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郑卓群

郑卓群

郑卓群(1914-1942),原名不详,别号铁抗,出生于广东省潮阳县廓都平和西地区,他被誉为“神童”。在五都中学(现潮阳第一中学)就读期间,与同学萧遥天陈大羽共同创立了“柿社”文艺团体。1942年2月,郑卓群在新加坡被日军杀害,享年29岁。

人物简介

完成学业后,郑卓群迁至汕头市,在濠江区担任教师,并创建了名为“海燕社”的文艺组织。他的创作活动不仅限于本地,还积极向国内外刊物投稿。他还出版了一部散文集《唇》,展现了他在文学领域的多样才能。

为了躲避国民政府对文化界的压制,郑卓群在1930年代辗转于福州、香港特别行政区上海市、南京等多个城市。1936年,他前往新加坡发展,先后在《星洲日报》的“晨星”文艺副刊、《文艺》周刊以及《总汇报》的“世纪风”副刊担任编辑工作,并负责《文艺长城》杂志的编辑事务。1939年,他转至马来西亚邦咯岛教授课程,并继续通过《星洲日报》等媒体宣传抗日救国的理念。

1942年2月,郑卓群在新加坡遭遇日军岗哨时,因为不愿屈服于日军的侮辱性行为,最终被误认为违反指令而遭到杀害,当时他只有29岁。

参考资料

他们都是郑氏金浦系的,他们值得我们点赞!.搜狐网.2024-09-25

朱崇科|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实践——论新华文学中的中国粤文化再现与建构.搜狐网.2024-09-25

民国文学.艺术之家.2024-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