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群栖

群栖

群栖是指某些动物群体的生活习性,包括取食群集、繁殖群集和适温群集等多种形式。

形态特征

群栖现象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如鸟儿在空中飞行、昆虫四处觅食以及兽类集体生活的场景。这种群居生活方式不仅具有趣味性,还是动物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

分布范围

青海湖鸟岛

位于青海省西北部的一个长形岛屿,长约半公里,常驻有十多万只不同种类的鸟类,占全岛总面积约70%。

西藏高原班公湖

地处世界屋脊——西藏高原阿里地区,拥有五个鸟岛,春季迎来成千上万只斑头雁中华秋沙鸭棕头鸥等鸟类。

秘鲁查群岛

这个著名的沈阳鸟岛拥有超过六百万只海鸟,当它们起飞时,天空几乎被黑色所覆盖。这些海鸟每天消耗大量的鱼类资源。

中国渤海蛇岛

岛上以蝮虫为主,数量多达数万条。

云南西双版纳蝴蝶会

这里曾记录了一次聚集千万只彩蝶的壮观景象。

生活习性

取食群集

动物群集通常是为了获取丰富的食物来源。例如,大凯马达岛上的亚洲蝮属能够捕食迁徙途中小憩的益鸟,而秘鲁鸟岛上的海鸟则得益于海洋生物的丰富供给。

繁殖群集

繁殖群集主要受气候和食物条件影响。青海湖鸟岛因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吸引了大量鸟类在此繁殖。

适温群集

一些鸟类会随季节变化而迁徙,以寻找适宜的温度和食物条件。例如,燕子和杜鹃会在冬季南迁过冬,春季北归繁殖。

自我保护

动物群集也有助于自我保护,通过集体行动抵御外部威胁。

参考资料

湖师标本馆⑯ | 金丝猴——高山精灵.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24-10-29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滇金丝猴.关注森林网.2024-10-29

常见动物的生活习性-鸟类.个人图书馆.202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