.16米,宽2.75米,深度为0.8米,包含1辆车和2匹马。
考古发现
在獾子冢的考古工作中,专家们发现战车的组成部分包括衡、轭、辕、车轮以及车厢。这些部件均保存良好,尤其是车轮,每只车轮都含有32根车辐。此外,战车旁还有一根长5.6米的旗杆,尽管已经断裂,但仍放置在战车附近。通过对旗杆、铜戟、铜戈、铜铙、舆外侧的“漆甲”以及可能是权杖的髹红漆木杆等遗物的研究,确认了这是一辆典型的指挥战车,这是在楚国车马坑中首次发现此类战车,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具体案例。专家认为,这一发现是迄今为止最具价值的文物之一。通过一件带有十二字铭文的铜戈得知,该车的制造年代为魏惠王26年(公元前344年),这一信息为确定獾子冢的时代提供了重要线索,表明其年代不应早于公元前344年,可能处于战国中期偏晚的阶段。根据已发掘的车马坑情况推测,墓主人的职业可能是武将。在楚国的墓葬文化中,台阶的数量通常代表着墓主人的社会地位,獾子冢从墓口至椁盖板共有15级台阶,暗示着墓主人的地位至少相当于大夫级别。据推测,出土的战车颜色较为陈旧,这可能是因为它们是墓主人生前所频繁使用过的。根据传统墓葬习惯,单数表示男性,双数则表示女性。尽管出土的车辆数量为6辆,但由于车马坑采用的是对称式的布局,可以推断原本应有7辆马车,但在一号坑的一端可能有一辆马车遭到了损坏。专家指出,一般的车马坑只有一个,而獾子冢的车马坑却分成了两个坑,这种现象可能是因为墓主人生前未达到享有七辆马车陪葬的资格,或者是他在去世后获得了追封或超规格的安葬,从而导致了车马坑的分离。
墓室结构
獾子冢的墓室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棺室、东室、南室、西室和北室。墓主人的棺柩安置在中央的棺室内。在搬运椁盖板的过程中,人们注意到上面仍然留有竹席的痕迹。这些竹席能够历经两千多年的时间依然保存完好,引起了人们的惊叹。在楚国的墓葬习俗中,会在盖板上铺设竹席,由于楚国墓葬具有埋藏深、密封性强的特点,使得竹席得以长期保存。在发掘过程中,考古工作者还发现了若干竹篮等物品,这些发现对于了解当时的社会风俗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资料
两千年战国楚墓,棺盖惊现42码血红脚印!是诅咒还是独特葬俗?.百家号.2024-11-16
[探索·发现]獾子冢是严仓古墓群的主墓.CCTV.节目官网 .2024-11-16
古墓揭开,暗红色的棺材上赫然出现一只血脚印,专家这样解释.微信公众平台.2024-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