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姓
围姓是一种源自清朝中期广东地区的赌博形式,最初由文人参与,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广泛流行的赌博活动。
历史背景
围姓起源于清中广东山紫村机房中人的斗彩,文人们先将参加科考者的姓氏搜集起来,剔除大姓,猜圈能中榜者,待揭榜后核对猜圈的准确性,输者出酒钱。咸丰十一年(1861年),由于广东贡院在太平天国战争中被焚毁,官府无力修复,因此采用围姓筹资的方式修复贡院。这成为中国历史上首次官府批准的赌博活动。尽管清政府一贯禁止赌博,但此次围姓赌博并未引发任何问题。围姓赌博持续了两年,直到贡院重建完成。此后,围姓赌博在广东地区时开时禁,取决于地方财政状况和官员的态度。这种赌博形式与广东财政产生了紧密联系。
赌博规则
围姓的具体赌法是由票局制定规则,排除一些常见的大姓,如张、李、王、陈等,因为这些姓氏的考生较多,中榜的可能性也较大。赌局仅限于在规定的少数姓氏中猜测中榜者。在各种官方考试前,票局会公布参加考试的小姓,赌徒从中选择20个姓氏组成一票,票价一般为一元。票局收到票款后,会给赌徒发放号码凭证,以便日后兑奖。票局根据猜中姓氏的数量和等级分配奖金,分为头彩、二彩、三彩三个等级,每一簿(即1000元)中有600元用于派彩,200元充作税款,另外200元作为票局的利润。头彩最高可达300元,这意味着如果购买的一票中奖,可以获得高达300倍的回报。然而,实际上中奖的概率非常低,票商每局都能获得稳定的收益。最初的围姓赌博仅限于乡试,随着需求的增长,逐渐扩展到其他官方考试,甚至包括县级和市级的小型考试。
社会影响
围姓赌博的盈利规模堪比罂粟贸易,但由于它是官府批准的合法活动,不存在法律风险。想要获得承办权的人必须与官府保持良好的关系。围姓赌博不仅需要地方上的儒商才能承办,而且还需要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普通的赌商很难涉足其中。
参考资料
围姓的意思|围姓是什么意思.查字典.2024-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