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廷俊
阎廷俊(1896-1957年)字灼三,河南省西平县谭店乡桂河村人。出生于农民家庭,少时受过高小教育。1918年加入冯玉祥之第16混成旅。因他骁勇善战,做事踏实,又略通文墨,所以逐渐崭露头角,历任班、排、连长。1925年升任冯玉祥之卫队旅第3团第1营营长。南口大战后驻军五原,1927年进军潼关县,升任卫队旅第3团团长。次年在洛阳市晋升为第23师第67旅旅长,从此成为西北军一名将领。
个人简介
中国国民党将领,抗日名将。
在讨伐张作霖、张宗昌的“二次北伐”中,阎旅斩关夺隘,迭挫强敌,受到冯玉祥的嘉许。1930年4月,蒋冯阎中原大战爆发。阎旅配属孙连仲部,与蒋军激战于平汉线。由于各部协同不当,加之国民革命军东北边防军入关拥蒋,到同年9月,反蒋联军失败已成定局,诸将领纷纷自谋出路,阎廷俊也追随孙连仲投蒋,任孙之第26路军第27师第80旅旅长。1936年10月,被国民政府授予少将军衔。
抗战爆发后,他率部先后在平津、娘子关等地抗击日军。1938年率部参加台儿庄大捷,这是他一生参与的最辉煌的战役。后转战湖北、河南省等地抗日。
1945年他在南京退役,转而从事城市建设工作。1957年病逝。
河北抗战
1937年抗战爆发。7月9日,正在淮安市整训的第26路军就接到了北上保定市、石家庄市一线,支援宋哲元之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保卫平津的命令。12日,26路军开拔北上,踏上了抗战的征途。部队进入河北省后,沿平汉线要点良乡镇、窦店、琉璃河镇、涿州市等地配置兵力,赶筑工事,准备抗击日军进攻。
8月11日,第27师奉命向良乡推进,直抵南岗洼,将入侵这一带的日军包围。丰台区日军闻讯驰援,双方首次发生战斗。阎廷俊和师长冯安邦均亲临前线督战,官兵们奋勇出击,与日军展开白刃搏斗,终将日军打退,取得首战胜利。13日,日军集中兵力向良乡多宝佛塔阵地进攻。阎廷俊旅第159团与黄樵松旅第158团协同作战,凭借预筑工事顽强抗击,予敌以重创。18日,日军第20师团向坨里一带大举进攻,守军第31师(师长池峰城)被迫退至八十亩地村和南观村一线,倚石河西岸据守。次日,第31师因伤亡过大,改由第27师第80旅接防。从20日开始,日军以炮火猛轰守军阵地,然后在飞机掩护下发动猛烈进攻。这是阎旅自北上以来面临的最强劲的攻势。阎廷俊镇定自若,指挥所部死守阵地,并组织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大刀队频频向日军发动反冲击,力求在被动中争取主动。双方拉锯十余次,日军死伤500余人也未能取得进展,被迫停止攻击。第80旅也为此付出伤亡600余人的代价。21日晚,阵地交由张金照第30师接防,第80旅撤至八十亩地村以南朱各庄、举头岗一线休整。
23日是,八十亩地村失守,日军大举南犯。孙连仲致电阎廷俊视敌情相机转移,但阎旅长拒绝撤退,毅然率部抵抗,战斗异常激烈。在80旅的抵抗下,日军又一次停止了攻击。随后几天里,阎廷俊又亲率第160团,协同第30师在琉璃河一线与日军交战,歼敌数百名。
至9月中旬,日军攻陷房山区县城,第26路军退据马刨泉河西岸,与敌对峙。第80旅奉命驻守涿州城,阎廷俊兼任涿州城防司令。此时,涿州市已成为平汉线北段的防御重心,得失牵动全局。阎下令加强城防,积极备战。
鏖战娘子关
10月上旬,日军第20师团连克滹沱河北岸的灵寿县、平山县、新安、正定县和石家庄市,准备西进山西省。第2集团军(9月30日由第26路军改编而成)奉命西移,协助晋绥军守卫晋东。
10月12日,第27师抵达娘子关一线,其中阎廷俊之第80旅集结于娘子关附近。14日拂晓,第27师向旧关之日军发起反击,但由于日军火力炽烈,战至17日,未能奏功。20日,日军发动进攻,冯安邦、阎廷俊指挥部队据险死守,与敌形成对峙。22日,日军增兵攻击,第27师伤亡惨重,被迫沿正太路西撤。转移途中,突遭日军包围,经力战才得以突围。随后向太原市转移,继而移守汾河西岸。经连日苦战,第27师歼灭日军第20师团第77联队长鲤登行一大佐以下千余人,自身伤亡达2000余人,其中阎廷俊第80旅伤亡在千人以上。
坚守台儿庄
1938年3月,第2集团军划归第5战区指挥。其时,日军第10师团正企图攻占徐州市,打通京沪铁路。由于第2集团军素以善守著称,李宗仁决定以该部守御台儿庄。
3月18日,第2集团军由许昌市东进,24日抵达台儿庄,并迅速展开。第27师担任城外右派防御,准备侧击日军左派。27日,日军对台儿庄发起攻击,占领城寨东北角。阎廷俊指挥第80旅与城内第31师合力抗击,使日军未能扩大占领区。次日,阎旅又与第31师一部协同出击刘家湖之敌,将该敌包围,激战持续到31日,歼敌千余人,有效地牵制了日军对台儿庄区的攻击,减缓了城内守军压力。
当台儿庄濒于失守之时,为支援城内守军,4月2日凌晨阎廷俊组织敢死队500余人,趁夜从东门攻入城内,突袭城内日军,一度攻占东门和城东北角,歼灭日军600余人。同日,日军第10师团第10联队向第80旅发动疯狂反扑,双方展开空前惨烈的阵地战。此战第80旅伤亡800余人,两名营长阵亡,歼灭日军600余人。日军在战斗详报中写道:“研究敌第二七师第八○旅自昨日(1938年4月1日)以来之战斗精神,其决死勇战气概,无愧于蒋介石的极大信任。凭藉散兵壕,全部守兵顽强抵抗直到最后。宜哉,此敌于此狭窄的散兵壕内,重叠相枕,力战而死之状,虽为敌人,睹其壮烈亦将为之感叹。”(日本防卫厅研究所战史室《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第二卷第一分册第37页)
4月3日,日军第10师团濑谷支队与第5师团坂本支队会合后,从北、东、南三面包围台儿庄区,对守军发起更猛烈的进攻。城内外中国军队合力奋战,付出巨大代价,终于挫败日军攻势。4月4日,外围中国军队源源开抵台儿庄,对日军构成大包围态势。5日,阎廷俊再组敢死队,夜袭台儿庄东北之敌,一举攻占孟庄、裴庄、邵庄、彭村、沧浪庙等地,日军向东北、西北方向溃退。至7日,台儿庄一带日军被中国军队彻底肃清,台儿庄大捷取得决定性胜利。
随后,阎廷俊又指挥第80旅参加县追击战,堵击逃窜之敌。4月中旬以后,由于日军大批援军到来,抗日战争第五战区由进攻转入防御。阎旅在峄县以南监视当面之敌。5月5日,阎旅又与日军第10师团第63联队激战于泥沟西庄,毙敌大队长吉帜重治少校以下400余人。
台儿庄大捷后,阎廷俊以战功升为第27师副师长(仍兼第80旅旅长)。
军旅尾声
徐州市突围后,孙连仲鉴于抗战以来第2集团军损失惨重,尤其是干部缺员很多,遂成立干部训练团,并亲兼团长,任命阎廷俊为副团长兼教育长,主持干训团工作。
1940年春,阎调任鄂北抗日游击总指挥(指挥部设于高城),统率鄂北各县地方武装,在随县、枣阳市、襄阳市、樊城区一带配合中国国民党正规军开展游击战争。
同年底,阎又调任河南省第四区专员兼豫北抗日挺进纵队司令。
1945年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