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文学史
《满族文学史》是一本介绍清代后期满族文学史的图书,由赵志辉撰写并于2012年由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内容包括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时期的满族文学史,涉及昇寅与宝琳、宝珣父子和其他诗人的诗作,觉罗舒敏、崇恩、廷奭家族的诗文,恩锡的诗与词以及同时期文人诗词,承龄诗词与遐龄杂录,崇实、庆康、多敏的诗作,长善、魁玉及诗作等。该书的唯一标识符为108.ndlc.2.1100009031010001/T1F24.006423256。
内容简介
《满族文学史(第2卷)》作为一项崭新的科研成果奉献于学林,已受到中外学者的极大重视,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个开拓的成果。
图书目录
本卷概说
第一章 创业时期的满族文学
第一节 努尔哈赤的创业功绩与此期文学
第三节 《满文老档》及其文学价值
第四节 鬼神志怪故事《尼山萨满传》
第二章 清代前期满族文学的先驱者
第一节 顺治时期满族文学发展的背景与条件
第二节“文章乘运早”的高塞
第三节“八旗文士之开山者”鄂貌图
第四节“八旗文字最早者”卞三元
第一节 康熙之治及其文化建设
第二节 玄烨的御制诗
第三节 玄烨的御制散文
第四节 玄烨的诗文理论
第四章 清代前期宗室诗人的诗文
第一节 清代前期宗室诗人创作概况
第二节 贝子吞珠及其诗作
第四节 塞尔赫及其《晓亭诗钞》
第五章 宗室诗人蕴端及其诗歌
第一节 岳端的生平与创作
第二节 岳端诗歌思想内容
第三节 岳端诗歌的艺术风格和成就
第六章“宗室高人”爱新觉罗·文昭及其诗歌
第一节 文昭的生平与创作
第二节 文昭的诗歌创作
第三节 文昭的诗歌艺术特点及其诗歌理论
第七章 清代前期文学皇子的诗歌与文论
第一节 文学皇子及其诗歌概述
第二节 雍正帝的诗文
第三节 爱新觉罗·胤禧允禧的诗
第四节 文学皇子的文艺理论
第八章 清代前期满洲士人的诗歌创作
第一节 满洲士人诗歌创作概述
第二节 满洲士人诗人群
第三节“足为模范”的顾八代
第四节 三朝名臣徐元梦
第五节 顾命重臣西林觉罗·鄂尔泰
第六节 布衣诗人马长海
第七节 边塞诗人阿克敦
第九章 满族文学大家纳兰性德
第一节 不凡的身世,丰富的著作
第二节 纳兰性德的词
第三节 纳兰性德的诗
第四节 纳兰性德的赋和散文
第五节 纳兰揆叙及其诗作
第一节 曹寅及其《亭集》
第二节 佟氏家族的诗文
第四节 范承谟及其《忠贞集》
第五节 李锴与陈景元的诗文
第十一章 清代前期宗室与满族士人的散文创作
第一节 满族散文创作概况
第二节 宗室作家的散文
第三节 爱新觉罗·胤礼允礼的散文创作
第四节 满洲士人的散文
第十二章 满族著名文学家纳兰常安
第一节 纳兰常安的生平与创作
第二节“受宜堂”诗歌
第三节 纳兰常安的散文
第四节 纳兰常安的诗文理论
第十三章 清代前期的满族戏剧
第一节 满族戏剧创作概况
第三节 汉姓满族剧作家曹寅
第四节 宗室戏剧家岳端的《扬州梦》
第一节 沈阳唐英的生平与创作
第二节 《陶人心语》中的诗文
第三节 《古柏堂传奇》
编辑推荐
《满族文学史(第3卷)》编辑推荐:中国第一部《满族文学史》作为一项崭新的科研成果奉献于学林,已受到中外学者的极大重视,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个开拓的成果。《满族文学史(第3卷)》由赵志辉主编。清代中期的满族文学,时代为乾隆元年(1736)至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之前,即主要指乾隆、爱新觉罗·颙琰朝至爱新觉罗·旻宁二十年的满族文学。
目录
本卷概说
第一章 章佳·尹继善的诗歌和散文
第一节 尹继善的生平与创作
第二节 尹继善的诗歌思想内容
第三节 尹继善的诗歌艺术成就
第四节 尹继善的散文
第二章 乾隆时期宗室诗人的诗歌
第一节 乾隆时期宗室诗人群
第二节 宗室诗人书诫
第三节 永意及其《神清室诗稿》
第四节 爱新觉罗·永忠及其《延芬室诗稿》
第五节 乾隆时期宗室诗人的诗歌理论
第六节 雍正皇子的诗歌
第三章 爱新觉罗·敦诚的《四松堂集》与爱新觉罗·敦敏的《懋斋诗钞》
第一节 兄弟诗人敦敏与敦诚的家世
第二节 敦诚的记游诗和驳论文
第三节 敦诚表现隐居思想的诗文
第四节 敦诚的田园诗和村居诗
第五节 敦诚的咏物诗
第六节 敦诚的怀古诗和感怀诗
第七节 敦诚诗歌的艺术特色
第八节 敦敏的生平与《斋诗钞》
第四章 爱新觉罗·弘历弘历的诗文与其皇子的诗歌
第一节 弘历的诗歌
第二节 乾隆的散文
第三节 弘历的文章理论
第四节 永城市与《寄畅斋诗稿》
第五节 永珞与《九思堂诗钞》
第六节 皇子大诗人永理
第七节 永堪与《日课诗稿》
第八节 爱新觉罗·颙琰颐琰的诗文
第五章 乾隆时期满族士人诗歌
第一节 满族士人的诗歌创作
第二节 观保和德保县的诗歌
第三节 明泰与《拙庵诗钞》
第四节 和琳与《芸香堂诗集》
第五节 图塔布与《枝巢诗草》
第六节 诗人萨哈岱
第七节 铁保的生平事迹
第八节 铁保诗词的内容与风格
第九节 铁保的诗论
第六章 嘉庆爱新觉罗·旻宁时期满族诗词创作
第一节 斌良与《抱冲斋诗集》
第二节 文冲与《一飞诗钞》
第三节 其他满族诗人词人作品
第七章 清代中期宗室作家的散文
第一节 满族散文的发展
第二节 宗室作家的散文
第三节 永恩的诚正堂散文
第四节 成亲王永理的散文
第五节 昭裢的《啸亭杂录》
第八章 宗室著名文学家裕瑞
第一节 思元斋诗
第二节 思元斋散文
第三节 裕瑞的诗文理论
第九章 英和与奎照父子的诗作
第一节 英和的生平与创作
第二节 英和诗作的思想内容
第三节 英和诗作艺术特色
第四节 奎照的生平与诗作
第十章 清代中期满族士人的散文和杂著
第一节 满族士人的散文名篇
第二节 章佳·阿桂的散文
第三节 满族士人的杂著
第四节 麟庆与《鸿雪因缘图记》
第五节 乾嘉时期满族士人的诗集序跋
第十一章 清代中期的满族小说
第一节 满族小说概况
第三节 庆兰与《萤窗异草》
第四节 满族小说理论
第十二章 伟大的满族作家曹雪芹与《红楼梦\u003e
第一节 曹雪芹族属探源
第二节 曹雪芹的创作思想
第三节 《红楼梦》的思想内容
第四节 《红楼梦》反映的满族习俗
第五节 《红楼梦》人物分析
第六节 《红楼梦》的艺术成就
第七节 曹雪芹的诗文理论和美学观
第十三章 清代中期的满族戏剧与民间文艺
第一节 满族贵族的内廷大戏
第二节 宗室戏剧家庄恪亲王爱新觉罗·胤禄
第四节 满族剧作家
第六节 满族民间文艺家戴全德与得硕亭
第一节 文康的生平与家世
第二节 《儿女英雄传》创作动机
第三节 《儿女英雄传》思想内容
第四节 《儿女英雄传》民族特色
第五节 《儿女英雄传》艺术成就
第十五章 呼尔拉特·多隆阿诗文与恒龄诗作
第一节 多隆阿生平与著作
第二节 《慧珠阁诗钞》思想内容
第三节 《慧珠阁诗钞》艺术特色
第五节 恒龄的诗作
第一节 奕绘身世与生平
第二节 奕绘诗词思想内容
第三节 奕绘诗词艺术特色
第四节 顾太清身世与创作
第五节 顾太清诗词思想内容
第六节 顾太清诗词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