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剑阁县广播电视台

剑阁县广播电视台

剑阁县广播电视台成立于1996年1月,属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内设总编室、新闻部、社教部、外宣部、广播节目部、广告部、技播部七个部门,现有职工20人。

发展历史

剑阁县广播电视台位于剑阁县县城所在地下寺镇沙溪坝,根据广播电视宣传、网络发展和行业管理的要求,实行局台合一体制,电视台内设5个部室。同时,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以国有独资形式组建了“剑阁县宽带综合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汶川大地震后,剑阁县广播电视台紧紧抓住灾后重建机遇,先后建起了180平米多功能演播室、80平米新闻演播室,配备了相应的音视频及灯光系统;添置了17台(套)广播级数字标清摄录一体机和9套非线性编辑设备,建成了制作、播出、媒资一体化网络系统;购置了6讯道数字标清电视直播车;装修了电视配音室、化妆间和广播录音室、直播间,并配备了相关录制、直播、传输、发射设备;修建了配电室,安装了变压器、柴油发电机组,配置了UPS电源,保证了供电系统的“三重”备份。硬件设施的改善为提高节目质量、提升宣传水平打下了坚实地基础。

截至2011年6月,县广播电视台共编播《剑阁新闻》1472件,制作并播出《法制剑阁》、《金色农业》、《剑阁新视野》等栏目10多期,播出《剑门关》等专题片5部,组织现场直播、录播节目6次,上送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新闻2件,上送四川广播电视台播出新闻30多件,上送广元市电台、广元电视台播出稿件165件。

2012年8月31日,剑阁县广播电影电视局与剑阁县文化新闻出版局进行了合并整合,组建了剑阁县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剑阁县广播电视台改属之。

人员编制

全县现有广电职工194人,局台定编38人(局22人、台16人),乡镇广电干部职工133人(财政定额补助76人、自收自支57人),网络工人23人,并建立起适应现代广播电视系统的业务、劳资人事和资产经营一体化管理。

截至2015年底,设台长(正科级)1名,副台长1名,总编辑1名。内设总编室、新闻部、社教部、外宣部、广播节目部、广告部、技播部七个部门。现有职工20人,其中:事业编制13名,控制编3名,参公人员6名,借调人员2名;有男职工 12 人,女职工 8 人,大专以上学历20人,中级职称4人,中共正式党员18人,35岁以下职工10 人。

电视栏目

• 《剑阁新闻》

• 《法治剑阁》

• 《政风行风面对面》

• 《政风行风面对面》电视专题节目定位为剑阁电视台的舆论监督节目,由该县纪委、宣传部、监察局主办,剑阁县广播电视台承办,将组织全县与群众利益相关的执法单位、经济管理部门和公共服务行业参与。节目每月一期,每期一个职能部门参与。采用直播和录播相结合,以热线电话及短信方式与观众互动,以主持人与访谈对象交流谈话为主。节目由《本期话题》、《热点扫描》、《难点追踪》、《百姓声音》、《信息反馈》等子栏目组成。

• 《剑阁新视野》

• 《金色农业》

• 《劳动保障》

• 《人口与计生》

• 《雄关党旗红》

• 《剑州讲坛》

• 《剑门故事》

截至2015年末,剑阁县广播电视台开设了电视新闻综合频道和广播新闻综合频率,定位以综合性的时政新闻、专题节目为主,开办了《剑阁新闻》、《雄关党旗红》、《法治剑阁》、《政风行风面对面》、《剑门关讲坛》、《剑阁警方》、《魅力乡村行》、《民政之窗》、《移民攻坚》、《提案面对面》、《委员履职》等电视栏目和《乡村艺苑》、《文化田野》、《乡村大视野》、《致富大篷车》、《文艺欣赏》、《健康快车》等广播栏目,具有较强的时效性、新闻性、可视(听)性。

机构设置

内设总编室、新闻部、社教部、外宣部、广播节目部、广告部、技播部七个部门。

新闻部

总编室

广告经营部

制作部

技播部

1.

新闻部

2.

总编室

3.

广告经营部

4.

制作部

5.

技播部

主要成就

现已通过光纤有线传输至全县57个乡镇,549个村,节目覆盖68万人口。全台年采编新闻稿件2500 件,制作专题片50余部;在市台上稿500件以上,省台上稿30件以上;每年在省、市节目创优中获奖15件以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