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八蜡

八蜡

八蜡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祭祀活动,用于祭祀与农业相关的八位神祇。这种祭祀活动通常在每年农历十二月举行,目的是祈求农事顺利和秋季丰收。

历史沿革

八蜡最早见于《礼记》,其中提到:“八蜡以祀四方”,并由东汉经学家郑玄解释为包括先啬、司啬、农、邮表畷、猫虎、坊、水庸和昆虫等八个方面的祭祀对象。此外,《史记》中也有提及,称伊耆氏曾进行蜡祭,因此推测八蜡至少起源于周代。到了唐朝,蜡祭活动变得更加隆重,但在明清时期则时行时止。

仪式与象征意义

八蜡的祭祀被称为八蜡之祭、大蜡之礼或八蜡祭。在中国民间,人们仍然将八蜡视为保护农作物免受害虫侵害的神祇,并在八蜡庙中进行祭祀。《三礼图考》记载了伊耆氏对八蜡的祭祀,其中包括一首《蜡辞》,表达了对土地肥沃、河流回归原状以及昆虫减少的愿望。

参考资料

八蜡.词典网.2024-10-27

“八蜡”与腊八节.中国作家网.2024-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