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仙祠
“四仙祠”坐落于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相山镇相山山顶,海拔约1214米。该建筑群始建于南宋时期,历经多次重建,均在原址基础上进行。四仙祠以其独特的建筑形式而闻名,其围墙共有四层,每一层厚度均为1.5米,且逐层向内收缩1.2米,远观犹如金字塔形。整个建筑均由石料构建,与周围自然环境和谐融合。这一建筑奇迹展现了中国古代工匠卓越的技艺,同时也反映了建造者的天人合一理念。四仙祠作为江西现存最大规模的道观遗址,对于研究南宋及以后时期的建筑工艺具有重要价值。
建筑特色
四仙祠的建筑特点在于其全部采用石料堆砌而成,未使用任何卯榫或其他粘合剂,但却能够牢固地融入周围的环境中。在四仙祠内部,有一座高达6.6米的山门,由数块巨石组成,上面雕刻着四个奇特的合体字,经考证分别代表“道岸”“巴陵”“天共”和“相山”。
名称来源
四仙祠因供奉四位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梅福、栾巴、邓紫陶和叶法善而得名。
考古发现
在四仙祠附近,考古学家们还发现了另一处类似的建筑遗迹,位于相山主峰,海拔约为1224米,占地面积达1600平方米,同样也是全石材构造。这两处遗址都采用了纯石料堆砌的方式,没有使用传统的木工连接方法,这些建筑是如何保持稳定至今仍是个谜。此外,四仙祠内的四个合体字的具体含义尚待进一步的研究和解读。
参考资料
抚州神秘古幽的“金字塔”.抚州市人民政府.2024-11-18
四仙祠.王朝网络.2024-11-18
“会灵洞天”—— 崇仁相山寻仙记.8264户外.202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