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蒋介石的后半生

蒋介石的后半生

《蒋介石的后半生》是一本人物历史书,由陈红民撰写,于2010年3月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主要探讨蒋介石的后半生历程,特别是蒋介石在台湾26年对世人影响深远的事迹。

内容简介

蒋介石(1887—1975),是中国近代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如何准确、客观地评价蒋介石,特别是研究较为薄弱的蒋介石的后半生,历来存在较大的争议。书稿专写台湾时期的蒋介石,以信史的角度,为我们完整而准确地勾绘出蒋介石在台湾26年的面貌。中国有“盖棺论定”之说。人死之后,其历史地位基本就确定了。但重要的历史人物往往“盖棺”而不能“定论”,蒋介石即为一例,在他过世之时,海峡两岸对他的评价有着天壤之别。他过世30多年了,无论在政界还是学界围绕他的争论从未停止过:在台湾,对他的评价经历了从“神化”到“丑化”的过程,甚至掀起过一些政潮;在大陆,对他的评价则经历着从“漫画”到“写实”的过程。现实政治的演变与档案材料(尤其是“蒋中正总统档案”与“蒋介石日记”)的不断开放,使得有关蒋介石的研究成为持续的“热点”。

作者简介

陈红民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蒋介石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是国内蒋介石研究的权威学者,著有《胡汉民评传》《台湾政坛风云》《蒋介石全传》等。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重掌中国国民党政权

青岛涵碧楼的新年

二 蒋、李“斗法”

三 复任“总统”

陈诚“组阁”

五 军队大改组

第二章“保卫大台湾”

一 神秘的“白团

二 政工改制,整饬军纪

三“防谍肃奸”与总督

四 弃守海南省舟山岛

五“精神物质总动员”

第三章 朝鲜战争蒋介石政权之起死回生

一“出兵”受挫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突访台湾

三 阻挠停战谈判

四 劫掠志愿军战俘

第四章 改造国民党

一 反省

二 建立“革命实践研究院”

三 改造经过

中国国民党“七全大会”

第五章“反共抗俄总动员”

一“妇联会”

二“救国团”

三“反共抗俄总动员”运动

四“光复大陆设计委员会”

第六章“建设三民主义模范省”

一 建设“模范省”的理论设计

二 推行“地方自治”

三“耕者有其田”与“四年经建计划”

四“反共抗俄战士授田”

第七章“对日和约”与日台关系

一“旧金山和会”的门外客

二“对日和约”的曲折

三 岸信介访台

第八章 争取“美援”的种种努力

台湾海峡“非中立化”与“放蒋出笼”

宋美龄蒋经国访美

三 尼克松访台

四“美台共同防御条约”

五 拒绝“海峡停火案”

大陈岛撤退

七“五二四”反美事件

第九章 整肃内部稳固统治

一 越洋起诉毛邦初

二“王世杰案”

三“吴国案”

四“孙立人兵变”

五 连任“总统”

第十章“外交空间”的伸缩

一 处理与日本的摩擦

二 与外国领导人商讨“国际反共”

三 迎接艾森豪威尔访台

四 与法国断绝“外交关系”

五 度过“台日关系”的危机

第十一章 经受新的内外冲击

一 平息“监察院”、“行政院”间政潮

二 再次任命陈诚“组阁”

三“八二三”炮战

四 为“西藏叛乱”事件推波助澜

五 制定“八七”水灾的救灾措施

第十二章“雷震案”

一“宪政”难题

二 第三次任“总统”

三 《自由中国》的挑战

四“雷震案”

五 接见参加“阳明山会谈”的学者专家

第十三章“反攻”新策略

一 制定《光复大陆指导纲领》

二 派遣武装游击队骚扰大陆

三 策动“毋忘在莒”运动

第十四章 政治新布局

中国国民党“九全大会”上再任总裁

二 推出严家淦任“行政院长”

三 处理陈诚丧事

四 第四次当选“总统”

五 打击瓦解“台独”势力

六 争取海外侨胞的支持

第十五章“中华文化复兴运动”

一“中华文化复兴运动”

二 推行“九年国民义务教育”

三“反共建国联盟”

四“讨毛阵线”

第十六章“外交”大溃败

联合国席位保卫战

二 被逐出联合国

三 失去盟友

四 “台日关系”的决裂

第十七章“革新保台”

一 国民党“十全大会”

二“革新保台”

三 第五次当选“总统”

四 传子交权

第十八章 蒋介石之死

一 晚年生活

二 病逝与治丧

后记

注释

参考文献

参考资料

蒋介石的后半生.中国科学院知识服务平台.2024-09-29

蒋介石政权在大陆的最后时光.知乎专栏.2024-09-28

蒋介石逃亡台湾后,面临怎样的处境?已做好继续流亡准备.网易.2024-09-28

陈红民.浙江大学教师个人主页.2024-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