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开区中营小学
南开区中营小学(Tianjin Zhongying Primary School),原名官立模范两等小学堂,成立于1906年3月5日,是天津市最早的官办小学,位于天津市南开区西北角中营前街2号。
南开区中营小学最早建于朱棣年间,历史上是兵营,1906年改为天津官立模范两等小学堂。南开区中营小学先后更名十三次,1964年,改名为天津市南开区中营小学,至今沿用。南开区中营小学原占地面积8395.56平方米,建筑面积3430.85平方米,扩建后占地30亩,建筑面积达15000平方米。前后共有7个院落,4排南北房屋,2行东西房屋,最后是一座礼堂,具有清末民初年间的建筑特色。天津市南开区中营小学有20个教学班,1044名学生,67位教职工。
南开区中营小学作为区红星艺术团成员校,学校连年在区各类艺术比赛和展演中获一等奖,在国家、市级比赛中获一、二、三等奖多项。
历史沿革
天津市南开区中营小学原名天津官立模范二等小学。1905年(清光绪31年),袁世凯在津兴办学务,命学务督办卢木斋开始筹建天津市官立模范二等小学。后来,校名曾易名为河北省立第一模范小学、河北区师范附小等。1960年,被命名为天津市南开区中营小学至今。2005年4月27日,天津市南开区中营小学新校舍工程破开工。2006年5月31日,新校舍建成。
办学条件
办学规模
天津官立模范二等小学位于南开区西门里路中营前里1号,从前的中营小学是一座营盘,目前是重点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该旧址占地面积为10395.56平方米,建筑面积为7613.45平方米。2005年4月27日国家共投资三千四百万元就地扩建了中营小学,2006年5月31日建成。扩建后的校舍占地面积约30亩,总建筑面积约15000平方米,其中保留原校舍2100平方米。
硬件设施
学校拥有一流的硬件设施—现代化教学楼、体育馆、学生食堂、专用教室,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中心,计算机网络教室,标准的塑胶跑道运动场,满足了学校的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
师资力量
1905年,刘宝慈先生被任命为堂长(校长)。刘宝慈先生治学严谨,爱生如子,以校为家,终日操劳,为学校的创建、发展以及人才的培养做出了卓越贡献,第一任校长奠定了良好基础,其继任的历届校长兢兢业业,使中营小学成为享誉津门乃至全国的历史名校。中营小学的广大教师辛勤耕耘,涌现出了像胡定九、许大本、张淑英、杜蕴珍、靳家彦等一批名教师。
办学成果
2020年12月,该校学生艺术团(舞蹈)入选第一批天津市优秀学生艺术团名单。
校园文化
百年来,学校始终秉承"坚持以全体师生的整体和谐发展为本,创高水平高质量的优质学校"的办学理念,始终倡导"勤、朴、敏、健"之校风、"勤学多思"之学风、广大教师共同践行着"严谨善导"之教风。
今天的中营小学,以百年的文化积淀为依托,确立了新的办学目标:"以百年文化底蕴为基础,创办优质教育,建设学习型学校,办全市领先,全国一流的现代化模范小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和"以雷锋精神育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已经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
校园环境
学校为砖木结构楼房,外立面为青砖清水墙面。教学楼为1984年在旧教学楼的基础上原貌重建(原为二层建筑),坐北朝南,为混合结构三层楼房,由外廊环绕相连,整体建筑正房为教室,东西两侧为办公用房。是一座折中主义风格建筑。校舍为平房,外立面为青砖铺成、顶部为瓦顶。此外,校园内还设有长廊和庭院,庭院内种有紫藤、松柏和杨属等植物。1942年秋,学校建立竹生亭,取原校长刘宝慈先生号竹生命名,亭内立有刘宝慈全身大理石雕像。
知名校友
中营小学培养出了大批国家栋梁之材,如:天津市近代十二大名医朱宪彝、朱宗尧、杰出的戏剧艺术家焦菊隐、高级工程师李福景、著名书法家龚望、著名画家刘子久、杜滋龄、经济学家梁思达等等。
参考资料
南开区中营小学 百年老校传闻证实(组图).北方网.2024-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