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之孝
尚之孝(1639年2月15日-1696年2月17日),汉军镶蓝旗人,是尚可喜尚可喜的次子。他曾担任平南藩下都统,参与平定三藩之乱。在尚可喜的长子尚之信所作所为惹怒父亲尚可喜后,尚之孝获得袭封平南王爵位。然而,尚之孝担心尚之信会因此不满,于是辞去爵位。康熙帝任命尚之孝为平南大将军,负责平叛尚之信的反清行为。此后,尚之信归顺清廷,尚之孝的兵权被剥夺,他闲居广州市。尚之信成为内大臣后,尚之孝被任命为宣义将军,南下江西省平叛,战果显著。江西平定后,尚之孝请求朝廷将他的父亲安葬在海城市,并为其守墓。然而,由于事情发生变故,尚之孝被革职。1696年,尚之孝因病去世于海城。
人物生平
康熙十三年(永历二十八年,岁甲寅,1674)四月,任藩下都统,吴三桂、耿精忠反,潮州市总兵刘进忠叛乱响应,尚可喜令尚之孝率兵征讨刘进忠。清平南王尚可喜令子之孝率兵征讨刘进忠,调南海卫军及乡勇随征,五月十六日碣石苗之秀统兵至惠来县西郊飞鹅山待命,六月尚可喜、尚之孝父子统铁骑数千驻惠来县西双山,后经盐岭推进抵潮州。秋七月,尚可喜令子之孝与都统聂包、总镇王国栋率粤兵抵潮州驻扎西南山阜。七月,尚之孝列营于揭阳新圩,初十日潜师至竹竿山驻扎。十四日,刘进忠督众6000抢攻新圩清营,扑空营而中伏遭合击,死者千余人。二十日尚之孝计攻葫芦山,与聂包率轻骑察看地势,遭刘军炮击,聂包中炮死。
康熙帝十四年(1675年)正月尚之孝承袭王爵,统兵在潮(州),著给予大将军印,封平南大将军。
康熙十五年(永历三十年,岁丙辰,1676)正月初二日,驻普宁的清兵尚之孝部,在刘进忠攻击下,自觉力量悬殊无法抵抗,故自焚毁县城,然后撤走。三藩之乱时率师讨伐叛军。受兄尚之信挟持于广州。之信降后,他被封为宣义将军,驻南昌,从简亲王讨吴三桂军于江西。后入京师任领侍卫内大臣。
康熙十六年(1677),尚之信归顺,袭父爵。尚之孝还京,命列内大臣。尚之孝疏言:臣诣阙待罪,分当诛戮,乃蒙恩宽宥,愿募兵三千备军械,剿贼自效,廷议如所请。俟募兵数足,分为三营,设将校,给以俸饷,赴简亲王喇布军供调遣。于是诏授尚之孝为宣义将军。
康熙十七年(1678),尚之孝率兵至江西省,时吴三桂余党犹分据吉安县、赣州市山寨,尚之孝与总兵许盛会师进剿,多斩获。
康熙帝十八年(1679),招降伪总兵林兴隆、伪副将王国赞等二十余员,兵六千余。伪将军杨一豹、江机由上饶市寇掠建宁县、邵武市。尚之孝奉诏赴福建会剿师至长汀县,杨一豹等降于爱新觉罗·杰书爱新觉罗·杰书军。尚之孝还江西。
康熙十九年(1680),江西平,命尚之孝还京,以所募兵留充江西绿旗营伍。是年九月,尚之信以悖逆赐死广州市,法司议尚之孝应连坐,诏免之,仍随内大臣班入直。
康熙二十年(1681)五月,请迎其父骸骨于广州,归葬海城市。得旨俞允。
康熙二十二年(1683)被劾削职。举家迁居海城,为父守陵。
康熙三十五(1696)年正月卒,年58岁。
顺治十六(1659)年耿藩在广州的王府也一变成为“尚之孝府第,壮丽尤甚。内为九间殿”。
家族成员
史书记载
《清史列传》卷5 尚之孝传
参考资料
卷二百八-正文- 钦定八旗通志 四库本-未删节减足本完整版白话全本全文....国学典籍网.2024-07-30
全知识.全知识.2024-07-30
清史列传尚之孝-百度文库.百度文库.2024-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