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占福
高占福、男、回族,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人。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回族史专业毕业。现任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副院长、教授、全国伊斯兰教 经学院统编教材编审委员会教材编审协调办公室主任、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委员、中国回族学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宗教学会理事、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理事、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民族宗教理论甘肃研究基地研究员等职。
人物介绍
高占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从事中国伊斯兰教文化及中国穆斯林民族历史与现状的研究,著(合著)有《西北穆斯林社会问题》等6部著作,发表研究中国伊斯兰教及回族等穆斯林民族的学术论文和文章130多篇,总计200多万字。
历史人生
5岁时,高占福便失去了父亲,30岁刚出头的母亲拉扯着5个子女,各种艰辛不是一般人所了解的。勉强读完小学、初中,不满16岁的高占福便因家庭负担太重,而辍学成为一名翻沙工人。那时很多人认为能有一份工作已经很不错了,即使是干最苦、最累、最脏的翻砂工,但高占福不这么想,凭着对文学的热爱,他丝毫没有放松学习,写剧本、写散文、写诗歌,一直是他生活一部分,他的才华也因此不断成长、进步。机会是给与有准备的人。1977年恢复高考,使高占福看见了实现梦想的曙光,尽管只有初中学历,尽管被人认为不自量力,他义无反顾地参加了那一年的高考,虽然数学成绩不理想,他还是以语文和政治全州第二的成绩进入了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
四年校园生活,最令人难忘的是同学们对学习的渴望,它在那个艰苦时代使人感到精神富足。那时,操场上经常放映电影,却很少有人去,教室里却黑压压一片,因为这好不容易得来的学习机会,大家都十分珍惜,仿佛失去一天,就可能会影响一生。高占福也一样,他意识到人在该付出的年龄段就该付出,一定不能放弃追求,否则便是一辈子的后悔。
毕业后,高占福被分配到甘肃省民族研究所,十几年埋头于民族研究工作中,并从研究室主任做到研究所副所长。之后,被调到甘肃省民委政策研究所做主任。而后一次很偶然的机会,中央宣传部、中央党校等六部委征集有关邓小平理论学习的文章,他与另一人的合著,成为当时代表甘肃省唯一入选的作品,并获得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国家民委民族理论研究二等奖等。不久,高占福被借调到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工作,并以自己横溢的才华和谦逊的工作态度得到领导、同事的信赖和肯定。2002年,高占福调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从事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的管理和教学研究工作。
如今,高占福所拥有良好的治学环境,有份量的研究成果,以及在中国伊斯兰文化研究中的地位是被人称道的,但很少有人注意到站在事业和人生峰巅的他,脚下的山峰恰恰是屹立在求学之坚韧,治学之恒心和人生之苦难堆砌的高原上,像珠峰依托着深厚的青藏高原而雄踞世界峰巅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