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主
共主,亦即宗主,自人类文明早期阶段、国家形成过程中或产生国家以后,各个部落或共同体所共同承认或推崇的盟主,或封建时代各个王国、诸侯国共同承认的中央政权。近现代用语,共主也可叫“宗主国”。但这里所指的盟主并不是拥有完整的统治权,而只是相当于一个“首领”,某些权力被分散到了各个诸侯手里,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的历代“君主”都是“首领”,其并不具备“皇帝”的特征与权力。
基本介绍
古代的中原地区,最早产生“共主”即可能在进入青铜时代后,原始社会末期或龙山文化时期具备产生共主的条件。
黄河文明后期中原王朝夏朝、商朝和周代的前期,中原夏、商部落首领,商、周(东周、西周)朝君主和王室即为共主,中国最迟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进入封建社会,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这种“共主”制度便不复存在,随之而来的就是持续几千年的中央集权制度,而中国从秦统一六国后才真正进入实体国家,所以秦始皇才是让中国的各诸侯国合为一体的历史第一人!在古罗马时代,罗马朝廷和罗马皇帝即为各个王国的“共主”,中世纪的罗马教廷即为欧洲乃至北非各个王国的“共主”。
儒教文化圈内,从周代开始以天子作为共主头衔,秦朝则使用皇帝头衔,之后共同使用作为越南、朝鲜等周边国家的共主。隋唐时期,日本也开始使用天子作为对等的称号,不再视中原为主。天主教文化圈内,罗马帝国和罗马皇帝即为各个王国的“共主”,中世纪的罗马教廷和罗马教宗即为欧洲乃至北非各个天主教教区的“共主”。
东正教文化圈中的沙皇与之等同,为各东正教君主国的共主。草原文化圈的各民族,如蒙古族、女真人、突厥人、匈奴人,各部落间为了团结力量,共同推举一位共主(匈奴的单于、突厥的可汗、蒙古的大汗),并基于此建立了数一数二的大帝国并建立了特殊的权力划分制度,如蒙古帝国时期的四大汗国(孛儿只斤·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钦察汗国、伊利汗国)以及清朝初年的八旗制度。
伊斯兰文化圈内,自从阿拉伯帝国灭亡后,哈里发为逊尼派共主,哈里发国为其统治的国家。伊玛目为什叶各派使用的共主头衔,伊玛目国为其统治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