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本斋烈士陵园
马本斋烈士陵园,是聊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张鲁镇。
马本斋烈士陵园始建于1944年2月,分别于1985年、2010年、2017年进行修缮改造。2019年,马本斋烈士陵园开始对展馆进行重新布展。马本斋烈士陵园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占地面积5800平方米,由纪念广场、纪念碑、纪念亭、展馆等组成。
马本斋烈士陵园是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聊城市国防教育基地、聊城市革命老区教育基地。
历史沿革
马本斋烈士陵园始建于1944年2月,分别于1985年、2010年、2017年进行修缮改造。2019年,马本斋烈士陵园开始对展馆进行重新布展,对展馆内所有图版雕像设施进行更新。
地理位置
马本斋烈士陵园位于聊城市莘县张鲁镇南街村南。
陵园布局
马本斋烈士陵园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占地面积5800平方米。马本斋烈士陵园由纪念广场、纪念碑、纪念亭、展馆等组成,纪念广场立有毛主席书写的“马本斋同志不死”纪念碑及朱德题词的纪念碑,广场北面是马本斋烈士纪念碑亭,亭中有烈士纪念碑,上书“马本斋司令员纪念永垂不朽”12个大字。从碑亭下来,是回族样式的马本斋烈士衣冠冢(1954年马本斋烈士遗骨移往石家庄市华北军区烈士陵园)。
相关人物
马本斋(1901—1944),八路军冀鲁豫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司令员。学名守清,1901年出生在直隶献县东辛庄(今河北省献县本斋回族自治乡本斋东村)一个贫苦的回族农民家庭,由于家境贫寒,仅读过两年私塾。16岁时曾到张家口市、多伦一带谋生。后到东北地区闯荡,投身奉军,并进入东北讲武学堂深造。毕业后,到张宗昌部任排长,后又任连长、营长、团长等职。张宗昌死后,其部由刘珍年掌握,后被中国国民党收编。1935年,马本斋因不满国民革命军东北边防军的不抵抗和旧军队的腐败,毅然辞官回乡。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日军的铁蹄踏进了东辛庄,马本斋的大哥被日军枪杀。同年10月,义愤填膺的马本斋毅然组织本村青壮年七十余名,组成了“回民抗日义勇队”,举起抗日大旗。1938年初,马本斋同共产党领导的“回民抗日救国会”取得了联系,率队参加八路军。他率领的回民革命武装被命名为“回民教导队”,马本斋任队长,活动在河间、沙河桥一带。同年10月,马本斋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6月,回民教导队编入野战部队,更名为“八路军第三纵队回民支队”,马本斋任司令员,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郭陆顺任政治委员。
1939年初,日军占领华北大部分地区。马本斋率领的回民支队仍然坚持在河间、青县、沧县一带进行抗日武装斗争。2月,在沧县至河间的公路上伏击敌人汽车十九辆。3月,配合八路军一二〇师消灭了第六路土匪武装。1940年5月,马本斋在衡水市附近的康庄战斗中,运用伏击手段,在40分钟的战斗中,一举歼灭日伪军八十余人。此战得到冀中军区的表扬,授予“能征善战的回民支队”的锦旗,毛泽东专门题词“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回民支队在冀中平原被称为“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
1941年,冀中抗日根据地进入严重困难时期,回民支队继续转战于清河、交河和子牙河以东等地区,坚持平原游击战争,常常给予敌人以出其不意的打击。日本马本斋侵略者对其恨之入骨,采取各种手段企图消灭回民支队,逼迫马本斋投降。8月,敌人包围了东辛庄,抓走了马本斋的母亲,威逼她写劝降信说服儿子“归顺皇军”,享受“荣华富贵”,但马母坚贞不屈,痛斥日军的罪行,揭穿敌人的阴谋,并以绝食的方式进行抗争,于9月7日从容就义。得知母亲牺牲的消息,马本斋强忍悲痛写道:“伟大母亲虽死犹生,儿承母志,继续斗争!祖国就是我的家,党就是我的母亲,为了他们,我决心献出我的一切!”在1942年冀中“五一”反“扫荡”作战中,回民支队转战于冀鲁豫和鲁西地区。马本斋被提升为冀鲁豫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
1943年,伪第二方面军孙良诚部以山东濮阳市的八公桥为中心,不断向四面扩张,蚕食抗日根据地。马本斋创造性地提出了“牛刀子剜心”战术,即首先集中优势兵力,打掉敌人总部八公桥,然后再以得胜之军清扫外围据点。11月14日,马本斋率回民支队从尚和、昆吾一带出发,16日夜到达八公桥附近,同友邻部队一起包围了敌人的司令部,俘虏孙良诚的参谋长和特务团长,特务团一千六百余人缴械投降。敌人的八公桥总部被打掉之后,八路军主力掌握了山东省敌后战场的主动权。
从1937年至1944年,马本斋率领回民支队,不畏牺牲,奋勇杀敌,进行了大小战斗八百七十余次,歼灭日伪军近三万八千人,使敌人闻风丧胆。1944年初,回民支队奉命调往延安市。但是,多年的艰苦战斗生活,使马本斋积劳成疾,不能随部队一同前往。同年2月7日,马本斋在山东莘县病逝,终年43岁。
马本斋逝世后,延安各界三百多人举行了追悼大会。毛泽东题写挽联“马本斋同志不死”,朱德题写了“壮志难移回汉各族模范,大节不死母子两代英雄”的挽联,周恩来题写的挽联是“民族英雄,吾党战士”,林伯渠、李鼎铭共挽“率大军抗日寇,远近播英名,冀鲁豫山河增色;奉教义承母志,生死矢忠贞,伊斯兰教健儿典型”。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表彰马本斋烈士的功勋,中央决定将河北省献县东辛庄命名为“本斋回族自治乡”,将烈士的遗骨迁葬于石家庄市华北军区烈士陵园,供后人凭吊瞻仰。
所获荣誉
相关事件
1985年,得知马本斋烈士陵园需要有人守护,自幼受马本斋抗日事迹熏陶的独臂退伍老兵蔡恩坤放弃了村委会的工作,主动承担起守护陵园的任务。蔡恩坤将马本斋的大量资料档案熟记于心,每当有学校和单位来两周王陵扫墓,他都会主动担任义务讲解员。蔡恩坤不仅一直悉心看护着陵园,还在园内种下了杨属、柏树以及四季常青的冬青。截至2025年,蔡恩坤以守护马本斋烈士陵园40年。
参考资料
莘县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莘县人民政府.2025-07-13
马本斋烈士陵园.中华英烈网.2025-07-13
中共抗战英烈:马本斋.人民网.2025-07-13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一生践一诺 独臂退伍老兵为烈士守墓四十载.百家号.2025-07-13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一生践一诺 独臂退伍老兵为烈士守墓四十载.今日头条.2025-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