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黄色虹蚺

黄色虹蚺

黄色虹蚺(学名:Epicrates inornatus),又名波多黎各蚺蛇或波多黎各虹蚺,是一种幼长、陆生及胎生的蟒蛇。它们可以长达5-9尺,主要以细小的哺乳纲、鸟类及蜥蜴为食。黄色虹蚺是波多黎各的特有种,尤其是在喀斯特地区及岛的西端。

分布

黄色虹蚺主要分布在波多黎各,特别是在喀斯特地区及岛的西端。

生活习性

黄色虹蚺会用颚部捉住猎物,用身体卷住及收紧,直至猎物窒息为止。它们会先从猎物的头部吞下。由于喀斯特地区有很多洞穴,黄色虹蚺会吃蝙蝠。它们会挂在洞穴入口,等待蝙蝠飞出来,以其颚部捉住猎物。

繁殖

黄色虹蚺是胎生的蟒蛇,怀孕的雌蛇可以生23-26条幼蛇。幼蛇从未被饲养,故其习性不明。

物种保护

黄色虹蚺曾经在波多黎各相对丰富,但由于伐木导致它们失去栖息地,加上被入侵的獴掠食,它们的数量在1900年的考察中发现已经变得稀少。近几年虽然再有发现它们的踪影,但却未能回到昔日的数量。黄色虹蚺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5年 ver 3.1——最不关注(LC),以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CITES)2019年版附录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