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福利国际合作委员会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动物福利国际合作委员会成立于2013年,是由农业部批准、民政部登记的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下属机构。该委员会致力于推广动物福利事业,旨在提升社会对农场动物福利的关注度,以实现人、动物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协会背景
动物福利的概念在国际上通常被解释为五个基本自由:免于饥饿和口渴的自由、舒适生活的自由、免受痛苦、伤害和疾病的自由、免于恐惧和悲伤的自由以及表现天性的自由。这些自由涵盖了动物的基本需求和权利。在中国,动物福利主要关注的是农场动物,因为它们直接与人类的饮食安全息息相关。因此,确保农场动物的福利不仅是为了动物本身的利益,也是为了保障人类的健康。
协会性质
动物福利国际合作委员会是由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科研院所和社会组织组成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这些成员来自养殖、生产、加工、采购和投资等领域,共同致力于推动动物福利的发展。
协会宗旨
该委员会的主要宗旨是传播中国的农场动物福利政策、成果和经验,促进国际间的动物福利交流与合作。同时,它也在国内构建了一个健康的养殖、生产和销售平台,以加速中国特色的农场动物福利事业发展。
协会职责
- 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与多个国家的动物福利组织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并举办了多次相关的学术研讨和培训活动。
- 建设了中国特色的农场动物福利健康养殖实验基地,并引入了国际激励机制,开展了国际动物福利评奖活动。
- 吸纳并整合了生产、加工、采购和零售企业,形成了完整的畜禽产品产业链。
专家团队
主任
叶志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所长,农业部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中心主任,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主任,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他在多个学术组织担任重要职务,并在教育界有着丰富的教学和指导经验。
委员
顾宪红,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负责中国农场动物福利网站的工作。
刘书杰,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科带头人。
路永强,北京市畜牧兽医总站副站长,研究员,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首席专家。
沈贵银,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参与多项政府咨询工作。
时建忠,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农业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研究领域涵盖动物福利等多个方面。
田河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饲料室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绿色食品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托乎提·阿及德,新疆畜牧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王立贤,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专注于猪免疫抗病等方面的研究。
王培知,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原局长,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文杰,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
严火其,南京农业大学科技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曙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室主任,中国国家饲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
赵茹茜,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基础兽医学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农业部动物生理生化实验室主任。
赵玉田,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曾任多职,涉及科研管理和国际贸易研究。
参考资料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2024-11-20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动物福利国际合作分会.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动物福利国际合作分会.2024-11-20
中农促动物福利国际合作委员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举行 包军当选新任会长.中国国情.2024-11-20