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彭年才

彭年才

彭年才,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正高级工程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陕西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带头人,陕西省首批“三秦学者”特聘教授,江苏省“双创”领军人才,西安市十佳科技企业家。

人物经历

彭年才,男,汉族,1962年6月生,溧阳市人,生物医学工程博士,西安市十佳科技企业家。兼任陕西省生命科学检测仪器工程中心主任、陕西省药学会医疗器械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西安市碑林区政协常委和科协副主席、中国微米纳米学会理事、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医学光子学专委会常务理事,国家重大仪器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等职务。

九十年代初至今,长期专注PCR等先进分子诊断基因检测产品产、学、研、用研究开发及推广应用,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了“重大疾病检测与预警微系统”国家863重点项目和“核酸自动化定量检测与高分辨分析设备研制及应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另外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及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二十余项。

依托西安交通大学和天隆公司在高通量、高灵敏分子诊断设备与试剂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基于微纳芯片的核酸单分子检测、基于微纳制造和微流控技术的POCT核酸快速检测分析系统、数字PCR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成果,在SCI及国内核心期刊共发表论文20余篇、获发明专利授权16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6项,主编《数字PCR原理、技术及应用》(科学出版社2017年5月),任《临床检验装备大全第3卷试剂与耗材》(科学出版社2015年7月)副主编。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支持下,带领团队成功研发多种型号的核酸提取仪、基因扩增仪、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全自动核酸检测工作站等仪器系统和诊断试剂,获50个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医疗器械注册证,在禽流感病毒和非洲埃博拉等疫情中实现重大应用。

2016年6月21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晚间新闻报道了主管科学教育文卫的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到江苏省调研科技创新期间,在江苏省省委书记、科技部党组书记等陪同下,观看了由彭年才教授团队自主研发的基因检测系列仪器功能演示,并给予高度评价。

2019年,彭年才教授团队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专项项目。

2021年11月3日,彭年才主持的项目“高通量多靶标核酸自动化定量检测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社会任职

陕西省生命科学检测仪器工程中心主任

陕西省药学会医疗器械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西安市碑林区政协常委和科协副主席

中国微米纳米学会理事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医学光子学专委会常务理事

西安生命科学与技术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微纳器件与系统技术分会理事

国家重大仪器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获得荣誉

2021年11月,彭年才团队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2020年获得陕西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2020年5月30日,全国创新争先奖奖状获奖者。

2017年作为团队带头人入选陕西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支持计划

2017年西安市十佳科技企业家

2015年入选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科技创新创业人才

2011年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称号

2011年入选江苏省“双创”领军人才

2010年入选苏州工业园区领军人才

2010年入选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2010年入选陕西省首批“三秦学者”特聘教授

2009年获得西安市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陕西省科技二等奖“基于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的多通道分子诊断仪”(排名第一)

陕西省专利二等奖“实时荧光定量基因扩增仪的光路检测系统”(排名第一)

陕西省专利二等奖“一种手持式三磷酸腺荧光检测装置”(排名第一)

西安市科技一等奖“基于分子诊断的仪器研制”(排名第一)

西安市科技二等奖“荧光定量核酸扩增分子诊断仪”(排名第一)

西安市科技二等奖“基于ATP荧光的有害微生物快速检测系统及仪器”(排名第一)

主要成就

研究领域

针对疾病防控和食品安全等国家重大急需领域需求和前沿技术发展,特别是当前国情下疾病检测费用昂贵、重大突发疫情应对诊断滞后和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等迫切问题,基于基因检测、分子诊断、微纳米系统及现代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研究高端生物医学检测装备及配套试剂系统开发、仪器便携适用小型化和低成本制造等关键技术,以实现肿瘤及慢病等重大疾病早期诊断、重大传染病现场快速诊断及相关重大设备及系统国产化目标。

1、光机电一体化医学诊断系统技术研究及系统开发

2、基因检测、分子诊断及分析仪器

3、核酸单分子检测及数字PCR关键技术研究及系统开发

4、生化检测微系统及微纳米生物系统

5、病原体和食品致病菌快速检测

6、微流控及微全分析系统

7、液体活检关键技术研究

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多重体积微液滴的数字PCR核酸定量检测新方法研究(61675164),2017.01-2020.12,负责人。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用于基因突变和SNP分析的高分辨熔解曲线分析仪研制(61227018),2013.01-2016.12,负责人。

3、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核酸自动化定量检测与高分辨分析设备研制及应用(2012YQ030261),2012.10-2016.09,负责人。

4、陕西省重大科技创新计划,便携式分子诊断检测仪(2012ZKC07-7),2012.06-2014.06,负责人。

5、863课题,基于微纳制造的重大疾病检测装备关键技术研究及系统开发(2012AA040504),2012.01-2014.12,负责人。

6、2012年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细菌的手持式ATP仪研制与应用,负责人。

7、陕西省工信厅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疾病快速分子诊断的荧光定量PCR检测仪产业化(2012AA040504),2011.06-2013.06,负责人。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技术产业化专项,实施荧光定量PCR智能化诊断系统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2008.11-2011.11,负责人。

9、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陕西省生命科学检测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8ZDGC-19),2008.01-2010.12,负责人。

10、“十一五”863重点项目课题,便携式分子诊断生化检测仪(2007AA042104),2007.10-2010.06,负责人。

11、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手持式ATP荧光检测仪,2007.09-2009.08,负责人。

12、陕西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用于疾病分子诊断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核酸检测仪,2007.08-2009.07,负责人。

13、西安市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基于ATP荧光和焦磷酸测序的有害病源快速检测仪,负责人。

产业化成果

在成果转化方面,领导西安交通大学和天隆公司的团队制定产品技术标准十余项、取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医疗器械注册证50个、国际市场准入欧盟CE认证5个、国内首创研制成功手持式ATP细菌检测仪并实现了产业化和市场化。在生物检测和分子诊断方面,对核酸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扩增系统和实时微荧光定量PCR产物检测分析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解决了快速热循环、无机械动作多通道荧光快速均衡扫描检测以及系统集成和示范应用等关键技术问题,集成了微传感技术和微加热技术,提出了实时PCR核酸检测荧光定量新方法,提高了以聚合酶链式反应为特征的以荧光定量检测分析DNA/RNA核酸为目的的生物和病原体检测以及基因分析的灵敏度、准确性和快速性,以此关键技术研制成功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手持式ATP细菌检测仪及核酸提取仪为我国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控、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应急、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检测和非洲埃博拉等疫情中以及奶粉和食品安全检测发挥了重要作用。

科研成果在服务经济社会方面,2009年甲型流感病毒肆虐期间,所在团队主持开发生产的实时定量PCR仪成为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和中国卫生部规定的甲流病毒核酸检测和病例确诊必备设备,检出了陕西省首例和全国数千例甲流确诊病例,得到了国家CDC的复核确认,为替代进口、满足国家重大需求和民生工程做出了重大贡献,为此得到了多位国家领导人的批示肯定。同时“快速检测甲流西安市批量生产关键设备”被国家科技部、发改委、香港大公报以及西安日报等多家官方网站和媒体广为报道。数千台该仪器正在全国各级各类医疗、疾控、食品安全、检验检疫和生物学医学科研部门发挥作用,该成果入选“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2013年H7N9禽流感病毒突发期间主持开发生产的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酸提取仪及配套提取试剂,成功应用于H7N9禽流感筛查工作,实现了从呼吸道分泌物样品中提取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到检测的自动化过程,为H7N9禽流感筛查提供了快速集成解决方案,有力地支撑了我国应对禽流感的防控工作。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彭年才教授带领团队研制的系列核酸检测仪器试剂,服务武汉市新冠核酸检测,并装备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武汉疫情缓解后又紧急驰援绥芬河舒兰市、北京市、新疆、青岛市阜阳市天津市浦东新区等地疫情爆发点,核酸检测设备从完全依赖进口发展到自主可控和大批量应用。支撑全国“两会”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重大活动顺利召开,为有效抑制疫情扩散和病毒核酸检测能力建设提供了强力支撑,先后多次被《央视新闻》、《新闻联播》、《人民日报》、新华出版社及科学网等主流媒体报道。同时开展复工、复学人员核酸筛查及入境国际航班人员的新冠筛查,助力全国复工、复产、复学,阻断境外疫情对内扩散。项目成果新冠核酸检测产品的突出性能,满足了国家重大需求,为本次新冠肺炎防控“早诊断,早隔离,控制疫情,降低传染和病亡率”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此,彭年才教授被中央统战部、工信部等联合评选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获全国创新争先奖、教育部抗疫特岗国家级人才、2020年陕西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荣誉。

参考资料

天隆科技创始人彭年才:“谁说中国制造不行!”_腾讯新闻.腾讯.2021-11-17

领军人物专访 | 用科技力量守护生命健康——天隆科技创始人彭年才_诊断.搜狐.2021-11-18

赞!“最美科技工作者”——天隆科技创始人彭年才教授_彭教授.搜狐.2021-11-18

祝贺我院彭年才教授团队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 重点专项项目.西安交通大学.2022-01-17

“天隆科技”彭年才团队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今日头条·时代商业周刊.2021-11-11

彭年才.西安交通大学.2022-01-17

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科技人物.20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