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本草纲目大辞典

本草纲目大辞典

《本草纲目大辞典》是由李志庸、张国骏编撰,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07年5月出版的辞典类工具书。该书收录了《本草纲目》原著中的药名、方名、病证(症)名、证候名、人名、书名、地名、别名、简称或简写等10余类词条,共计15178个。书前设有词头目录和词目检索表,书后附有词目分类索引,以便于读者使用。

成书过程

编写背景

《本草纲目大辞典》的编写背景源于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这部古代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自明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刊行后,以其极高的学术价值,被翻印近百次,产生了众多后续性著作。为了满足现代读者对《本草纲目》深入研究和应用的需求,亟需编写一部综合性工具书,以解决阅读原著时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因此《本草纲目大辞典》应运而生。

编写人员

出版工作

2007年5月,《本草纲目大辞典》由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内容说明

《本草纲目大辞典》收录了《本草纲目》原著中的药名、方名、病证(症)名、证候名、人名、书名、地名、别名、简称或简写及其他等10余类词条,共计15178个。辞典正文前编有词头目录和词目检索表,并于辞典正文之后附有词目分类索引,以便于广大读者使用。《本草纲目大辞典》正文释义采用编写体例:人名词条,首标本词条汉语拼音、次示其生卒年份、次示《本草纲目》首次引用卷数及部类、后附引用频率。正文述其生活时代及其身份,次字、号,次籍贯,次主要著述。书名词条,首标本词条汉语拼音、次示《本草纲目》首次引用卷数及部类。正文首述撰写年代与作者,次述内容提要及其影响。地名词条,正文首述释义,最后说明相当于现今某处。药名词条,正文首述“基源”(包括拉丁学名),次“别名”,次释正名,次后世别名,次“性味”,次“归经”,次“功用主治”,次“用法用量”,次“宜忌”,次“成分”,次“药理学”。方名词条,正文首述“方源”,次述“药物组成”,次“煎服法”,次“功用主治”。病症名、证候名词条,正文首述释义,次述病因病机,次述辨证分型。别名词条,正文仅说明为某正名词条的别名。简称与简写词条:正文仅说明为某词条的简写与简称。《本草纲目大辞典》正文中词条排列顺序以新编《辞海》排序为准,所收词目中的个别条目虽然已与时代精神相去甚远,但为了尽可能反映原著所涉内容的原貌,辞典编写时仍予保留,并酌加按语,以便于广大读者阅读本辞典时能够加以甄别。

项目资金

《本草纲目大辞典》入选了“‘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体现了其在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方面的价值。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